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活動支持下的幼兒線描畫教學
學術論壇
作者:林穎
【內容摘要】主題活動支持下的美術活動符合幼兒身心發展特點,有利於幫助幼兒係統地收獲感性經驗,激發幼兒對線描的興趣,同時促進幼兒認知能力、情感體驗、審美情趣、繪畫技能、創造性思維的協同發展。
【關鍵詞】主題活動 幼兒 線描畫教學
整合的主題活動能夠給予幼兒美術創作豐富的生活經驗與美感體驗,而美術活動也能在整合中使主題活動變得更加生動和有趣。我國著名美學家滕守堯在《藝術的綜合與綜合的藝術教育》一文中講道:“藝術本身是綜合的,教授藝術的方式也應該是綜合的。”因此,筆者嚐試鼓勵幼兒把主題中汲取的豐富的感性經驗用線描的形式表征出來,促進幼兒認知能力、情感體驗、審美情趣、繪畫技能、創造性思維的協同發展。
一、挖掘主題內容,給予經驗支持
進入中班下學期,幼兒開始對機械感興趣,他們會圍在一起討論自家汽車的牌子、顏色及乘車的經曆。於是,我們從幼兒感興趣的交通工具入手開展主題活動“來來往往——交通工具”,期待主題活動能從多方麵、多途徑向幼兒傳遞豐富的信息,幫助幼兒直接或間接地建構各種交通工具的經驗,並據此激發幼兒進行線描畫創作的興趣。以下是我們對幼兒提供的經驗支持:首先,提供豐富的圖片和玩具,引導幼兒運用多種感官觀察各種交通工具的主要特征。其次,帶領幼兒走出去,參觀“凱迪拉克汽車展”。孩子在聆聽銷售人員輕鬆的講解、愉悅的互動遊戲中既收獲了汽車的感性經驗。最後,力圖通過領域間的相互滲透,加深幼兒對交通工具的認識。例如通過泥塑、手工、拓印等方式鼓勵幼兒表現交通工具的造型;角色遊戲中我們開設出租汽車主題;區域及環境的影響也是必不可少的一個環節。結構區的幼兒利用各種材料拚插交通工具;唱唱跳跳區的幼兒手持汽車模型隨音樂展示;探索區的幼兒則在拆裝各種交通工具的過程中了解交通工具的結構;巧手坊的幼兒則可以利用各種材料製作交通工具。樓梯轉台處則布置了“海陸空”的牆飾,讓幼兒以線描畫的方式在上麵“展示”各種交通工具。三維空間處設置名車相框,讓幼兒在與環境的互動中獲得有關交通工具的知識。主題活動支持下的“交通工具”使幼兒獲得了大量的感性經驗,為線描表征積累了大量的事物表象。
二、圍繞主題線索,鼓勵幼兒表征
(一)多種途徑,積累線條語言
中班幼兒的審美水平還處於較低層次的直感狀態,他們不可能理解那些抽象的形式美的構成事物。但是,幼兒的敏感又使他們更容易與具體的形式美的事物產生共鳴。於是,我們采用以下方法,以提高幼兒使用線條的能力:一是引導幼兒欣賞家長收集的名車圖片,感受它們的造型及線條美;二是與大班的教師取得聯係,開展混齡班“大帶小”活動,力圖促使幼兒在與大班幼兒的合作學習中主動汲取大班幼兒的線條語言;三是利用午間接待及餐前準備的時間引導幼兒欣賞優秀的線描作品、平麵構成圖等,讓幼兒感受點、線、麵結合所帶來的神奇效果。經過多途徑的感受與學習,我們發現幼兒的“交通工具”線描畫作品布局合理,線條處理疏密有序,給人以美的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