正文 高師聲樂教學中學生自學能力的培養(2 / 2)

2.循序漸進地製定培養計劃

在聲樂教學中,教師在對學生進行自學能力培養的時候不能急於求成,應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否則容易使學生產生盲目性與無助感,從而產生厭學情緒。因此,筆者認為,教師可將學生4年的學習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以教師為主、學生為輔,時間為第一、二學年。在這一階段,由於學生基礎較弱、知識麵窄,對自己的聲音也沒有清晰的認識,建議主要由教師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確定聲樂作品,學習注重曲目量的積累,突出共性知識的學習,在具體教學中,教師還要注意引導學生掌握重要的學習方法。通過這一階段的學習,要讓學生初步明確學習聲樂的方法。第二階段以學生為主、教師為輔,時間為第三、四學年。這一階段學生有了一定的基礎,建議曲目的選擇以學生為主、教師為輔,由學生自己選擇歌曲,教師可以給出範圍,如第一學期內必須完成多少作品。平時上課過程中,教師要注意了解學生對這一作品是出於個人愛好還是其音色特點對學生產生的吸引,並給予適度的肯定鼓勵及指導。因此,這一階段的學習,老師以引導及評價為主,通過第二階段的學習,讓學生完全脫離教師自己掌握聲樂學習方法,由會選歌到會學習新歌,再到會教學,形成良好的個人學習品質。

3.培養興趣,注重藝術實踐,及時給予學生肯定與鼓勵

興趣是學習最好的導師,學生感興趣了自然會主動了解學習內容。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通過以下幾點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1)通過學生的自選歌曲及平時的交流關注學生的興趣點。(2)鼓勵演唱自己喜歡的歌曲,建立平等和諧、相互尊重的師生關係。(3)鼓勵學生參加藝術實踐,根據學生的聲音條件及演唱水平挑選幾首適合他們的作品精唱並設為參賽備選曲目。藝術實踐往往能極大地提高學生學習主動性,教師如果在實踐過程中及時給予學生肯定與正麵積極的評價就更能增加學生的自信心,從而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總之,學生自學能力的培養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高師音樂教育聲樂專業學生的生源素質各不相同,聲樂教學需要具體實踐,具體分析,隻有在具體的教學實施過程中因材施教、與時俱進,高師聲樂教學才能不斷總結新的教學方法,得以更好地發展。

(注:本文為2013年湖北省教育廳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項目階段性成果,項目編號:13g373)

參考文獻:

[1]蔣世雄.加強高師聲樂教學中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和提高[J].音樂探索(四川音樂學院學報),2002(3).

[2]胡雪.高師聲樂教學改革的思考[D].東北師範大學,2011.

[3]孫愛娜.對高師聲樂教學之探索[D].山東師範大學,2009.

作者單位:湖北師範學院音樂學院

(責任編輯:賀秀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