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服裝設計教學中的素描基礎(1 / 2)

服裝設計教學中的素描基礎

學術論壇

作者:魏秋菊

【內容摘要】作為服裝設計人員,手繪能力是一項根本能力,手繪服裝效果圖的基礎就是素描。當然,素描是藝術相關專業的公共課程,大部分院校的素描課程教學千篇一律,學習訓練的過程並沒有與專業相結合。文章研究如何在素描課程與服裝設計之間建立一個橋梁,使服裝設計人員在素描實踐中融入服裝設計理念,使素描從基礎訓練過渡到專業訓練,為學員從事服裝設計專業奠定基礎。

【關鍵詞】設計素描 服裝設計 項目教學法

服裝設計專業在我國是一個起步晚但發展迅速的專業,雖然各大藝術院校都開設服裝設計專業,但現在各個學校開設的服裝設計專業課程多為服裝製作課程和設計課程,有些重製作,輕設計,當前國內服裝專業中高級設計人才仍然緊缺,學校服裝設計人才仍不能滿足市場的需求。究其原因,學校培養方向存在以下幾個方麵的問題:1.有些學校培養出的學生技術含量低,大都是流水線機械操作工。2.由於學生技能單一,難以適應轉崗的需要。3.服裝企業的一線工人勞動強度大,水平不高。4.經過簡單培訓的工人和學生共爭崗位,學生沒有自身價值感。5.現代大學生多數不能吃苦,不甘心從事低端、簡單的工種。

上述情況說明,高職學校應著重培養學生的設計能力,使學生從事較高層次的設計工作,改變這一局麵。服裝設計專業的設計專業課程,手繪能力是一項關鍵的能力,而手繪的基礎就是素描。因此,為素描課程與服裝設計搭建一個有益的橋梁,使服裝設計人員在素描實踐中與理念相結合,為其從事服裝設計奠定專業基礎。

一、服裝設計專業中的素描教學法

現在的服裝設計公司裏,服裝效果圖需要的是對服裝結構和比例的表達,如何在傳統素描的基礎上融入企業需求設計圖的標準與要求,結合不同形式素描特點,研究服裝造型和結構的基本規律,以視覺藝術效果與實際服裝設計專業效果圖特點相結合為主要目的,是傳統素描的進一步探索。

德國教育家海因裏希在“德國及歐美國家素質教育報告演示會”上提出問題——“給你55分鍾,你可以造一座橋嗎?”由學生在現實中選取一個“造橋”的項目,學生分組討論並寫出計劃書,接著正式實施項目,利用一種專業模型拚裝橋梁,然後演示項目結果,由學生闡述構造原理,最後由教師對學生的作品進行評估。通過以上過程充分發掘了學生的創造力,並促使其提高了動手能力,這就是項目教學法,它是師生通過共同實施一個完整的“項目”而實行的教學行為。在高等職業教育中,項目指以生產一件具體的,具有實際應用價值的產品為目的的工件任務。

所以,從理論上講,項目教學法是一種完全能夠滿足服裝設計素描課程改革的教學方法,這一模式突破了傳統的“以課堂為中心,以教師為中心、以教材為中心”的教學模式,強調實用技能和知識創新,有效建立了課堂與服裝設計等相關行業人才的需求,充分展示了教學 “以能力為本”的價值方向。

二、項目教學法在服裝設計素描教學中的具體嚐試

1.深入服裝企業調研,科學設置服裝設計專業模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