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2章 教會孩子正確解決衝突(2 / 2)

二、啟發孩子想辦法解決問題

卡倫、希雷達和羅德在後院的體育場上玩捉人遊戲,卡倫的父親在家裏聽見她們在嚷:“騙子!”“我說過時間到了!”“這是騙人的!”“哦,沒錯,你是個騙子!”卡倫的父親到了後院,卡倫瞪了布雷達一眼,告訴父親:“她認為她能按自己的意願製定所有的遊戲規則!”

“你們在開始玩遊戲之前沒有就遊戲規則達成一致意見嗎?”卡倫的父親問道。

“沒有。”卡倫回答。

“那麼,這也許就是你們產生矛盾的原因。先花幾分鍾製定一些大家都同意的公平的遊戲規則吧。你們認為如何?”

這樣,就解決了孩子之間的衝突。

因此,如果孩子間起了紛爭,家長首先要讓孩子說清發生爭執的原委。一旦了解了事情的真相,父母可以有針對性地幫助孩子們認識他們之間發生矛盾的原因,尤其是他們各自存在的問題。父母可以告訴孩子,罵人和踢人都是不友好的表現,不能因為別人先做錯了,自己就可以做不好的事情。然後在孩子們都認識到自己的問題後,讓他們學會向對方認錯、道歉。在這個過程中,媽媽應多問孩子:“你有什麼好的主意?”“你覺得你們應該怎麼做?”讓孩子感到自己有權利也有責任去思考如何解決自己的問題。

也不妨讓孩子們坐在一起,讓他們各自說說為何要爭吵,這樣做的好處在於讓孩子能夠彼此傾聽對方的想法。父母可以用一些有幫助性的問題來引導孩子解決當下的問題,例如:“你能不能想一個不要吵架也能玩得開心的辦法呢?”讓孩子自己想辦法,互相商量,取得一致的想法。這樣做的好處在於能夠讓孩子懂得以後再碰到類似事件該如何解決。

三、讓孩子自己麵對矛盾

孩子之所以喜歡找成人解決問題,主要是他們害怕與其他小朋友打交道。其實,孩子在很多時候要比成人想象中更懂道理,隻要父母告訴他們:“玩具要和大家分享。”或者讓受委屈的孩子直接對小朋友提出“我們應該怎麼做”的建議,這樣會讓他更自信。下一次,他也就有了勇氣自己去處理和小朋友之間的矛盾了。

四、將壞事轉化為好事

孩子間的衝突,從另一種意義上看又是特別的人生教育。在衝突中,孩子必然直接感受到自己與別人的差異,認識自己,也認識別人。孩子間的衝突,一般而言對身體不會有大的傷害,重要的是孩子在經受對抗、較量與失望後,學會如何堅持自己的立場、拒絕別人的壓力。但家長切不可鼓勵孩子加劇衝突,而應及時地引導孩子與朋友友好相處,教導他首先檢討一下自己,有責任就要承擔;孩子有委屈,想報複,若不是原則的事情,可教導孩子學會原諒寬容別人,養成豁達開朗的胸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