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如果能讓小寶在一年級的時候,就喜歡上數學,那麼,她肯定就不會像我那樣,談數學而色變,敬而遠之。
運算是學好小學數學的基本功。
讓孩子在輕鬆愉悅的氛圍中,開始數學的基本功的訓練,麵對孩子運算不正確,速度不快的情況,父母不要急躁,不要訓斥,要學會循循善誘,循序漸進。應該說,天下沒有不會算術的孩子,如果不會算,隻能說父母的引導出了問題,或者說孩子不認真。
數學運算,前提是準,然後才是快。先準後快,繼而,又準又快,要做到這個,需要花時間去檢查。好文章是是曆經千百遍修改出來的,好的算術也需要我們反複檢查,檢查的過程,是糾錯的過程,也是熟悉的過程,強化印象的過程。
如果孩子在做算術的時候,老有那麼一些錯誤夾雜其中,結果分數總比別人少那麼一些,會嚴重打擊學習數學的信心,壓製學習數學的興趣。從個性上來說,孩子運算能力差往往平時在家中也是表現的粗枝大葉,馬馬虎虎,做事不認真。
這將直接導致孩子邏輯思維的發展,進而影響智力水平。
數學是研究現實世界空間形式和數量關係的一門科學。它源自於古希臘,是研究數量、結構、變化以及空間模型等概念的一門科學。透過抽象化和邏輯推理的使用,由計數、計算、量度和對物體形狀及運動的觀察中產生。
數學的基本要素是:邏輯和直觀、分析和推理、共性和個性。數學家畢達哥拉斯說:“萬物皆數。在數學的天地裏,重要的不是我們知道什麼,而是我們怎麼知道什麼。”學好數學,最終會幫助孩子形成邏輯思維能力。
回到小學數學這個話題上來。有段時間,小寶知道6 7等於13,調個位置7 6就不知道答案了,這會是什麼原因呢?這是她心算到位了,速算也有了,隻是一時間還不知巧算罷。
孩子是感性的,最初學數學,當然離不開工具。小寶在幼兒園學的《蒙氏數學》,就是一些可愛的圖片,用遊戲的方式,學算術。到了小學,數學老師首先要去拿掉孩子的工具,教與心算。一個學期後,小寶基本上就適應了過來,在心算的基礎上,有始了速算能力。巧算呢,無非就是一些技巧吧,比如相加等於10的數有哪些,又比如,哪些數相減等於8.等等。
應該說,心算速算加巧算就是學習小學一年級數學的好方法吧。好的學習方法,能讓孩子學習事半功倍。當然,度過幼小銜接期之後,其他的學數學的方法,還要靠孩子自己去摸索。
古往今來,很多著名的科學家都孜孜以求,找尋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我國古代數學家祖衝之的總結他學習數學的方法——搜煉。搜即搜索,博采眾長,廣泛研究;煉是提煉,總結前人成果,自己再去提煉。愛因斯坦的學習經驗有依靠自學;注意自主,窮根究底,大膽想象,力求理解,重視實驗,弄通數學和研究哲學等八個方麵。
學好數學很簡單,努力讓孩子找到適合自己的方法,再去培養他的學習興趣,就牢牢地掌握了成功的主動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