犬戎入寇鎬京,天下為之震動,靠近王畿的晉文侯、衛武公、鄭武公和秦君嬴開,不約而同地舉兵靖難。晉國、衛國和鄭國皆是周王室的姬氏宗親,天下事即家事,他們不辭辛勞地主動勤王,正是理所應當;那嬴開又為什麼如此古道熱腸,身為天下先呢?這一切,都要從馬說起。
馬,常見的哺乳動物,現在人類多把它當作役力使喚。然而在古代,馬的身份地位卻遠非今日可比,它首先是被當作一種武器係統使用。
因為馬的存在,古人提高了士兵的機動性,增強了攻擊附帶的勢能,簡而言之就是創造出了更加強大的殺傷力。因此,在冷兵器時代,馬就如同現代的坦克、飛機一般,是提升戰鬥力的重要工具,受到了廣泛的喜愛。
前麵說到,犬戎最早掌握了馬與車結合的技術,因而獲得了恐怖的戰鬥力。而周王朝為了保衛帝國的安全,自然也相當重視戰馬的培育和訓練工作。
一個叫非子的人,因為擁有精湛的養馬術,所以獲得了周孝王的青睞,並由此成為了秦的開山鼻祖。
秦人的血統十分高貴,且名人代出。
一個名叫歪歪的同學插嘴道:“這還用說,秦始皇一統江湖,書同文,車同軌,北修長城,南征百越,那叫一個威風!”
很好,看來你初中上曆史課的時候認真聽講,沒有偷偷用粉筆扔老師。
旁邊一位叫唧唧的同學小聲囁嚅:“還有秦始皇他*媽*的風流韻史……”
你也不錯,看來像《秦始皇與阿房女》和《尋秦記》之類的電教片一定沒少觀摩。
可老師想問的是,對於秦始皇之前的家族史,同學們還能否如數家珍,把每一集的劇情講清楚呢?講不清楚是吧?其實老師也講不太清楚。
這樣吧,我們根據本文的需要,采取一種簡單明了的方式,稍微羅列一下嬴開的列祖列宗,有興趣的同學可以在裏麵找找,看有認識的演員沒。
秦人的祖先,可以追溯到五帝之一的顓頊。
顓頊有個嫡傳的孫女名叫女修,女修織布時吞食了一顆燕子掉落的蛋,生下兒子大業。
大業的兒子柏翳為舜管理畜牧,因六畜興盛,被舜賜姓為“贏”。
伯翳的次子大廉有個玄孫叫中衍,身體長得很象鳥,但說人話,其子孫世代輔佐殷商,屢建功勳。
中衍的玄孫叫中潏,封邑於戎族地區,司職衛戍殷商的西部邊疆。
中潏生子蜚廉,蜚廉生子惡來。蜚廉善禦,能日行五百裏;惡來力大,能手裂虎豹,父子倆助紂為虐,被周武王擊斃。蜚廉的小兒子季勝的曾孫名叫造父,因善於駕禦馬車被周穆王封於趙城(造父就是後來晉國趙氏之祖,前麵提到的趙叔帶也是造父的子孫)。
惡來有個後人叫非子,淪落為平民。
非子繼承了柏翳的手藝,是一名出色的飼馬專家。周孝王賞識非子的才華,賜他“附庸”的封號,食邑於秦地,接管嬴氏的祭祀,號稱秦嬴。
所謂附庸,並非爵位,正式的爵位隻有五等,即“公、侯、伯、子、男”,前麵陸續出現的虢公、申侯、楚子等即是此類;而附庸則指的是依附於諸侯國的衛星國,就像現在某縣局的股長一樣,嚴格意義上並不屬於國家確定的搞務員級別層次。
不過對於一個養馬的人來說,能夠獲得附庸的稱號仍可以算得上是一種榮耀。
更關鍵的是,秦嬴獲得了一塊位置極佳的封地——渭河平原(亦稱關中地區,西周的直轄區域)的西側,古稱秦地,今稱隴右,並陸續接管了六盤山中部溝通關中地區與隴右地區的關隴古道及渭河西側的“汧渭之會”地區(關於這些地理位置,有興趣的同學可以去翻看地圖),因而擁有了水草豐美的廣袤牧場,並且貼近了王畿地帶。
周王將秦嬴安放在如此要害之處,不僅可以方便中央政府收獲足夠多的良駒,亦可以為關中地區阻擋住來自西麵的威脅,也就是西戎的威脅。
至秦嬴的曾孫秦仲時,周厲王無道,天下離心,西戎趁機攻掠周王朝的邊境。周宣王即位後,任用秦仲為大夫,討伐西戎。公元前822年,秦仲戰死疆場,其長子秦其繼位,史稱秦莊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