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兒成熟度主要指胎肺成熟度,除此之外,還包括肝、腎、皮膚等成熟度。
胎兒器官發育以肺髒最重要,胎兒出生後能否存活,要看能否建立呼吸功能。胎兒期,肺泡表麵有一層活性物質,在胎兒35周後這一物質迅速增加,它能使肺泡張開,呼氣時保留一定量的肺泡內殘氣而不致萎陷。若表麵活性物質不足,則肺泡萎陷引起缺氧,缺氧後肺泡表麵滲出透明物質形成透明膜,可阻礙氧和二氧化碳的交換,最後因呼吸功能衰竭而死亡。據統計,有50%~70%的早產兒是死於肺透明膜病。
高危妊娠中,約有半數以上孕婦的宮內環境對於胎兒來說較差,致使不能等到自然臨產,而必需提前分娩。但如果判斷胎齡不夠準確,出生了髒器功能不成熟的早產兒,其多半預後不良。所以,測定胎肺成熟度就是一個很關鍵的問題。測定的最簡便方法是羊水泡沫試驗,泡沫越多越成熟,另外羊水中卵磷脂與鞘磷脂比值大於2也表示胎肺已成熟。再結合胎齡、B超檢查綜合分析,既能做到計劃分娩又能最大限度地減少早產兒出生,以達到優生目的。
產前檢查時,醫生總要聽一聽胎心音,以判斷宮內胎兒的安危。但這種簡便的方法並不可靠。比方說胎動或宮縮時,胎心率的變化對判斷胎兒的狀況十分重要,可這時候的胎心音往往聽不清,計數也就不準確。再如,胎兒因宮內缺氧(窘迫)而引起的心率細微變化,靠聽診也不容易早期發現。
另一種常用的判斷胎兒安危的方法是看羊水的顏色。未破膜時,要通過羊膜鏡看,比較麻煩;破膜後,根據流出羊水的清亮度、顏色能大致判斷出胎兒是否缺氧,因為胎兒缺氧會引起肛門括約肌鬆弛排便,羊水就會被胎糞汙染而呈綠色、黃綠色、棕黃色,並伴混濁。但羊水汙染也不能肯定就是胎兒缺氧。
每一位7個月以上的孕婦都可以接受電子監護儀監護。胎兒監護隻需把一個宮縮壓力探頭和一個超聲多普勒胎心探頭分別固定在隆起的腹壁上,儀器便可以隨時連續記錄子宮收縮(包括胎動)的曲線和胎心率變化的曲線。即使宮縮時,胎心率也能記錄得很清楚。醫生從這兩條曲線的變化以及兩者之間的關係上,就能分析出胎兒耐受缺氧的能力(儲備力)和受損傷的程度,準確地預測胎兒安危,為及時決定處理方案提供依據。
如果臨產,胎頭先露,宮口開大3厘米以上,羊膜已破。但在12小時之內,還可以做子宮內監護,操作稍麻煩一些:消毒後,通過產道把一個特製的螺旋式電極輕輕貼掛在胎兒頭皮上,就可以記錄到清晰可靠的信號。隻要孕婦沒有感染症狀,也沒有發現胎兒有出血性疾病,一般不會引起感染或損傷。腹壁上的探頭對胎兒和孕婦也都是安全無害的。
B超是從形態上判斷胎兒、胎盤發育狀況,它能發現較明顯的畸形。但對判斷胎兒心功能就無能為力了。胎兒監護雖不能反映胎兒形態,卻正好彌補了B超的不足,能反映胎兒心功能,借以間接推測胎盤功能是否良好,臍帶是否纏繞受壓。B超不能發現的心髒病,也可在胎兒監護中得到提示。
做胎兒監護時,孕婦需要仰臥位。由於巨大的妊娠子宮壓迫腹腔的大血管,會使回心血量不足,引起心慌、氣短、出冷汗、血壓下降等症狀,這時隻要改為側臥位或半臥位,就可以糾正了。
為了提高孕婦及圍生兒的健康,尤其是高危妊娠的預測及監護,除一般的診查手段外,還需采用妊娠圖(宮高、腹圍的測量,自我監護胎動、胎心)、B超、胎兒心率與子宮收縮的電子監護、羊水胎兒成熟度的測定、胎兒胎盤功能測定、胎兒血氣測定等。借助以上監測即可積極預防及治療妊娠的並發症,如妊娠高血壓綜合征、貧血等,又可監測胎兒在子宮內的情況,如胎兒宮內窘迫、胎兒宮內生長遲緩等。必要時給予及時、恰當的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