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速寫與意筆線描臨摹
速寫是一種習慣。偉大的作品具備經典性,由於它內質的豐厚和深邃使其具有了多層次多向度閱讀的可能,隨著時間的推移,人們能從中不斷地獲得新的感知。速寫的臨摹訓練成為人物畫教學中重要的環節。速寫臨本的挑選可同時選取中國和西方的經典作品以解決不同的問題。西方可選文藝複興時期如米開朗琪羅、達·芬奇、丟勒、安格爾等多以線塑形輔以少量明暗注重結構關係的研究性素描,增強對線條的認識感受力。中國可選現代黃胄、顧生嶽等,錘煉在長線條、概括形的能力及不斷地快速勾形的能力——畫不準再去畫一根,不斷地研究、塑形的來回反複過程也是繪畫的樂趣所在——“以形寫神”,是體味中國畫線條的極佳臨本。
臨摹為寫生提供技法的傳統因素,寫生是臨摹所學技法的實踐。漢唐壁畫、清代任伯年以及偏向寫意的閔貞、黃慎等人的作品都是意筆線描的極好臨本。臨摹時要多“讀”再落筆,筆意要深入針對作品,重視整體風格和處理特點的分析,這些都將為創作起到良好的鋪墊作用。
四、速寫是創作的積澱
速寫是造型準備工作的開端,是創造形象的資料,是麵向生活、堅持手眼的勞動、培養自己敏銳感覺和用形象來反映自己感受的能力。重視鍛煉基本功,基本功和表現力是分不開的,不斷地通過練習使得體態、姿勢、指法等達到高度規範、靈活、準確,也是為藝術表現準備更好的條件。掌握繪畫語言的美感,“寫生”是最為直接、最為便捷的方式。或許正是由於對未知事物的向往,我們才覺得繪畫這種行為很有意思。仔細品讀中西方繪畫大師的素描(速寫)作品,我們可以看到寫生的、客觀的自然對象在他們的作品中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他們的能力、繪畫的本領,也許都是從那裏獲得的。素描,實際上就是表現物體環境的關係。所謂的“形”是有體積的、有透視的,後邊的部分一定是和背景融合的。把繪畫真的當成獲取知識、獲取力量,成為人的塑造尊嚴的一種行為時,我們應該重視這種行為,看到它起的作用。
精神世界的享受,也是在自然中的建立。今天我們有今天的東西,但問題是那些好的方式今天怎麼傳承。麵對教學上存在的一些現象作以分析,是比較實際的工作,因為疑慮都是由中國畫的表現語言(就是把自然的景物概括為一種的“筆跡”這些手段,我們稱為方法)所引起的。藝術的本質是思考,繪畫也是由於其特殊性,通過視覺形象達到審美目的。一種形式承載一種思想。傳統經常被稱為是“流淌著的河”,雖然它不會在我們的視野中顯現,卻被我們認為是物質一樣的存在——把握其中的真實含義是感覺和思考,也可以說是某種悟性。對於藝術作品的接受不取決於作品本身,而是取決於欣賞作品的人自身的能力,同時繪畫本身需要技巧。既然我們接受了某些知識,我們的意識就要受到它的控製,在任何情況下,人的行為都不會是隨心所欲的。超乎常形的藝術符號是藝術審美個性化的選擇,更是深刻的筆墨精神內涵,具有濃重的生命意識和壯闊的情感體量,使它有著那些享受筆墨精致畫作所無法比擬的量值,隻有承載厚重的生命情感才是感人的,具有永恒的魅力。隨著後現代主義的到來,隨之增長的懷舊情懷,對傳統的尋求,對文化的“尋根”意識,去重新發現“舊”的價值所在,對曆史價值的重新肯定,從而重新揭示速寫在當代人物畫中的藝術價值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這需要通過更多的作品來驗讀、複述此過程。
參考文獻:
[1]王讚.中國美術學院中國畫係(人物工作室)[M].石家莊:河北美術學院出版社,1999.
[2]趙奇.關於繪畫藝術的思考[M].沈陽:遼寧美術出版社,2010.
作者單位:黑龍江大學藝術學院
(責任編輯:曹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