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沐浴時間的選擇
沐浴的時間不同,對身體的影響也不一樣。早上沐浴和晚上沐浴效果大不相同。沐浴的時間應該是在傍晚或晚上9點以前最適當。入浴以後,身體的血管會擴張,血壓下降,人感到非常放鬆且渴望更多的休息,所以睡前沐浴會有助於睡眠。當然,有些新媽媽想通過沐浴來達到減肥的效果,所以早上洗高溫水浴也未嚐不可。
2.沐浴的步驟
(1)溫暖浴室。沐浴前應注意調整室內溫度,在室內保持溫熱時才可開始洗澡。
(2)從潑水開始。肌膚的溫度比洗澡水低,若馬上進入浴缸的話,反而對皮膚有負麵刺激,也會對心髒造成很大的負擔。進入浴室後,你可以在充滿蒸氣的空間中深呼吸,然後在手和腳上潑水,從未梢神經開始溫熱。
(3)慢慢進入浴缸。潑水熱身後,進入浴缸全身浸泡在裏麵,水溫以40℃最為適當,不要太熱,隻要有一種舒服、放鬆的感覺就可以了。
(4)使用橄欖油。當皮膚毛孔完全張開時,將汗水輕輕擦去,在身體還溫熱時在重點部位塗抹橄欖油輕輕按摩。按摩時浴室內的溫度要保持溫熱,按摩時間大約為10~20分鍾。
(5)將肥皂或沐浴乳擦在身上,並讓它充分起泡。然後輕輕搓揉,手無法洗到的地方可以借助浴刷。
(6)浴後的保養。洗去肥皂後,用毛巾將殘留在肌膚上的水分擦拭幹淨,趁身體還溫熱時,趕緊做肌膚的保養工作。如果是幹性肌膚,不妨用含橄欖油的保養液;如果是油性肌膚的話,用植物性粉狀保養品可以讓肌膚感覺幹爽舒適。
3.沐浴注意事項
(1)不用過熱的水。過熱的水對肌膚會有不好的影響,過熱的水往往會讓保持肌膚濕潤的皮脂流失,造成肌膚幹燥。
(2)不需用力清洗。有些人在泡澡時特別喜歡用力搓洗身體,其實大可不必如此。過度用力很容易將新的角質層刷掉而造成對皮膚的傷害。
(3)善用沐浴劑。選擇一種合適的沐浴劑對美體靚膚有很重要的作用。有利肌膚保養的沐浴劑通常含有液狀的羊毛脂、甘油等滋潤劑,可以緩解水對肌膚的刺激,補充油分,保護皮膚。當然,現今正風行的“芳香沐浴”也備受女性的青睞,不同的原料會給您的肌膚帶來意想不到的效果。
(4)新媽媽雖然應適當洗澡,但是產後氣血虛弱、抵抗力差,容易受防風、寒、暑、熱的侵害而患病,所以產後洗澡時應做到“冬防寒、夏防暑、春秋防風”。冬天洗澡時,必須密室避風,浴室暖和,水溫適宜。洗澡時不能出太多的汗,因為出汗過多會傷陰耗氣,導致頭昏、惡心欲吐等情況發生。
(5)洗澡後,不要立刻把濕頭發紮成辮子,不可立即睡覺,否則濕邪侵襲會導致頭痛、頸痛。過分饑餓或剛吃飽時都不宜洗澡。洗澡的次數不能太多,比正常人略少為宜;時間不可太長,以每次5~10分鍾為宜。
(6)產褥期洗澡還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麵的問題:
①洗澡應采用淋浴,不可用盆浴或池浴;浴水溫度為34℃~36℃,浴室溫度應不低於30℃;淋浴可在產後1~5天內開始;凡身體情況正常的新媽媽均可淋浴,淋浴後最好由護理人員進行外陰部消毒處理,以防產褥感染;要注意防止受風;剖宮產和會陰切開後的新媽媽,在傷口還沒長好以前不能用淋浴,擦浴時也要防止髒水汙染傷口。
②產後一周子宮頸內口才能恢複到未懷孕狀態,整個子宮頸完全恢複正常需要4周時間。分娩時如果會陰部有傷口需要坐浴,須在分娩1周後開始,否則會引發上行感染。洗澡前應避免空腹,以免發生低血糖,引起頭暈等不適。如果有條件,洗澡後可用無刺激性的消毒液對外陰進行消毒。洗澡後盡快擦幹身體,穿上衣服,避免著涼。分娩不順利、出血過多、平時體質又比較弱的新媽媽不宜太早洗澡,可改為擦浴。
4.沐浴美容方:
(1)蒸氣浴。蒸氣浴可以減輕皮膚的黑色。在每次洗澡時,不妨多做些蒸氣浴,出汗的同時可以將身體內的鹽分排出,經常反複地多做可改變皮膚的顏色。但應注意,蒸氣浴後要喝大量的水來補足身體失去的水分。
(2)米糠浴。這是昔日人們用得比較普遍的洗浴方法。不但價錢便宜,美容收效也非常好。方法是將兩杯米糠放入用紗布縫製的口袋裏,洗浴時用它擦拭手、足、臉等。米糠內的油脂可以去除身體的汙垢,使皮膚變得光澤潤滑。
(3)柑橘浴。這也是很早就有的洗浴方法。做法是首先把吃過的柑橘皮洗淨曬幹裝在用紗布縫製的口袋裏,然後放入浴水中,全身浸泡在水裏,不但可以保暖身體,還可以使皮膚潤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