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韋伯單簧管協奏曲的藝術特色(1 / 3)

韋伯單簧管協奏曲的藝術特色

學術論壇

作者:李石

【內容摘要】文章從浪漫主義和民族主義的角度,論述了韋伯3部《單簧管協奏曲》的創作風格及藝術價值,並通過《單簧管協奏曲》體會到作品深刻的音樂內涵。這3部作品以迷人的旋律、炫目的技巧,將單簧管這一樂器優美的特點展現得淋漓盡致。也使得這3部作品成為經典之作。並通過對作品的風格特點及演奏技巧等方麵的論述使人們更加了解韋伯與他的音樂創作,從而得知韋伯在單簧管樂器的發展上所做的重要貢獻。

【關鍵詞】韋伯 協奏曲 藝術特色 技巧運用 曆史價值

卡爾·馬裏來·馮·韋伯(Carl Maria Von Weber,1786—1826年)是德國著名的作曲家、鋼琴家、評論家、歌劇導演,德國古典音樂過渡到浪漫主義時代的主要人物,被稱為德國民族歌劇的先驅。他誕生在奧汀堡一個旅行劇團領班人的家庭。父親是業餘小提琴家,母親是歌唱家。韋伯自幼學習音樂,從小隨父母在各地旅行演出,對戲劇非賞熟悉,對德國民間音樂、風俗也有很深的體驗。這對他以後的音樂創作具有重要影響。韋伯10歲學鋼琴,以後又學作曲,並開始寫歌劇音樂。12歲時,他已有6首小賦格曲出版。14歲,他創作的歌劇《森林女郎》上演。

1813年以後,他先後任布拉格劇院和德累斯頓交響樂團常任指揮,對這兩個演出團的成名起了重要的作用。韋伯的代表作是歌劇《自由射手》(即《魔彈射手》)。它那濃鬱的德國風格和浪漫氣息,被認為是德國第一部浪漫主義歌劇。此外,他還寫了歌劇《奧伯龍》。其中鋼琴曲《邀舞》最為膾炙人口,人們已將其改編成管弦樂曲和芭蕾舞演出曲目。他的代表作主要是歌劇,但他的管弦樂曲同樣具有曆史意義。

韋伯是德國浪漫派音樂的先行者。在他僅僅40年的生涯中,創作了歌劇、合唱、歌曲、交響音樂、室內樂、鋼琴曲等許多作品。他的單簧管協奏曲、鋼琴曲《邀舞》,以及他根據德國詩人柯爾奈的詩集寫作的愛國歌曲集《詩琴與寶劍》是深受歡迎、流傳甚廣的有名作品。在韋伯的歌劇作品中,《自由射手》《奧布朗》和《優蘭蒂》最為著名。《自由射手》以民間神話傳說為題材,是韋伯歌劇中的代表作,曾被讚譽為德國的第一部民族歌劇。韋伯花費了3年的時間來完成這部綜合性質的歌劇,他對當時通常的管弦樂配置做了部分改動從而配合歌劇的需要,在文字與舞台造型方麵也精心打磨。韋伯在這部歌劇中運用的音樂獨具特色,用圓號代表獵人,單簧管則代表黑獵人,而給予森林、狼穀的音樂充分體現了民族色彩。歌劇取材於德國文學家約翰·奧古斯特·阿貝爾編著的《德國鬼故事集》,腳本作者是約翰·菲德利希·金德,劇中黑獵人卡斯帕這一角色,是浪漫主義時期所推崇的黑色英雄的典型。1821年在柏林上演時使他一舉成名,從而成為民族英雄。韋伯多才多藝,他不但作曲,而且創作小說。他的音樂評論為德國民族歌劇和浪漫派音樂的興起起到了重要的宣傳作用。

單簧管在管弦樂隊中占有著非常重要的地位。作為一種獨奏和合奏樂器,它的應用非常廣泛,因為樂器自身有著豐富的音樂表現力和演奏技巧,受到大眾廣泛的喜愛和普及。作曲家為單簧管創作了不少佳作,韋伯的3首《單簧管協奏曲》就是其中之一。這3部作品以迷人的旋律、炫目的技巧,將單簧管這一樂器優美的特點展現得淋漓盡致。此外,作品所體現的深刻的音樂內涵,也使得這3部作品成為單簧管眾多樂曲中的經典之作。

一、韋伯單簧管協奏曲的風格

韋伯是德國古典音樂過渡到浪漫主義時代的主要人物,被稱為德國民族歌劇的先驅。他的音樂具有古典主義和浪漫主義雙重性。

(一)對古典的繼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