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影片《暫緩逮捕》背後的原型肖揚(1 / 3)

影片《暫緩逮捕》背後的原型肖揚

非常人物

作者:吳誌菲

在肖揚身上,充滿了長者的寬厚與智者的敏銳。

在肖揚身上,充滿了長者的寬厚與智者的敏銳。中國現代律師製度、法律援助製度、司法救助製度的確立以及人民法院的一係列改革,這一切在中國法製史上留下的濃墨重彩,都與改革者肖揚的名字緊緊地連在了一起,並曾有故事片以他所辦理的一宗案件為藍本。

公檢法都曾留下過自己的身影

2005年大年初二,沐浴著濃濃的春意,肖揚到故鄉廣東河源視察工作,並向河源的父老鄉親們致以親切的問候。肖揚先後到源城中山公園“天下為公”牌坊、源城區人民法院、河源文化廣場、市中級人民法院、市檢察院等地視察。

在河源中學舊址(今上城小學),肖揚見到了自己中學時的老師張子華和王彩來。師生見麵,激動之情溢於言表。肖揚緊牽著兩位老教師的手,來到學校操場,不禁感慨:“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未改鬢毛衰。”

河源中學地處城區南端涼帽山下、新豐江畔,依山傍水,環境幽雅。校園山水相映,綠樹成蔭,環境優美,堪稱小鳥的天堂、學子的搖籃。 在河源中學,肖揚充分肯定了該校致力抓好師資培訓、提高教師素質的做法。他說,有高素質的教師,才有高素質的學生,教育的振興在於教師。肖揚在河中栽下一棵樹,謂為“知識樹”,寄望河中創建一流名校,河中學子勇闖高校門檻。

2005年,廣東省河源中學建校90周年。這年9月,肖揚在接見進京拜見他的學校有關負責人時向母校校慶送上了一份厚禮——由肖揚親自主編的書籍《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庫》、《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人民法院判案大係》各一套,以及《最高人民法院特別軍事法庭審判日本戰犯紀實》、《遠東國際軍事法庭》兩本書。

“我很小就離開了老家,幾十年都在外麵。但家鄉的印象是非常清楚的,可以用8個字來概括:窮鄉僻壤,山清水秀。窮,是窮出了水平的,但我非常愛我的家鄉!”接受記者采訪時,肖揚回憶起家鄉山山水水的點點滴滴。

2007年2月13日,肖揚回到母校廣東惠陽高級中學。青年時代,肖揚在這裏度過了3年高中生活,1957年畢業考入中國人民大學法律係學習。回到闊別近半個世紀的母校,牽著老校長和恩師的手漫步校園,回憶起當年的學校生活,看到百年芒果樹依然枝繁葉茂、生機盎然,肖揚滿懷深情地說:“我心情很激動,許多往事記憶猶新、曆曆在目。感謝母校和老師對我的培育!”

在與學校領導班子座談時,肖揚聽取了校長作的學校工作情況彙報。獲悉惠高教育教學質量穩居惠州前列,並且建起了新校區,學校在校生人數由48年前的1000多人發展到今天的近7000人,目前正積極創辦國家級示範高中,肖揚高興地說:“惠高校風好、治學嚴,這種傳統一直傳承下來了。希望母校培養出更多的高素質人才,為國家發展、民族振興作出更大貢獻。”

“我在廣東惠陽高級中學念高中的時候,因為惠州距台灣、香港很近,有很多‘敵特’在那裏活動,學校就選擇一些人維護社會治安,維護學校秩序。當時我被選為治安委員,了解一下社會動態和學校動態,不知不覺地覺得做這個很有意思,我的班主任老師就認為我學法律合適,我就接受了老師的建議。先是坐船去廣州投考中國人民大學法律係,因為當時中國人民大學是單獨招生的,我是法律係第一個報名的學生;回到惠州後又參加了統考,報考的是中山大學的法律係和曆史係。”當年,肖揚同時被中國人民大學和中山大學錄取,在二難之間,他是如何選擇的呢?“我先是被中山大學曆史係錄取了,報到學習了20天吧,中國人民大學法律係的通知書才收到。當時人大的報到期已過十幾天,中大也明確告知,去可以,但若人大因逾期不收,中大也不會再收我。我咬牙退學,決定到北京來賭一下,實在不行,就明年再考一次。到人大後,什麼也沒說,我被錄取了。”

40多年前,當他毅然從另一所重點大學退學,北上投讀中國人民大學法律係之時,這位來自粵東山區的客家子弟,大約也沒想到,自己的進取之路會達到今天的境地。

2004年6月19日,肖揚和最高人民法院的法官們一起認真聽取了著名憲法學家中國人民大學許崇德教授就現行憲法修訂問題所作的專題講座。講座結束後,肖揚說:“得知許老師的講座定在今天上午,我昨天特地提前從外地趕回北京。我今天坐在這裏聽許老師講課,十分激動,倍感親切。40多年前,我在人民大學上學時就聽過許老師的講課!”身居高位的肖揚講的這番話,令在座者也感到他的人格魅力和高尚情操。

出生於廣東河源客家山村的肖揚, 他一生的確富有戲劇性。大學畢業後,做過法學教師,後任職縣公安局,“文革”中受審下放勞動,複出後當過公社書記、公社黨委書記、區委書記、地委副書記;直到20世紀80年代,偶然的機遇他才歸隊政法界,曾先後擔任過省人民檢察院檢察長、最高人民檢察院副檢察長和司法部部長。

一般人不知道,當年作為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政法幹校教員的肖揚在講台上的時間並不多:“我的學員都是在一線工作的公安局、檢察院、法院的幹部,當時因為中印邊境戰爭爆發,他們就都回去維護當地社會治安或上前線去了。學校幾乎沒學員了。我覺得閑著沒事幹挺難受的,我們上不了戰場。於是我就抱著試試看的想法,要求回到自己的老家廣東去,沒想到就那麼痛快,前後不到1個月的時間,我就辦完了調轉手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