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現實題材京劇創作對於滿足群眾文化生活意義重大
當前,黨中央提出了促進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要求和號召,其主要目的:一是國家全麵發展振興的需要,再者就是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文化生活需要。“有餘力,則學文”,隨著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群眾對精神文化的需求越來越強烈,他們期望欣賞到高水平的藝術,從中得到啟迪和教益,得到美的熏陶和享受。京劇作為我國古老成熟的國粹藝術,其在群眾中的地位和影響無與倫比,因而,京劇在滿足群眾文化生活中的作用也無可替代。但藝術要產生影響力,首先要得到觀眾的認同,反映現實題材也是得到觀眾認同的前提和基礎。
三、如何推進現實題材京劇的創作和演出
如何推進現實題材京劇的創作和演出?這是一個難題,筆者提出幾點建議,以期拋磚引玉。
1.文化主管部門要高度重視,加強引導和支持
文化主管部門負有引導的責任,首先要在導向上旗幟鮮明地提倡,要通過各種形式,營造一種推進現實題材京劇創作的氛圍和聲勢。其次要采取各種實際措施,支持和促進現實題材京劇的創作,如在劇本創作方麵,可以組織專門力量,出台一些鼓勵的措施;在排演方麵,提供一定的條件和資金支持,並創造演出機會;組織一些評獎和展演活動,也可以將現實題材京劇創作、演出情況列入對院團評估的內容。
2.京劇院團要加大投入,加強創作和演出
京劇院團要在提高對現實題材京劇創作重要性和必要性認識的基礎上,要把現實題材京劇的創作和演出作為院團的重要任務去抓,加強現實題材京劇的創作和演出,要組織有實力的演員排演,安排強大的演員陣容來演出,爭取多出精品。
3.要精選題材,進一步創新形式
在題材上,典型人物可以反映雷鋒、郭明義、任長霞等,典型故事可以反映反腐、勤政,科技上的重大突破、工業上的最新成果、商界風雲,新風尚、新型鄰裏關係、新型外交關係等。在形式上,也要在繼承的基礎上,不斷創新,在音樂、板式、臉譜、服裝、舞台調度等方麵,都有無盡的創新空間。這是一項激動人心的工程,是“京劇藝術的改革開放”,可以讓眾多才華橫溢的京劇表演藝術家有更多的自我創造和發展,擺脫不敢越老藝術家“雷池”的尷尬,也可以讓京劇劇本創作及編導人才有更廣闊的施展空間。
結語
京劇現代戲的創作是非常必要的,其實踐已經充分證明,京劇這一藝術形式是有著強大生命力的,從內容和形式上具有極大的延展性和包容性,是能反映任何時代的社會生活的,能得到任何時代觀眾喜愛的。筆者相信,反映當代現實生活題材的京劇創作也一定能夠取得輝煌的成就。
作者係沈陽市群眾藝術館副研究館員
(責任編輯:賀秀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