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客人帶來了小孩,菊菊媽媽就牽著菊菊的手和小客人打招呼。當小客人問好時,菊菊也就愉快地和小客人打招呼了,在媽媽的影響下,菊菊不再靦腆,說話也敢大聲了,因為她覺得很有禮貌地和客人打招呼,可以得到客人的誇獎是一件很幸福的事,何況還有媽媽牽著自己的手呢!而且,每次自己表現出色時,客人離開後爸爸都會送給菊菊一個甜蜜的吻,還誇獎菊菊是一個很有禮貌的孩子。
孩子有沒有禮貌不是天生的,是後天身邊人的影響和培養的結果。孩子天生就喜歡模仿別人,最初的模仿對象是父母,如果父母在家裏言行舉止粗魯沒禮貌,就很難培養出溫文爾雅的孩子。所以,想培養有禮貌的女兒,父母首先要注意講禮貌,給孩子樹立一個好的榜樣。其次,要注意從生活細節上指引孩子禮貌待人。
有個女孩還在咿呀學語的時候,父母就告訴她見到認識的人時主動說“你好”,如果年齡和爺爺奶奶差不多,就喊“爺爺”或者“奶奶”,如果年齡和父母差不多,就喊“叔叔”或者“阿姨”;當接受別人的幫助或禮物時要對人家恭恭敬敬地說“謝謝”;做錯事情或者影響了別人時要誠懇地說“對不起”;需要別人幫助時說“請”;家裏來了客人的時候熱情地說“歡迎”並主動招呼客人、給客人倒水、拿水果,客人離開的時候說“再見”“歡迎再來”……因為父母適時地教育,隻要家裏有客人來,小女孩就會熱情地給予招待,“謝謝”、“對不起”等禮貌用語更是經常掛在嘴上。
如果自己的孩子不是很懂禮貌,可以設置一些場景私下裏進行鍛煉,這樣就不會見到客人就退縮了。有的時候孩子學會了禮貌用語,但是卻不知道該在什麼場合下使用,家長可以在家裏扮演外人,教孩子見到外人的時候熱情地打招呼,說“你好”,分手的時候教孩子說“再見”。這樣既可以提高孩子學習的興趣,又能夠給孩子實際的體驗。在與孩子熟悉的人進行交往時,注意禮貌用語的使用,也能達到強化和練兵的作用。
教女小貼士
在日常生活中,如果父母得到了女兒的幫助一定要適時地表達自己的謝意,即便是倒茶、打水、洗碗、收拾屋子這樣簡單的小事,父母也要表示感謝。如果女兒有表現出色的禮貌行為,父母還可以提出表揚,讓禮貌教育深入到孩子的內心,使孩子真正懂得講禮貌不是可有可無的表麵作為,而是發自內心的對人的尊重和敬意。
培養女兒優雅大方淑女範兒,時尚可人兒
說到具有優雅的淑女風範,也許在當今一些女孩眼裏那已經是過氣的時尚了,她們或許覺得淑女跟她們崇尚的個性張揚、舉止另類、緊跟時代的脈搏展現酷酷的自我是不相容的!所以,淑女在她們眼裏是不屑一顧的。
其實,淑女並不是過氣的古董,淑女也不是不懂得時尚,她是在優雅大氣得體之外更加增添了一份女性的柔美。優雅的舉止會使人備受歡迎,更有魅力,給人留下更深刻的第一印象,足以讓人受用終生。
妍妍5歲的時候,媽媽帶她去超市購物,那是個周末加上超市有活動搞促銷,所以人很多。一個老奶奶不小心碰了她一下,她生氣了,衝老奶奶叫嚷起來:“你幹什麼呀,把我的胳膊都弄疼了!”說著伸手就推了老奶奶一下。
旁邊的很多顧客都被她撅著小嘴的可愛樣子吸引住了,覺得很好玩,以欣賞的表情注視著她生氣的樣子。媽媽立刻把她拉過來,告訴她不可以這麼不懂禮貌,老奶奶不是故意的。可是妍妍說:“她把我弄疼了,為什麼不跟我說對不起呢?”媽媽說:“人家沒看見,公共場所人多又不是故意的,所以應該原諒,你用手推人可就是不禮貌了,而且看上去一點不淑女。”妍妍雖然不能全部理解,但是淑女這個詞語看來她是很在意的,便不再做聲。
有一次,媽媽帶她去商場買芭比娃娃,因為芭比娃娃是妍妍參加繪畫比賽得了獎媽媽獎勵給她的,所以回來的路上妍妍提出吃小奶油蛋糕媽媽也就答應了。
小奶油蛋糕和大生日蛋糕的用料和圖案一樣,隻是縮小了幾倍,看上去更小巧誘人。買好小奶油蛋糕後,媽媽順便排隊想買一些點心。那天是星期天,蛋糕房的顧客比較多,所以媽媽排隊的時間就顯得稍微長了點。這時,妍妍也許是真的餓了,也許是禁不住美食的誘惑,向媽媽提出想吃蛋糕。
媽媽一改與女兒嘻嘻哈哈玩鬧的樣子說:“要吃,就坐在這裏吃完再回家,要不就回家再吃。”妍妍看著馬上就該排到媽媽了,說:“還是回家吃吧!”媽媽樂了,誇獎女兒:“這才是小淑女的樣子呀!”
優雅是一種與美非常接近的概念,是屬於姿態與動作的觀念,正是在姿態與動作的自在、完美、雅致中存在著優雅的全部魅力。優雅的舉止不是天生就有的,而是要靠在平時的日常生活中一點一滴地培養、積累起來的。媽媽不妨從女兒小的時候就把標準的舉止姿勢灌輸給女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