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歲半的俊哲是我的小鄰居,一個周末,他的爸爸媽媽單位恰好都有事,要去加班,就把俊哲留在我家。照看俊哲已經不是第一次了,他也很樂意和我在一起。
午睡醒來後,俊哲喊我:“愛英阿姨,你給我穿一下毛衣。”
“都這麼大了,還讓人給你穿衣服啊。”雖然這麼說,但是我還是不由自主地給他穿了。
俊哲邊看我給他穿毛衣,邊問:“愛英阿姨,你喜歡什麼樣的人呀?”
我說:“阿姨喜歡善良的人,喜歡我愛的人,還有愛我的人。”
毛衣穿好了,俊哲又說:“愛英阿姨,你給我穿褲子吧。”還沒等我同意,小家夥就從被窩裏伸出兩隻小腿,忽閃著可愛的大眼睛等著你。
這時,俊哲又問:“愛英阿姨,你結婚了嗎?”
“快結婚了。”我邊給他穿褲子邊說。
俊哲又好奇地問我:“你打算和誰結婚呀?”
“我要和我愛的人、愛我的人結婚了呀。”我笑著對他說。
這時,俊哲突然問我:“為什麼我媽媽和不愛他的人結婚了呢?”
我不明白孩子怎麼突然冒出這麼一句,就問他:“你爸爸不愛媽媽嗎?”
“不愛。”俊哲肯定地說。
我邊給他提褲子邊問:“你怎麼知道爸爸不愛媽媽呢?”
“爸爸打媽媽和我。”俊哲輕聲地對我說。
我驚了一下,問他:“爸爸為什麼打你呢?”
“我做錯事爸爸就打我。”俊哲委屈地說。
“你做錯什麼了?爸爸就打你啊。”我不解地問道。
“有一次,在外麵吃飯,我把可樂灑桌子上了,爸爸就罵我。”
看著眼前這個可愛的孩子,我一把抱住他,親了親他的額頭,親切地告訴他:“俊哲,你可以告訴你的爸爸,讓他愛你還有你的媽媽,如果他不愛你們,也告訴他請你不要打人,用語言也可以解決問題。”
聽我這麼一說,俊哲沉默了。
(俊哲阿姨)
教 子 心 得
我們常說當孩子處於婚姻敏感期時,他們可能會說一些喜歡誰或是想跟誰結婚的話。這種時候,作為父母應該放鬆心情,不要過於緊張,在適當的時候給孩子一些正麵引導。
但是,很多時候,我們成人卻忽視了一個極為重要的問題,那就是父母的婚姻關係、相處之道會直接影響到孩子的婚姻家庭觀。
一個在良好家庭關係中成長起來的孩子,能夠自然而然地感受到更多的愛,當然,他也會自然地把更多的愛給予他身邊的人,不僅有對爸爸媽媽的愛,也有對身邊小夥伴的愛,當然也包括對老師的愛,對日後伴侶的愛、孩子的愛。毫無疑問,這種良性循環的愛能夠幫助孩子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營造溫馨和諧的家庭氛圍。最重要的是,因為在他處於婚姻敏感期的那段時間,他生活在一個有著良好家庭關係的環境中,而這對幫助孩子建立正麵健康的婚姻觀念無疑起著尤為重要的作用。
故事的發展很令人欣慰,這位阿姨的舉動是正確的,讓孩子在溫暖的懷抱中得到了安慰,事實上,隻有在自由的環境中,孩子才不會驚慌失措,才能把內心深處的痛苦表達出來,因為孩子明白,愛應該和美好的話語、美好的情感聯係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