媛媛數學考了59分,大哭了一場,分析原因,一半分數因粗心而丟。粗心讓成績大打折扣,確實可惜。
父親問媛媛:“你為自己的粗心痛惜時,有沒有想過為什麼那麼粗心?”看到媛媛好奇的表情,父親幫她分析:“第一,粗心和知識掌握不紮實有關。2 3等於幾,你現在回答來一定不會錯,但一年級孩子就可能答錯,因為他還沒形成自動反應,所以基礎知識的掌握,到了能自動反應的程度,粗心會大大減少。第二,粗心和習慣有關。比如,平時作業馬虎,粗心慣了,考試時便不由自主地犯老毛病。所以,平時杜絕粗心,考試才能不丟分。第三,粗心與性格有關,你大大咧咧的性格有可愛的一麵,但反映在學習上,容易增加失誤。”
查到源頭後,父親接著安排媛媛做一些需要耐心的事(枯燥簡單的勞作等),平時還督促她提高作業質量。此外,還教她預防粗心的技巧,如:寫張提醒條放桌上;作業複查時用反向代入法檢驗;編一本錯題集,了解自己易出錯的地方,以便提防,重點檢查等。
孩子粗心是家長頭疼、教師頭疼、心理學家也頭疼的普遍問題之一。孩子粗心受眾多因素影響,其中有敏感度的因素,有些孩子對感覺刺激的敏感性較高,注意力容易受幹擾;也有知覺習慣的因素,對知覺對象的反映不完整、分辨不精細;還有興趣的因素,對感興趣的事情比較仔細,對不感興趣的事情馬馬虎虎等。最令人傷腦筋的是粗心會變成一種行為方式,演變成凡事都冒冒失失、粗枝大葉,成為真正的“馬大哈”。
粗心是一種很普遍的現象,不單是孩子身上有這種毛病,許多成年人也避免不了。一般說來,粗心大意的毛病在孩子身上表現得特別明顯。導致孩子粗心的主要原因有四個方麵:一是因為孩子的視覺記憶和辨識能力較弱;二是家長沒有及時糾正孩子的馬虎,久而久之就形成了習慣;三是孩子缺乏責任心,做什麼都心不在焉;四是孩子功課太多,緊趕慢趕,往往就丟三落四,忙中出錯。
孩子的粗心多表現在做功課和考試上。許多家長憂心忡忡地說:“我的孩子怎麼這樣粗心,考試時難題做對了,簡單的題目反而做錯了。我提醒他,也不見效果。怎樣才能幫他改掉這個毛病呢?”可見,孩子的粗心已成了他們學習的通病,不僅影響了他們的學習成績,也引起了家長的擔心。一位母親說:“我的兒子現在讀小學二年級了,特別粗心。比如說,寫作業的時候,明明答案是三個字,他經常寫兩個字。你要是問他,他肯定能說出正確答案來。他的這種毛病怎樣才能改正呢?”一位父親說:“我女兒上小學二年級,平時成績很好,我們給她出的題她都會做。可是一碰上考試她馬虎粗心的毛病就犯了。每一次考完,她都很有信心,說沒有什麼不會的。可卷子一發下來,錯誤多著呢!不是漏了一個數兒,就是多寫了一個數。你馬上再考她,她還是會。這粗心的毛病怎麼才能改掉呢?”
可見,改掉孩子身上粗心的毛病是每一位家長的期盼,那麼家長怎麼幫助孩子克服粗心的習慣呢?
一、查找孩子粗心的原因
粗心是一種較長時間形成的壞習慣,當孩子染上粗心的壞習慣後,要改變就需要一個較長時期,家長千萬不能急於求成,打罵是不能解決問題的。其實,粗心大意的孩子有很多,但是又各有不同,有的孩子是平時學習時粗心,考試時反而不粗心了;還有的孩子在自己喜歡的玩具上不粗心;也有的孩子為了完成作業後能盡快去玩,為趕時間不專心而粗心。這時,我們家長應該努力去查找孩子粗心的原因,有針對性地幫助和鼓勵孩子解決粗心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