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子裏對於生冷食物應予禁忌。除水果外,生食不易消化吸收,對產婦不利。一些冷食、冷飲,如西瓜、冰棒、冰淇淋等,應少食或不食,因為冷食有促進血凝作用,與產婦的體質是不相符合的,吃冷食會造成惡露不下或下不盡、產後腹痛、身痛等多種疾病。
對於辛熱類食物亦應少食。如前麵所講的蔥、薑、大蒜、辣椒、花椒等在做調味料時宜少放一些。因為過食這類食物有生熱之弊,特別對於平素喜食辣椒者,更應注意不要多食辛辣食物。
3.產褥期的合理膳食
1.飲食注意事項
產婦自胎兒及其附屬物娩出到全身器官(除乳房外)恢複至妊娠前狀態,一般需要6~8周,此階段稱為“產褥期”。在此時期內,母親的生理變化很大,在分娩過程中消耗的能量很多,皮膚排汗及乳汁分泌旺盛,因此要補充營養素和水分。雖然產褥期比孕期時間短,但營養和休息也非常重要,如注意不夠,調養不當,很容易得病。
正常分娩後略事休息,產婦開始食用第一餐,即可進食適量的、比較熱的、易消化的半流質食物,如紅糖水、藕粉、蒸蛋羹、蛋花湯、臥雞蛋等。數小時後食用第二餐,即可食用正常膳食。有些產婦在分娩後的1~2日內感到疲勞無力或胃腸功能較差,可吃些比較清淡、稀軟、易消化的食物,如蛋糕、麵片、掛麵、餛飩、粥,或蒸、煮、臥雞蛋及煮爛的肉菜,然後再用正常膳食。
我國北方有產後喝紅糖水、小米粥,吃芝麻鹽和煮雞蛋的習俗。從科學角度講,這是有一定道理的。因為產婦在分娩過程中失血很多,需要補充造血的重要物質——蛋白質和鐵。雞蛋含有很高的蛋白質,而紅糖則含鐵量很高;小米中胡蘿卜素、鐵、鋅、核黃素含量比一般的米和麵高,都是產褥期的好食物。
我國傳統很重視產婦的營養和膳食。但需注意攝入食物的量要適當,各種食物的搭配要合理。有些地方,產婦在月子裏平均每日吃8~9個雞蛋,有的1頓飯就吃7~8個雞蛋,遠遠超過了身體的需要,並且增加了腎髒的負擔。然而到產後第2~3個月之後卻又不重視乳母的營養了。還有的地方,產婦在產褥期隻進食大量動物性食品,例如雞、肉、魚、蛋,而忽視了蔬菜與水果的攝入,容易造成維生素C與膳食纖維的不足。這些做法都不利於乳母的健康和授乳。
產褥期的營養固然重要,但並非吃得越多越好,吃得過多會增加消化器官的負擔,影響消化功能,並且攝取食物過量還是造成肥胖的重要原因。
2.每日膳食構成
糧食:大米、麵粉、小米、玉米麵及其他雜糧等450克。
動物性食物:禽類(雞、鴨等)、肉、動物內髒、魚等200克。
雞蛋:150克。
牛奶或豆漿:250毫升。
蔬菜水果:蔬菜:450克;水果:100克。
烹調用油:豆油、花生油、香油等20克。
其他:糖:20克;芝麻:20克。
3.食譜舉例
(1)產後1~3日食譜
早餐:肉絲麵片湯(豬肉25克、麵粉50克),豬肝芹菜(豬肝25克,芹菜100克)。
加餐:蒸蛋羹(雞蛋1個),牛奶100毫升,橘子50克。
午餐:大米綠豆粥(大米100克、綠豆25克),紅糖10克,雞蛋炒菠菜(雞蛋1個,菠菜100克)。
加餐:豆腐腦200克,橘子100克。
晚餐;小米粥(小米100克,紅糖10克),煮雞蛋2個,白菜燉豆腐(白菜100克,豆腐50克,發菜20克),紫菜湯(紫菜10克,蝦皮10克)。
加餐:玉米麵粥(玉米麵75克),芝麻鹽(芝麻10克),牛奶250毫升。
(2)產後4~30日食譜
早餐:麵包100克,煮雞蛋2個,芝麻醬15克,牛奶250毫升,白糖10克。
加餐:橙子50克。
午餐:西紅柿牛肉麵(掛麵150克,牛肉100克,西紅柿100克),豌豆苗10克。
加餐:牛奶250毫升,橙子100克。
晚餐:米飯200克,蝦皮炒油菜(蝦皮10克,油菜200克),牛肉燉豆腐(牛肉100克,豆腐200克)。
加餐:醪糟蛋(醪糟100克,雞蛋1個)。
4.乳母的營養需要
產婦經過懷孕和分娩,體力消耗多,產後需要補充足夠的營養來恢複;母乳喂養嬰兒更增加了對各種營養物質的需求,這些營養物質都要從飲食中攝取。影響泌乳的因素很多,其中乳母的飲食、營養狀況是影響泌乳的重要因素之一。乳母營養狀況將影響乳汁的分泌量及泌乳期的長短。
1.乳母營養對泌乳量的影響
正常情況下,乳汁分泌量在產後逐漸增多。一個營養良好的乳母,每日可泌乳800~1000毫升。熱能攝入很低時,泌乳量可減少到正常的40%~50%。營養良好的產婦若為避免發胖而在授乳期節製飲食,可使泌乳量迅速減少,而給營養差的乳母補充營養,尤其是熱能和蛋白質,則會使泌乳量增加。乳母營養對乳量的影響比乳質更明顯,即乳母攝入營養素較低尚未影響到乳質時,可先影響到乳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