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科技創新點亮西山藍焰(1 / 1)

科技創新點亮西山藍焰

封麵文章

作者:本刊山西采訪組

藍焰煤層氣公司對煤層氣的變身沒有魔法,而是依靠科技創新的結果。

煤層氣,俗稱“瓦斯”,這個令人怵目驚心的煤礦安全生產的頭號殺手,但在藍焰煤層氣公司變身下卻是可以開發利用的高效清潔能源。

藍焰煤層氣公司對煤層氣的變身沒有魔法,而是依靠科技創新的結果。進入本世紀初,藍焰煤層氣公司在無前人經驗借鑒,煤層氣資源區塊受限等不利條件下,探索出了一套煤炭與煤層氣一體化開發的瓦斯治理與利用新模式,建成了國內最大的煤層氣地麵抽采井網,形成了“采煤采氣一體化”和三級瓦斯治理的抽采模式,為我國無煙煤的煤層氣地麵預抽奠定了理論基礎,也為我國煤炭礦區瓦斯綜合治理、保證高瓦斯礦井安全生產探索出了一條新的有效途徑。

近年來,該公司將清潔高效的新能源源源不斷地輸送到太原、長治、臨汾、運城、陽泉、晉中以及晉城周邊等地,日供氣規模達到22萬立方,為造福和諧社會、普惠人民群眾以及晉城市的“藍天碧水”工程作出突出貢獻,保證了周邊城市居民向著更安全、更環保、更潔淨的方向發展。

全國一流煤層氣產業基地

除了自身技術上的探索與實踐,藍焰煤層氣公司還與四校兩院建立產學研基地,並通過這一優勢,有效地促進了科研成果向生產力的轉化,並為建成全國最大最強煤層氣產業基地而不懈努力著。

截至目前,藍焰煤層氣公司累計完成地麵預抽井2500餘口,煤層氣日均利用量突破250萬立方,緩解了全省的能源緊缺,改善了能源結構,有5000輛出租車、公交車和500輛重卡實現了“油改氣”。10萬戶30萬居民和市區服務行業已采用煤層氣作為燃料,32戶鋼鐵、鑄造、玻璃等工業企業以煤層氣替代了燃料煤。

此外,藍焰煤層氣公司牽頭組織、實施的《煤礦區煤層氣采前地麵預抽》項目榮獲國家煤炭工業科學技術一等獎;編製完成的《煤層氣地方標準》、《車用壓縮煤層氣地方標準》已由山西省頒布實施。藍焰煤層氣公司還承擔了《民用煤層氣》和《車用壓縮煤層氣》國家標準的製訂工作,並參與了國家安監總局牽頭組織的相關煤層氣安全標準製訂工作。

藍焰煤層氣公司堅持煤層氣抽采與利用同步發展,積極探索煤層氣開發與利用的各種途徑,公司通過加快推進煤層氣壓縮站、輸氣管網等相關項目建設,也收獲了安全、經濟、環境和社會等方麵的巨大效益。

在加強煤層氣地麵抽采的同時,藍焰煤層氣公司積極響應國家“節能減排”和發展“低碳經濟”的號召,堅持利用與抽采同步發展,不斷探索煤層氣開發利用的各種途徑,真正實現了“變廢為寶、化害為利”。

藍焰公司堅持走科技創新的新型工業化之路,不斷加大技術研發力度,自主創新能力和核心競爭力在科技攻關中得到提升。該公司利用“四校兩院”產學研基地的優勢,以項目建設帶動、培養出了一批國內頂尖的煤層氣工程技術人員和專家。2011年,該公司在南村煤層氣研發中心投資建設了3D數字化虛擬互動平台,立體展示了勘探壓裂排采等工藝流程,為企業對外宣傳及今後的培訓工作搭建了良好的平台。該公司主要負責的“煤礦區煤層氣立體抽采關鍵技術與產業化示範項目”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依托該公司建設的山西省首個“煤與煤層氣共采重點實驗室”項目通過了國內專家論證,國家煤層氣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也已獲批,為煤層氣產業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技術保障。

譜繪“氣化山西”新畫卷

今年以來,藍焰煤層氣公司抓住“氣化山西”的有力契機,堅持“走出去”戰略,進一步加快全省範圍內推進煤層氣抽采鑽井、加氣站、壓縮站、輸送管網、LNG/CNG接收中心等煤層氣開發利用項目的建設步伐。

為實現可持續發展,藍焰煤層氣公司本著“開放合作、互利共贏”的原則,拓寬發展空間,精心布局,全力構建起晉城、襄垣、陽泉、西山、呂梁五點支撐的“氣化山西”主要框架。

此外,該公司利用技術、人才優勢,不斷加強煤層氣市場開發和跨區域合作,通過與陽煤集團、西山煤電集團、襄礦集團、汾西礦業集團、美錦能源集團及潞安集團等省內大型煤炭企業合作,共同開發山西省內區塊,為“氣化山西”提供有力的氣源保障。

站在轉型跨越發展的新起點上,藍焰煤層氣公司將憑借卓越的團隊合作和獨特的技術優勢,秉承勇於開拓、敢為人先的創新精神,逐步使煤層氣產業從無到有、從弱到強,呈現出領軍氣化山西建設的良好態勢,成為山西經濟轉型發展的新亮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