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5章 美術:信手塗鴉的快樂(2 / 2)

對孩子的美術熏陶和訓練,應該從嬰兒時期就開始。

小寶能坐起來的時候,我就開始給她買了好多本“撕不爛”圖畫書,有猛獸、花鳥、植物、汽車和飛機等等多個係列。書裏的畫圖色彩斑斕,鮮豔奪目,能夠吸引小寶的注意。小寶喜歡翻看這些巴掌大的圖畫書,看膩了,也會亂摔亂丟,或者撕扯著玩。在看的過程中,感受色彩魅力,在玩的過程,認識色彩的世界。

色彩是美術的基礎,認識色彩是學習美術的基本功。

等到小寶能用手握筆的時候,我給她買了一套一套的水筆、蠟筆和水彩筆,一套筆少則有18色,多則36種色。也給小寶玩色彩明豔的玩具,比如可以換衣裙的芭比公主和白雪公主等,帶小寶去小區賞花、去公園看植物、去動物園看動物,置身大自然中,這些都是給她創造機會,讓她感受色彩,享受色彩。

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小寶對色彩的掌握,已遠在我之上。看她筆盒裏那花花綠綠的筆,感覺好多種方都是一樣的色兒,小寶卻能分辨清楚,大紅、深紅、紫紅和暗紅,一一都能叫出名字來。在我看來,它們就是紅色。也許歲月風霜侵蝕,我對顏色已然不敏感了,隻知道紅黃藍三基色。

小寶最愛做的色彩訓練,是用各種各樣的筆畫點點,那些個彩色點點,亂而無序,整體看來,卻像是個斑斕的美麗世界。之後,小寶開始自主畫畫,畫美女圖,一個個穿裙子的美女躍然紙上,細看,都能看到芭比公主的影子。她畫的城堡,像灰太狼的狼堡;畫蝸牛,大到可以占據一整張白紙,非常誇張……

用繪畫講故事,是美術開發孩子智力的另一個延伸。

我給小寶買了不少國外的繪本圖畫書,比如荷蘭繪本大師漢斯·比爾的《小豬鬧鬧》、法國當代青年水彩畫家克利斯提昂·艾利施的係列繪本畫《不一樣的卡梅拉》等等。這些國外繪本,清亮的、散文化的淺語,簡單、有趣、生動的對話,展示了一個可愛的童話世界,讓小寶愛不釋手。起初,小寶會纏著我們給她講故事,講多了,慢慢也就記住了那些故事情節,她便自己翻看,邊看邊樂。

看了這些經典的繪畫書,小寶也開始嚐試用畫筆,講自己的故事——摘星係列,種花係列,白雪公主係列和跳舞係列等等,如果不是她給我講解,我們實在搞不懂她圖畫裏講了什麼。但經她一解釋,不得不佩服她豐富和大膽的想象。圖畫讓小寶提高了構思故事的能力,上小學之前,她就能夠用圖畫虛構出完整的故事和有意思的人物。

華滋華斯有個偉大的論斷:“兒童是成人的父親。”

對此,我深信不疑。我對繪畫,對色彩和線條都不敏感,麵對它們的時候,茫然且木然。但我盡量嗬護小寶信手塗鴉的快樂,讓她在快樂之中,產生對美術的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