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天堂往左,鄭國往右(一)(2 / 3)

不知道宋莊公用了什麼計策,或許是邀請進行國事訪問之類的由頭,把祭足騙到宋國,然後就地逮捕,徑直投入黑牢,不管三七二十關了起來。

祭足有點犯暈,他以鄭國正卿的尊榮身份前來拜訪,想必故人宋莊公會鳴19響禮炮,出城20裏相迎,美酒佳肴吃到天昏地暗,洗腳按摩搞到不省人事。不料客套話都沒說上一句就直接進了黑牢,這算是怎麼回事?

祭足狂怒,可獄卒不理不睬,隻是執住片刀冷冰冰地看著他,如同看一隻死狗。一天、兩天、三天……祭足折騰得筋疲力盡後,求生的欲望開始暗暗滋生。莫非?難道這群賤人要……不會吧?會吧?一股涼意漸漸襲上心頭,於是開始胡思亂想,越想越怕,恍惚中宛若自己真的變成了一條沒有人格沒有尊嚴的狗。

就在祭足魂不守舍之際,雍大夫終於傳來口信,想與祭足裏應外合,幫公子突取代鄭昭公做鄭國的君主,事成之日,榮華富貴如何如何;要是祭足不從,那就立馬給他放血。

祭足長長地舒了口氣,原來宋國是為了這點破事。略一定神,祭足立刻恢複了一個老牌政治家的職業素養。他並沒有為到底應該舍生取義還是應該苟且偷生之類的無聊選擇而糾結,他第一時間考慮的問題是,擁立誰為國君對鄭國最有利。

作為一個追隨鄭莊公打拚多年的核心決策層人物,祭足對於鄭國的運勢應該是了然於胸的。鄭莊公執政末期,鄭國表麵上風光無限,榮耀的背後已然隱藏著深深的危機。

周王朝是一個分封建製的國家,眾諸侯國都是周王室的藩屬和財賦源泉。鄭國四麵出擊,拓展本國的生存空間,卻衝擊了周王朝的統治基礎,喪失了道義上的製高點。

更為關鍵的是,中原乃四戰之地,鄭國一家獨大,無疑將加劇與周邊國家的摩擦並陷入曠日持久的紛爭,不利於鄭國的持續發展。

與之相較的是,北方的晉國、西方的秦國,南方的楚國和東方的齊國,因為周邊不存在足夠多或足夠強的競爭對手,享有更加優越的地緣安全環境,盡可以從容不迫地整合區域勢力,最終達到實力遠超鄭國的境界。一旦這四個邊緣強國向中原進軍,那就意味著鄭國好日子的終結。

而事實上,齊國已經在鄭國的接引下,不動聲色地成為了中原事務的主要領導者,隱隱有全麵超越鄭國之勢;楚國也在蠢蠢欲動,以至於公元前710年的時候,鄭莊公曾經和蔡桓侯在鄧地會晤,協商關於防範楚國北進的事宜。

所以,鄭國現在亟需的就是能與之保持穩定關係的強大盟友,盡量避免鄭國獨力承擔國際政治格局轉變帶來的風險。

在可供選擇的結盟對象裏,齊國一直是鄭莊公的外交優先方向,鄭、齊同盟是鄭莊公能夠馳騁中原的政治保障。

可是,這個保障正隨著鄭莊公故去以及世子忽一而再再而三的拒婚開始慢慢瓦解。故而在可以預期的將來,齊國不會再是鄭國的全天候戰友。

那麼在這種情況下,尋求良好的鄭、宋關係也是個不錯的選擇。也就是說,以公子突取代鄭昭公為君,從大戰略的角度衡量,說不定反而是件利國利民的好事。何況還順帶還救了他祭足一命。

然而,祭足並沒有急著對宋莊公表態,多年積累的政治經驗使他敏銳地發現另一個極易被忽視的問題。那就是,即將被陰謀推舉為鄭國新君的公子突,他本人有沒有做好思想準備,願不願意加入宋莊公的革命團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