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多帶孩子親近自然(1 / 1)

生活處處皆學問,帶領我們的孩子多親近自然,讓他們感受大自然美好與神奇的同時,也拉近了我們與孩子共同的距離。相信這樣長大的孩子,一定會是熱愛生活、熱愛學習的人。

你的孩子是否在自己的小房間裏呆得太久,從未投入到大自然的懷抱?你的孩子的玩具箱裏是否充滿了太多的洋娃娃和益智玩具,卻不曾拿著小鏟在沙堆上玩過沙子?

很多家長以工作太忙、太累,要做家務等等理由,從不主動給孩子走進大自然的自由和機會。孩子大多數時間都被封閉在單元房中,經常接觸的是電視、作業、遊戲機和電腦。

小學生的課本裏有一篇課文《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在課文中,魯迅先生描述了兩個迥然不同的世界:一個是禁錮孩子的牢籠——三味書屋,另一個是孩子的天堂——百草園。

在百草園裏,有碧綠的菜畦,高大的皂莢樹,有油蛉“低唱”,蟋蟀“彈琴”,還有神奇的故事,無窮的樂趣。在那裏,孩子無拘無束,可以充分發揮他們活潑好動、天真好奇的天性,可以增進他們豐富的想象力和創造性。可見,父母帶孩子親近大自然對孩子的成長是十分有利的。

蘇霍姆林斯基說:“竭力做到在孩子們打開書本讀音節之前,先讀幾頁最美麗的書——大自然。”大自然包羅萬象,包含天文地理等各個學科,無疑是一個生動有趣、可以直接接觸與感知的客觀世界,是一本絢麗多彩、天天展示在孩子身邊的大百科全書。大自然充滿無窮魅力,是孩子們快樂的源泉,在這裏,他們會看、會聽、會摸、會聞,會有許多發現,更會有豐碩的收獲。

大自然這所“藍天下的學校”是孩子學習、增長知識得天獨厚的課堂。

藍藍的天空、潔白的雲朵、巍峨的大山、淙淙的流水、茂密的樹林、嫩綠的青草、奪目的鮮花、一望無邊的平川、活蹦亂跳的牛羊,孩子在與大自然的交互作用中,不僅獲得了大量直接的感性知識,而且能養成積極主動地探求新知識的習慣。

陳鶴琴先生說:“孩子是喜歡到戶外去的,是喜歡探索的。”大千世界為孩子們觀察能力的培養提供了有利的視覺依據。觀察是認識世界的重要方法,讓孩子在大自然中去觀察事物,有助於提高孩子的各項能力。

如學習能力、創造能力、生存能力等。會觀察的孩子會思考,會思考則會促進對事物更深刻的認識,使孩子真正學會自主學習。

生活處處皆學問,帶領我們的孩子多親近自然,讓他們感受大自然美好與神奇的同時,也拉近了我們與孩子之間的距離,培養了親子間的感情。多帶孩子親近自然,相信在這種環境中長大的孩子,一定會是熱愛生活、熱愛學習的人。

每一個孩子都有一定的好勝心,不甘心落後是孩子的天性。培養孩子的競爭意識,活躍其思維,增強孩子的適應能力,這是社會發展的需要。“有競爭才有進步。”隻有競爭,才能激發孩子內在的潛力,才能讓孩子主動去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