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孩子養成愛學習,喜歡寫作業的好習慣,父母不要生硬地說教,不要迷信“孩子不打不成器”,重要的是給孩子做個好榜樣,春風化雨一般,讓孩子在潛移默化中受到影響。
正如良農信奉“一年之際在於春”一樣,優秀的父母一定知道人的一生關鍵在童年。童年是人生的開端,是人生大廈的基礎,是一生中最重要的時光。孩子來到這個世上,是一張晶瑩純淨的白紙,怎麼樣描繪,描繪成什麼樣子,雖然有遺傳的因素的影響,但更重要的,父母如何去引導。
有道是,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如果希望他長大後成為什麼人,你就在他麵前努力扮演什麼人,樹立一個可以讓他追求的榜樣。
在陪小寶寫作業之前,我也有類似的陪同。小寶三四歲的時候,喜歡看圖畫書,我用一大堆的書墊高椅子,讓她坐在我的書桌前翻看,我陪坐在她身邊,看自己的書。她有看不懂的,或者有什麼問題,隨時可以問我。小寶對這種狀態非常滿意,有一個很好的概括:“你看你的書,我看我的書。”
我不抽煙,不打牌,少有應酬,人生最大的愛好,就是在安靜的環境中,一個人靜靜地翻書,和文字溫柔纏綿。我希望我的這一品性,能傳遞給小寶。
孩子的品性、習慣和氣質來自哪裏呢?毫無疑問,源頭在父母。
父母的言行是一麵鏡子,而孩子就是鏡中的影像。在孩子成長過程中,父母對他們影響如同水滴石穿一般,一兩天看不出效果,眼光放長遠,則成效顯著。孩子成長之路,朝左還是向右,是偏還是正,父母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如果父母想讓孩子成為有好品性、好習慣、氣質優雅的孩子,那麼父母必須做出表率,樹立一個好榜樣。
柏拉圖說:“沒有人自甘墮落。”一個人走向墮落,逐漸變壞,最主要原因就是沒有受到良好的教育。
教育的目的,不僅僅給孩子傳播知識,傳授技能,更重要的讓孩子有優秀的品格。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通過觀察和模仿,孩子完成向父母的學習。如果父母懂禮優雅,孝敬長輩,不發脾氣,對事業執著,對家庭忠誠,對生活樂觀,對他人禮讓,能勇敢麵對生活的挫折,有鍥而不舍的追求精神,有愛心,同情心……那麼,孩子自然也會從中汲取營養,擁有健康心態,優良品德和卓越氣質。
陪孩子寫作業,是一件很小的事情。如果父母能在小事上,給孩子樹立起好的榜樣,那麼孩子一定會擁有美好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