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0章 孩子羞怯難以交往(2 / 2)

家長還要再為孩子列出一張“克服羞怯”的訓練表,注意不要讓孩子冒太大的風險。例如,向警察問路、課後向老師請教問題、讚美別人穿的新衣服等。

二、多給孩子鼓勵

每個孩子都希望得到別人的肯定和表揚,膽怯的孩子更需要。他們本身就自卑,缺乏勇氣,在做某件事之前,預見的是自己不行的,如果這時給他一些鼓勵,增加他的勇氣,他會把事情辦得很好。

將中西方家長教育孩子的方式作一下對比,就會發現顯著的不同之處。西方的家長傾向於鼓勵孩子,對於“你太傑出了”、“你很偉大”這樣的讚美之詞,他們是從來不吝嗇的;而中國的家長可能認為這些話太肉麻。西方的家長認為,我的孩子不會是樣樣第一,但總有優秀的地方;而在中國,家長教育孩子時,似乎總在刻意追求十全十美的境界,有了好成績,不能翹尾巴,要謙虛謹慎,多找缺點和不足。

有一位初中老師讓孩子寫一篇周記,說說自己身上的閃光之處。可是孩子交上來的周記,竟是不足多於優點,並且約有三分之一的孩子找不到優點。孩子們找不出自己的優點,也許正是因為其個性長期遭到禁錮的緣故,假如學校培養出的都是那些找不到自己優點、缺乏信心的人,那麼這種教育還算是健康和全麵的嗎?

不少走向工作崗位的人,一承擔某項工作就會懷疑自己的能力,認為自己什麼都不行,有時甚至連當眾講話的勇氣和膽量都沒有。如果老師和家長注意引導孩子為自己的成績而適度自炫,從而不斷促進他增強戰勝自我、完善自我的信心,也許很多的孩子會成為傑出的成功者。這樣,那種總是謹小慎微、迷信權威、盲從世俗、生怕別人說自己是傲慢狂、唯上唯書心態的人就會少得多,而敢試敢闖、富有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的弄潮兒就會大量湧現。

所以,中國家長要吸取西方家教的長處,多用鼓勵的方法教育自己的孩子。

三、支持孩子交朋友

交朋結友是孩子社會化的一種表現。羞怯的孩子,擔心被人瞧不起而不去交友。這時家長就應鼓勵他:首先讓親朋好友家的較熟悉的孩子與其一起玩,克服他交往的恐懼心理,然後再鼓勵他在同學中去交朋友。當孩子帶朋友到家中時,家長要表現出熱情,別不當回事,以增加他的勇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