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藏禮於器”
漢代“藏禮於器”的設計觀念是儒家思想的體現,《論語·子路》篇中有言:“大凡事須要節之以禮,和之以樂。”“禮”是一個抽象的概念,如何將抽象的規範與信條落實到人們生活中去,這就需要一個“物”的載體,“藏禮於器”就是將儒家政治思想、禮樂觀念在造物之事的過程中形象化,通過器物的使用組合、使用規格、裝飾紋樣、色彩的設計來實現。
“藏禮於器”的設計觀念並非漢代始有,在先秦就已經普遍存在於各種官方禮器的設計之中。漢代“藏禮於器”的設計觀念經董仲舒天人圖式融入了禮樂製度的改造,儒家的基本理論——五常:仁、義、禮、智、信與水、火、木、金、土五行具體地配置起來,“藏禮於器”的設計觀念在漢代變得更為儒學化、普及化和官方化。在漢代的設計作品中可以看到,無論是官方禮器還是民用物品,儒家的倫常政治綱領被置於廣泛的設計意識活動之中。在行政管理上,漢代官方通過嚴格的行政規定將“禮”的設計觀念進一步強化,至此儒家“人與天地參”的世界觀在設計活動中得到了具體的落實。
3.神秘主義風格
漢代藝術設計的神秘主義風格與儒道兩家思想都有關聯。漢代儒學主流思想的宗教化傾向,天人感應神學大談“災異”“祥瑞”等虛幻之說,充滿了“神喻”色彩,加上儒家經學最終演變為讖緯之學,使這一時期神異、鬼怪、仙術之說普遍蔓延,讖緯怪想使人們熱衷於表現緯書中的各種場景和畫麵,而且表現得愈是離奇、荒誕愈好。受道家黃老之學和道教神仙思想的影響,人們生前幻想玄妙的長生之術,死後追尋得道成仙的神仙世界。儒道兩家的神秘主義思想相互交融、相互滲透,影響了整個漢代社會的思想文化形態,在設計觀念上追求奇異瑰麗、似夢似幻的神秘風格。
(注:本文為“211工程”三期中央專項,課題編號;武漢大學自主科研項目,課題編號)
注釋:
①“讖緯”是封建神學與庸俗經學的混合物。“讖”是“詭為隱語,預決吉凶”的宗教預言,它以神的啟示的方式進行宣傳;緯和讖的應用範圍不同,緯是用宗教迷信的觀點對封建時代的經典(如《詩》《書》《禮》《樂》《易》《春秋》)的解釋。經是基本原理,是天經地義,經書上的文字是不能隨便改動的,緯書是假托神意,把經學神學化。任繼愈.中國哲學史(第二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95.
②李約瑟.中國古代科學思想史[M].陳立夫,譯.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6:39.
③張岱年.中國哲學大綱[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4:173.
作者朱潔係武漢大學城市設計學院講師
段強華係泛亞國際景觀設計(上海)
有限公司項目經理、景觀設計師
(責任編輯:賀秀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