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章 培養孩子快樂的習慣(2 / 2)

2.通過遊戲寓教於樂

每個孩子都愛玩,玩耍和遊戲就是孩子的生活。遊戲可以促進孩子的手眼配合能力,增強體質,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還可以培養多種興趣和愛好,豐富想象力。遊戲還能夠教會孩子如何與別人相處,如何自我表現。通過遊戲還能增強孩子的容忍性、耐心和韌性。對孩子來講,遊戲有其他教育方法不可替代的特殊功能。例如,經常做遊戲的孩子比不常做遊戲的孩子有更豐富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孩子如能長時間擺弄玩具,長大後一般會興趣持久且責任感強。另外,性別角色在遊戲中也很重要,女孩子天性喜歡娃娃,男孩子喜歡在遊戲中扮演強者,喜歡舞槍弄棒,家長正確引導孩子的興趣發展對其一生都有益處。

既然遊戲有如此重要的功能,家長就應讓孩子玩得盡興,並經常和孩子共同遊戲,在遊戲中給予孩子正確的引導,達到寓教於樂的目的。

3.讓孩子興趣多多

當一個喜歡看動畫片的孩子錯過了他喜歡的動畫片時,可能整個晚上都會悶悶不樂;而換了那些興趣廣泛的孩子,則會改做其他感興趣的事情。盡管家長不清楚孩子的興趣是什麼,但可以提供多種活動讓孩子試試,幫助他們去完成一些事情,讓他們體驗到成功的喜悅,不要讓他們隻停留在滿足吃、穿、用的要求後的愉快之中,適當安排他們做一些力所能及的簡單家務,讓他們知道生活的充實和豐富。

4.教育孩子關懷別人

在幫助別人時,自己也會體驗到一種快樂。也就是說,快樂的孩子需要感受到自己與別人有某些有意義的聯結,了解到他對別人的意義。要發展這種感覺,可以鼓勵孩子多幫助他人。你可以和孩子一起整理舊玩具,然後捐給慈善團體,幫助家境貧困的孩子;也可以和孩子多烤一個香蕉麵包送給隔壁年邁的鄰居;寫一張感謝卡給公車司機,感謝他的服務;或者邀請小朋友到家裏做客,等等。專家指出,即使在很小的年齡,孩子都能從幫助他人的過程中獲得快樂,並養成樂於助人的習慣。

5.有創意地讚美孩子

當孩子表現很好時,不要隻是說“很好”。讚美要具體一些,說出細節,指出有哪些地方讓人印象深刻,或是比上次表現更好。例如,“你今天有主動跟保安叔叔說早安,真的很有禮貌”。

不過,讚美時也要注意,不要養成孩子錯誤的期待。有些父母會用禮物或金錢獎賞孩子,讓孩子把重點都放在可以獲得哪些報酬上,而不是良好的行為上。父母應該讓孩子自己發現完成一件事情所帶來的滿足感與成就感,而不是用物質報酬來獎賞他。因為,如果孩子總要在父母的肯定下尋找到快樂,那麼他以後很可能會陷入固步自封的境地。

因此,家長不能僅僅要對孩子一堂課的收益、一個計劃的實施成果、一場賽跑的名次之類的結果不吝褒獎之辭,更重要的是要給孩子足夠的信任,鼓勵他去冒險,去嚐試新事物。父母愛子女,不是因為孩子的成就,而是因為他的獨一無二。這樣的愛,才能催開孩子內心快樂而自信的花朵。

6.創造更多笑的瞬間

現代人忙碌的生活,使得全家人在一起玩樂、暢談的時間越來越少。這時,可以在家裏的任何一個角落,放一本能令人開懷大笑的幽默書;或者在孩子裝午餐盒的袋裏塞進一本讓人忍俊不禁的漫畫,這些都是讓快樂瞬間點燃的妙方,將孩子普通的一天變成一個歡快的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