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5章 從孩子做家務教起(2 / 2)

對於年齡較大的孩子,尤其是當他們對做某件事的必要性不夠了解或興趣不高的情況下,為引起孩子勞動的欲望,家長可以采用請求的方式,可以使孩子產生家長讓他做的事,是完全出於他自己良好的願望,而沒有受到任何強製性的要求的感覺。例如,當你想請孩子做某件事時,你可以這樣說:“我對你有個請求,你能不能幫我……我真的來不及做了。”

二、孩子做家務越早越好

孩子並不排斥勞動,相反卻天生有動手的習慣。幫助大眾的願望,幾乎在孩子學走路時就開始了。一個兩歲的孩子可以把衣服送到洗衣間去。四五歲的孩子,可以執行一個小的差使。7歲的孩子,可以放餐桌,履行家庭一員的職責。因此,家長要盡早給孩子安排一些勞動任務。不過,給孩子任務要在其體力所及的範圍內,使他體驗到完成任務的成就感。如果對這個任務喪失了勇氣,他也許再也不願嚐試了。

三、讓孩子適當做些公共家務

孩子除了料理自己的生活之外,父母還應讓他參加一些力所能及的公共家務勞動,讓孩子在為家庭其他成員服務中出一點力。如在洗衣機旁給家長作個幫手;在父母下班較晚的情況下淘米燒飯;在家裏掃掃地、拖拖地板;對有興趣的孩子還可以讓他們學學燒菜技術等等。這種為家庭履行義務勞動的習慣,對培養孩子尊重別人的勞動、關心父母的品質是大有益處的。而這種品質正是孩子獨立生活所必需的。

四、從自己的事做起

雖然多數事情大人會比孩子做得更好,但切忌不要自己代替孩子做,這樣隻能削弱孩子的自信心。讓孩子每天洗自己的襪子、手帕;孩子自己替換下來的衣褲,除大件難洗的、質料高檔的外,一般也應由孩子自己動手洗。家長還要指導孩子養成凡自己生活過的角落都要及時動手整理的習慣:早晚讓孩子自己疊被、攤被;做完手工作業,要孩子把剪在桌上、地上的紙屑、木屑及時打掃幹淨,等等。教孩子做一件事的最好辦法,是先向他示範並和他一起去做,不要阻攔,但這並不意味著寬恕、草率。如果他沒有盡力做好,應當堅持要他再做。通過這些勞動,可以養成孩子愛整潔、生活有秩序的良好習慣,有利於培養孩子的獨立生活能力,對於整天進行緊張學習的孩子來說,是一個很好的調節,可以使大腦得到很好的休息。

五、不要用物質引誘

孩子做好一件事,最好的報酬是給他一個微笑、擁抱一下或者說一聲“謝謝”。孩子可以有零用錢,但不要讓他覺得這是履行義務的報酬。如果這樣,他可能認為,每一次揀起自己的襪子,都應收到報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