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章 培養孩子快樂的習慣(1 / 2)

瑤瑤是一個上小學四年級的孩子。一天,媽媽在整理她的房間時,看到桌上擱著一張被揉成一團的紙,上麵淩亂地寫著:“生活真痛苦!學習真煩惱!”媽媽很吃驚,對瑤瑤說:“你不僅是爸爸媽媽的寶貝女兒,還是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的寶貝孫女。你有什麼要求,我們大家都盡量滿足你。這樣的生活怎麼會痛苦呢?而你唯一要做的事就是學習。隻有好好學習,你將來才能成為有用的人,才能做你想做的事,這是你成長必須經曆的階段。再說,農村裏的失學孩子,他們最大的願望就是能上學。這樣想想,學習怎麼會痛苦呢?”然而,瑤瑤卻不以為然地說:“媽媽,我每天除了上課,就是寫作業,再不然,就是去學鋼琴和畫畫,一個禮拜也沒有一個完整的休息日。這樣的生活怎麼會幸福快樂呢?”瑤瑤的話,讓媽媽陷入了深思之中。

快樂對孩子的成長非常重要。心情愉快的孩子通常身體健康、充滿活力,而快樂本身也是做任何事的一大動力。總的來說,在對待挫折和阻礙時,快樂的孩子顯得更冷靜,他們總是尋找辦法戰勝它們。快樂能夠促進孩子進行交際活動——人們通常願與快樂的人打交道,快樂的小孩會給人友好的印象,這是一切人際關係的良好開端。

相反,悶悶不樂的孩子體力和精力都會受到影響,健康狀況大打折扣。這反過來影響到他們將精力用在有意義的活動上,隻能每日胡思亂想、自哀自憐。這樣的孩子通常性格孤僻、自尊心強。他們前進的動力、決心和成功的欲望都被悶悶不樂的心情所窒息。不快樂的孩子通常更易怒,常做出有害的行為,這阻礙了他們從經驗中學習的能力。

快樂可以成為一個習慣,你要做的就是使孩子養成這一習慣。相應地,孩子也有可能養成愁眉苦臉的習慣,這時你就應當盡力不使孩子向這方麵發展。當然,快樂的童年並不能保證他成年後的成功,可是至少奠定了成功的基礎。相反,悶悶不樂則是失敗的開始。

一、快樂的益處

許多家長已認識到培養孩子愛清潔、有禮貌、守秩序等好習慣的重要性,而對培養孩子自尋快樂的習慣的問題,卻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那麼,教孩子養成自尋快樂的習慣有何益處呢?

1.養成開朗活潑的個性

快樂可以培養孩子開朗大方的個性,能使孩子成為熱情洋溢的人。這樣的孩子容易學會與人交往的本領,能獲得更多的友誼。通過交往孩子還能學到別人的優秀品質和經驗,對提高孩子自身的素質有很大的幫助。

2.增加孩子的興趣

快樂的孩子會對更多的事物產生興趣,其接受新事物、新知識的能力也會增強,並有強烈的求知欲。這樣的孩子還會把枯燥乏味的學習(乃至將來的工作)當做有趣的遊戲來對待,以輕鬆愉快的心情學習知識。

3.對自己充滿信心

有自尋快樂習慣的孩子總能以微笑對待任何困難,能適時地調整自己的心態,使自己更有信心和勇氣去克服一個又一個困難。

4.自我恢複力強

養成快樂習慣的孩子,如遇到不愉快、不順心的事,甚至心理受到傷害,也能較快地得以恢複。如果您的孩子養成了自尋快樂的習慣,您會發現孩子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有信心、更堅強、更有活力。

二、怎麼培養快樂的習慣

為了培養孩子的快樂習慣,家長可以從以下方麵進行嚐試。

1.營建歡樂的家庭氣氛

在家庭中,父母要營造和睦愉快的生活氣氛。如果家庭成員之間互相依戀、互相讚賞,在困難麵前互相激勵、互相支持,能夠以樂觀的態度對待家庭所麵臨的壓力和危機,家長在孩子麵前坦白自己明確的觀點和過失,這樣就能為孩子提供良好的榜樣,使他們積極樂觀、性格開朗。

父母有時會火氣衝天和傷心煩惱,但應盡量避開孩子去發泄。如果讓孩子卷入到壓抑沉悶的氛圍中,不僅於事無補,而且孩子的情緒也會受到影響。夫妻間遇到有關孩子的事可以商量,但不要輕易將矛盾暴露在孩子麵前,在平等交流的氣氛中,讓孩子逐漸懂得個人對家庭的責任和義務。家長還應當多給孩子一些笑臉,這樣有利於孩子形成積極樂觀的心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