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長袖曼姿舞彩虹(2 / 2)

三、生命追求的人文樂章:《大紅燈籠高高掛》《媽勒訪天邊》《築城記》

改編於同名電影的芭蕾舞劇《大紅燈籠高高掛》是深刻反映舊社會婦女悲慘命運的作品,以其深邃犀利的視角深入人物內心,演繹了主人公被禁錮後而造成扭曲的心靈悲劇。該劇將京劇與芭蕾的表演方式緊密糅合在一起,氣勢恢宏、精彩紛呈。“麻將舞”以及劇中人物“三太太”與“武生”的“雙人舞”在舞蹈語言表現上展現了既有芭蕾本體韻律,又帶有民族風格的舞蹈形式,舞蹈演員技藝精湛、表演傳神,深入揭示和拷問人性,細膩刻畫了人物。該劇在視覺效果上進行了較大的突破,如“杖斃”中在白色的影壁上,隨著皮鞭抽打呈現出鮮血四濺的大寫意手法,給人以強烈的心靈衝擊力。南寧市藝術劇院創作的《媽勒訪天邊》選取了一個古老悠遠的壯族民族傳說,通過藝術加工以媽勒之間的母子深情為主線,以勒與藤妹的情愛糾葛為紐帶,開啟了主人公追求真愛、尋訪光明的艱辛跋涉的征程。在主題開掘上展現了不懈追求、百折不撓的民族精神,呈現出了鮮明的現代藝術氣息和濃鬱的民族特色。該劇中的舞蹈充分展示了八桂大地上的少數民族風情,如壯族的“繡球舞”、侗族的“多耶舞”、瑤族的“長鼓舞”、苗族的“蘆笙舞”等,把廣西少數民族文化詮釋得淋漓盡致。在雙人舞的創作中,無論是勒與病魔纏身的母親的骨肉情深,還是勒與藤妹初會時的甜蜜愛戀,以及在風雨搏擊中與藤妹的劫後相逢,都成為情感熾烈的動人篇章。舞台上的高山岩石、奇花異草展現了大自然的清新靈秀,展示了色彩斑斕的舞台空間,為表演者做了烘雲托月的情景渲染。舞劇《築城記》講述了一個古老的盤龍城的故事,通過主人公蘭蓀、季尚、季敖之間的矛盾衝突,圍繞建城、毀城、築城等戲劇情節展開,折射出對生命意識的開拓精神和美好愛情的執著追求。隨著大幕徐徐升起,映入眼簾的是空曠原野中的盤龍古城,使該劇滲透著荊鄂沃土的人文光華,展現了遠古長江文明的悠久曆史和豐厚底蘊。該劇中大段舞蹈都展示了規模宏大的群舞場麵,同時創作了新穎別致而又有難度技巧的舞蹈語彙,表現出人物內心的情感衝突。在蘭蓀、季尚、季敖的三人舞中,運用騰空跳躍和強烈爆發力的肢體表演來展示人物的心靈傾訴,從而塑造了蘭蓀柔情高雅、季尚寬厚善良、季敖奸詐陰險等個性鮮明的人物形象。

總之,精品工程評選出的這9部作品在藝術上各具特色、表演精湛、動人心弦,以人文高度的精美呈現激發了當代觀眾的審美共鳴。它們猶如舞劇創作天空中懸掛著一道道美麗的彩虹,閃耀著璀璨的藝術魅力。

作者單位:浙江省台州學院教師教育學院

(責任編輯:賀秀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