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我們在日常設計中,設計師似乎沒有真正地在現代設計的浪潮中領悟到真諦。無論是“形式追隨功能”,還是“功能追隨形式”,都不是現代這個高速發展的世界所需要的設計,無論是包裝設計、平麵設計還是產品設計,如果將沒有任何內涵,且隻對消費者“諂媚”的設計品呈現在大眾麵前,最終隻會被淘汰並讓消費者厭惡。
而做到極簡並富有內涵的設計,即文章所講的具有兼容性的“白”的設計,需要設計師做到以下幾點:
1.減少。要想達到簡單,就得學會舍棄,舍得恰如其分,就能得到更多。科技的發展必然帶來技術和世界的複雜,在享受豐富多彩的複雜技術和科技的同時,堅持“減少”的原則是權衡設計、科技、商業的一種武器。
2.組織。好的組織安排可以讓複雜變得簡單易懂,使“多”顯得“少”。在設計活動中,妥善的組織能力不僅可以增加工作的效率,而且還能使設計品富有極致的優秀品質。
3.時間。時間的節省可以讓事情顯得簡單。在人的潛意識裏,時間用的多的事情總是給人複雜、麻煩的感覺,所以,設計師在工作中對時間的把握很重要,這個概念不僅僅是要求設計師盡快地完成工作,並且要抓住設計創新點的多與快,畢竟緊迫感和創新力是最佳拍檔。
4.學習。知識的學習使一切顯得熟悉簡單。好的設計總是運用人類熟悉的東西。設計師必須要像機器加油一樣汲取知識,知識的運用可以增加作品內涵,從而傳達給消費者以滿足他們的購買欲。
5.差異。這個差異指簡單和複雜之間的差異。簡單如果失去複雜的比較就失去了價值,讓簡單和複雜之間產生比較,並且在設計活動中權衡簡單和複雜,找到一個最佳的點,是產生優秀設計的品質之一。
6.感情。感情在設計中是一個暖袋,始終傳達溫暖。使設計貼切生活是現代設計師在保持現代主義設計的簡單性的時候不會傳達冰冷、單薄,不顧人性的感覺。
這六個原則是保持簡單但又極具內涵的優秀設計的基本品質,設計師在平時的設計活動中要盡量做到,使設計更能服務於人類呈現真正的“白”的設計。
結語
在設計中,什麼都有,又什麼都無,既能容納一切,又能瞬間消逝的美,作為理念,作為支撐點,應該得到提倡。“白”的理念杜絕過分地裝飾形式,但尋求作為信息和生命原項的初衷為人類服務,使生活更美好,傳達熱愛生活及維護世界和諧運轉的目標。
我們的設計中,更應該尋求這種高質量的設計理念,將源源不斷的設計思想注入這個形式簡單的盒子中,為更多的設計使用者服務。複雜的科技使世界豐富多彩並且快速發展,人們越來越傾向於在簡單和複雜之間尋找權衡點,並且打破了“簡單不能賺錢”的預言,現在的設計則是越簡單越能賺錢,簡單法則充斥市場,Apple和Google以“簡單”的理念搶占市場,花旗銀行提供“簡單”信用卡,福特公司維持簡單定價。這些“簡單”不是字麵的簡單,它們是“白”的簡單,是權衡了簡單和複雜之間的簡單,是權衡了設計、科技和商業綜合發展的“白”。
所以,作為設計師的我們,應行動起來,加入“白”,加入簡單,加入優秀與世界頂級設計大師一起探求設計的大門,為人類提供高質量的設計,為企業帶來豐厚利潤。
參考文獻:
[1]原研哉.設計中的設計[M].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10.
[2]原研哉.白[M].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12.
[3]田中一光.設計的覺醒[M].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9.
[4]前田約翰.簡單法則[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7.
作者單位:天津科技大學藝術設計學院
(責任編輯:賀秀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