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鋼琴演奏中如何克服緊張心理
學術論壇
作者:田婷
【內容摘要】緊張心理在鋼琴的學習和演奏中普遍存在。作為教師要在鋼琴教學過程中加強學生彈奏的心理素質訓練和實踐訓練,從而幫助他們克服演奏緊張心理,使之能在演奏中發揮更好的水平,獲得演奏的自信。
【關鍵詞】心理素質 演奏 興趣 適度
無論是鋼琴考試還是上台演奏,每個學習鋼琴的人都或多或少地會出現演奏中的緊張情緒,也就是常常說的緊張心理。這種情緒是彈鋼琴的人最不喜歡的心理狀態,因為它會讓原本流暢漂亮的彈奏變得失色,發揮不出原有的水平,因此我們要想辦法去克服,使我們的演奏變得圓滿。本文通過筆者的彈奏經驗以及借鑒到的方法入手,談一談怎樣幫助學生克服鋼琴演奏中的緊張情緒。
一、學習相關的心理學知識
與鋼琴彈奏相關的心理因素主要包括注意、記憶、意誌、動機、想象等。我們應了解這些心理因素的基本常識及其在演奏過程中所發揮的作用,了解其發生作用的條件和特點,利用其積極的一麵為我所用。比如,我們要了解記憶的生理機能、記憶的特點、記憶的方式,這樣我們才能用最短的時間達到最好的記憶水平。又如意誌,我們要了解意誌的特點、意誌和認識、情緒、個性的關係,了解意誌力在鋼琴學習和彈奏中的作用。在鋼琴學習中,注重培養堅強、持久的意誌力。
學琴一段時間後,隨著興趣的逐漸消失,學生練琴的積極性也越來越少了,總會有厭倦、抵觸的情緒產生。這時,要想繼續學習鋼琴,並把學琴堅持到底,就要讓意誌力發揮作用。我們要運用意誌力來克服消極的情緒,保證練琴和學習的順利進行。同樣,對彈奏過程中的注意力、彈琴的動機以及彈奏中的想象力,我們都應了解這些基本常識及其發揮作用的條件和特點。
學習鋼琴的人應掌握一定的心理學知識,並將它運用到實際學習過程中,將對鋼琴彈奏有很大幫助。它能使我們掌握心理因素發生作用的條件,把握好最佳的學習和練琴時機,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也能使演奏者提高演奏心理素質,克服演奏的緊張心理。因此,筆者建議每個學習鋼琴的人,都要係統地學習一定的心理學知識,並將這種學習貫穿在學琴過程的始終。
二、培養學習鋼琴的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彈鋼琴也是一樣。如果學習鋼琴的學生在彈琴時充滿興趣,發自內心地想彈琴,那麼他在練琴時會達到很好的效果。相反,如果學琴者彈琴的動機不是出於自身的喜好,而是出於多種原因,比如說老師的要求、家長的期望等,那麼練琴對於他而言就是一種負擔,而並非一種享受,練琴的效果也不如前者。因此,我們應該在平時的教學中,注重培養學生的演奏興趣。
首先,教師在選擇曲目時應選擇與學生程度相當的樂曲,不要選擇難度過大的曲目。技術水平適中的樂曲既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又能讓學生很好地去駕馭,有利於學生彈奏基本功的提高,也有利於彈奏興趣的培養。
其次,學生應多聽優秀的鋼琴作品,培養自己對鋼琴學習的興趣。在學琴的過程中,教師應多鼓勵學生聽優秀作品和音樂會,使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琴習慣。在彈奏樂曲時,多聽作曲家的演奏,然後對照著自己的彈奏,有對比、有針對性地再進行練習,這樣有助於學生彈奏水平的提高,也能在反複的聽和練中,培養學生的彈奏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