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項目驅動教學法”中“項目”的設計(2 / 3)

根據課程學習階段,我們把項目分為三類:調研項目、單項訓練項目、綜合訓練項目。

(一)調研項目,一般設置於景觀設計課初期,安排在理論課之後。首先是教師講授課程,選擇與教學內容相一致、功能相對完整的項目程序,並分割設計成多個具體且相對簡單的小型項目進行分析講解,要求學生對要點和重點進行記錄。在這個過程中,我們不僅要密切注意講課內容的邏輯性,還應該引入隱喻的、描述的、詮釋的對話方式。隨後根據教學要點進行相關調查,以學生的自發式學習為主,根據教師提出的考察分析要求,學生分別組織幾人為一個單位的團隊進行分工合作。在景觀規劃課中,我們一般要求學生分組分別考察小區、公園、企事業單位等的規劃,包括區域分析、功能分區、機能分析、交通分析、綠化分析和景觀節點分析,最後進行總體評價。考察結果要求各組學生派代表以PPT文件形式在班級內進行陳述,這種以學生小單位進行設計考查合作的模式能夠讓學生發揮主觀能動性,培養其團隊合作精神,這是一種針對授課內容的學習型項目,緊扣授課的重要模塊以形成模塊教學。

(二)單項訓練項目,由於項目的複雜性和需要解決問題的多麵性,要做到對項目內在各要素性質和要素之間相互聯係的全麵了解和掌握,即真正達到對所學知識的全麵而深刻的意義建構是很困難的。為克服這方麵的弊病,在教學中要注意對同一教學項目,要在不同的時間、不同的情境下為不同的教學目的、用不同的方式加以呈現。如對課題設計進行重點突破分解,提取獨特的景觀設計要素;如追求趣味的形式遊戲、追求理性的邏輯構成、追求發散的多元展開、追求聚合的交叉融彙。由於隨機進行學習的內容通常比較複雜,所研究的問題往往涉及許多方麵,因此在這類學習中教師應特別注意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強化小組協作學習環境。

(三)綜合訓練項目,針對應用在課程設計、畢業設計中的中、大型項目,我們采取分組以及分階段的方式。首先,分組是每一個小組由一名綜合能力處於中上水平的學生擔任組長,原因是能力太差不可能勝任,能力太強有可能包辦代替。通常將項目分為項目前期背景分析、設計理念和概念草圖、設計形成三個階段考評各小組工作進度。在項目設計中采用多爾倡導的“一般、寬泛多少帶有一定的不確定性”的方式構建一種無限地受到情境影響的、對意外的變化具有高度反應性的方式;在輔導過程中,我們強調斯拉特瑞( P. Slat tery)提出的開放、變革、情境化和價值化的知識觀,要求學生提交的設計成果充分考慮多種條件下的情況,並進行多解求證,追求多元思維風格。

四、項目設計的基本原則

(一)授課對象的層次。在課程開始之前必須充分了解學生已經掌握的知識及所具有的能力水平,這有助於選擇適合他們的工程項目。景觀設計一般安排大學三年級進行,這個年齡段的學生具有較廣闊、紮實的知識背景和理論基礎,他們的求知欲和進取心都較強,其思維的邏輯性、獨立性、批判性、獨創性品質和自我監控能力都得到了進一步的發展,因此也具有更多的主動性,作為教師在項目設計中應考慮這些有利因素。如果不充分了解學生的實際情況,那所選擇的項目可能會太難或太容易,項目太難會打消他們學習的積極性,太容易又會讓學生很快完成達不到思考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