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營業稅改征增值稅的背景、內容及進展分析(2 / 2)

三、營業稅改征增值稅試點情況與趨勢分析

由於營業稅改征增值稅涉及麵較廣,為保證改革順利實施,國家選擇了上海、北京等省市進行試點。目前部分地區和行業試點情況較為順利,積累了相關經驗,預計未來“營改增”將在全國範圍內全麵推進。

(一)“營改增”試點基本情況

2012年1月1日起,上海市選擇交通運輸業和研發技術服務、信息技術服務、文化創意服務、物流輔助服務、有形動產租賃服務、鑒證谘詢服務等六項現代服務業開展營業稅改征增值稅試點(即“6+1”模式);北京於2012年9月1日啟動“營改增”試點,成為繼上海之後第二個正式進行“營改增”的城市;10月1日,江蘇、安徽兩省試點工作正式啟動,江蘇省初步確定試點納稅人10.4萬戶,安徽省確定試點納稅人4.6萬戶;廣東、福建及深圳、廈門四省市“營改增”試點工作於11月1日正式實施,廣東省初步納入“營改增”納稅人16.46萬戶,其中深圳市6.42萬戶,福建省納入“營改增”納稅人2.94萬戶,其中廈門市0.62萬戶;天津、浙江、湖北、寧波四省市則將於12月1日啟動試點工作。

(二)試點減稅效果逐步顯現

營業稅改征增值稅試點實施以來,取得了較為明顯的政策效果,有力支持了相關產業的發展。

一是減稅效果顯著,企業負擔降低。上海市作為首批進行“營改增”試點的地區,財政部門數據顯示,2012上半年,全市共13.9萬戶企業納入試點改革範圍,應納增值稅累計104.9億元,試點企業和原增值稅一般納稅人整體減輕稅負約44.5億元。目前,上海市共減輕試點企業和下遊企業稅負170多億元,服務業實現了10%以上的快速增長,服務業利用外資增長20%以上,一批工業企業實現主輔分離,提升了競爭力。北京市截至10月22日,“營改增”納稅人已申報13.9萬戶,納稅申報率達到了99.9%,共計入庫改征增值稅稅款13.3億元。浙江省根據測算,實施“營改增”後,財政總收入將減收約60.1億元,這意味著涉及試點企業與上年數據相比減負約60億元。各地情況顯示,今年參與試點的小規模納稅人有望全部實現減負,減稅幅度平均將達到40%左右。

二是結構性減稅意圖體現,相關行業收益。根據國家統計局調查,85%的研發技術和有形動產租賃服務、75%的信息技術和鑒證谘詢服務、70%的文化創意服務業納稅人稅負均有不同程度下降;加工製造業等原增值稅一般納稅人因外購交通運輸勞務抵扣增加和部分現代服務業勞務納入抵扣,稅負也普遍降低。試點小規模納稅人大部分由原實行5%的營業稅稅率降為適用3%的增值稅征收率。同時,“營改增”政策的實施吸引更多的國際性跨國公司落戶中國,國際跨國公司生產性服務投資增加將有助於加快服務業發展,提升行業發展水平。

三是促進工業企業專業化分工,提高企業生產效率。本次“營改增”拓展了試點行業和企業市場空間,拓寬了加工製造業產業鏈上增值稅一般納稅人的進項稅額抵扣範圍。根據國家統計局調查,試點後,由於外購研發技術負擔增值稅可以抵扣,部分生產製造企業進行專業細化分工意願增強,向外分離研發、設計、服務等業務的積極性提高。營業稅改征增值稅對於提高創新效率的激勵和引導效應逐步顯現。

四是減輕出口商品與勞務成本,提高國際競爭力。“營改增”後,國際運輸和研發設計被納入出口零稅率範圍,推動了這類服務以不含稅價格參與國際市場競爭,同時,出口貨物接受試點納稅人提供交通運輸和部分現代服務業勞務所負擔的進項稅額還可以得到退還,有利於支持此類商品出口。

營業稅改征增值稅政策實施整體取得了預期效果,但由於仍處於試點階段,社會各界對此仍存在若幹疑問。首先,“營改增”是一項重要的減稅政策,但稅改之後,部分企業稅負出現不降反升的情況。實際上,這主要與企業所屬行業、投資周期、材料采購時點等因素有關。其次,部分享受原有營業稅征收優惠政策的企業,對於新政策的相關規定認知度不足,存在一定疑慮。再次,試點省市稅收征繳與其他地區之間銜接有待進一步順暢,抵扣鏈條尚不能在全國範圍內循環。

(三)“營改增”未來走勢分析

營業稅改征增值稅作為稅收製度改革的重要內容,國家將堅定不移地推行並實施,目前我國營改增仍處於試點階段,根據國務院部署,2013年“營改增”作為我國結構性減稅的重要內容,將繼續擴大試點地區並選擇部分行業在全國範圍試點。這意味著全國有越來越多的企業將參與到營改增範圍之列。根據有關測算,營業稅改征增值稅後,將帶動GDP增長0.5%左右,第三產業和生產性服務業增加值占比將分別提高0.3%和0.2%,高能耗行業增加值占比降低0.4%;拉動居民消費增長約1.1%,社會投資增長約0.2%,出口增長約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