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1章 飲食與進補(3)(2 / 3)

功效:滋補五髒,和中開胃,下乳汁。適用於脾胃虛弱,食欲不振,產婦缺乳。

蟲草鯰魚

原料:冬蟲夏草5克,鯰魚1條(重約300克),生薑10克,精鹽3克,味精0.2克,化豬油10克。

做法:冬蟲夏草用溫水洗淨瀝幹,生薑洗淨切絲;將鯰魚敲暈,從下唇撕開取出內髒,洗淨砍成塊,放於大瓷碗中,加入冬蟲夏草、薑絲、化豬油和精鹽,注入清水400毫升,蓋嚴,上鍋蒸40~50分鍾;出籠,下味精,調勻。

分2次服,乘熱食鯰魚和冬蟲夏草,喝湯。

功效:滋陰補腎,健脾開胃,止咳平喘,通經下乳。適用於病後體虛,脾運不健,消化不良,虛性咳喘,產婦缺乳。

6.產後貧血

枸杞花生雞蛋湯

原料:花生仁100克,雞蛋2個,枸杞子10克,紅糖50克,大棗10枚。

做法:先將花生仁、枸杞子煮熟,然後放入紅糖、大棗,打入雞蛋,再煮片刻。

每日服1次,連服15~20日。

功效:活血安神,補虛溫中。適用於產後營養性貧血。

木耳紅棗茶

原料:黑木耳15克,紅棗30枚。

做法:將黑木耳、紅棗用水洗淨,同放鍋內加水煮,直至棗爛。

喝湯吃木耳及棗。每日1次,連服多日。

功效:補血,活血。適用於產後缺鐵性貧血。

枸杞豬骨湯

原料:生豬骨(羊骨、牛骨也可)250克,枸杞子15克,黑豆30克,大棗10枚。

做法:將生豬骨、枸杞子、黒豆、大棗洗淨放入鍋內,加水適量煮至爛熟,調味。

飲湯食枸杞子、紅棗、黑豆。每日1次,連服15~30日。

功效:滋陰補血,活血祛寒。適用於產後缺鐵性貧血。

歸薑山藥羊肉湯

原料:當歸、生薑各15克,羊肉250克,山藥30克。

做法:羊肉洗淨切塊,當歸用紗布包好,連同山藥、薑片放砂鍋內,加水適量共燉湯,爛熟後放調味品。

飲湯食肉。每周3~4次,連服4周。

功效:補虛,壯陽,活血。適用於產後營養性貧血。

豬血豆腐

原料:豆腐250克,豬血(羊血、牛血)400克,大棗10枚。

做法:將豆腐、豬血、大棗放入鍋內,加適量清水煮熟,調味。飲湯食豆腐、豬血、大棗。可常服。

功效:補血,活血,益氣潤肺。適用於產後缺鐵性貧血。

(6)豬肉阿膠湯

原科:瘦豬肉100克,阿膠10克。

做法:先將瘦豬肉放砂鍋中,加水適量,文火燉熟後加入阿膠燉化,調味。

飲湯食肉。隔日1次,連服20日。

功效:滋陰補腎,理血通乳。適用於產後營養性貧血。

7.產後發熱

地丁敗醬糖茶

原料:紫花地丁、蒲公英、敗醬草各30克,紅糖適量。

做法:將紫花地丁、蒲公英、敗醬草放入鍋中,加水500毫升煎取400毫升,去渣,加紅糖。

每次飲200毫升,每日2次,連服3~5日。

功效:滋補五髒,補中益氣。適用於產後感染發熱。

參芪當歸羊肉湯

原料:人參、黃芪、當歸各10克,羊肉500克。

做法:羊肉洗淨切塊放鍋中,加水適量煮湯,湯以白濃為度;將黃芪、當歸、人參共入肉湯,以文火煎煮1小時,去當歸、黃芪渣。

吃參食肉喝湯。每日1次,連服數日。

功效:溫中祛虛寒。適用於產後感染發熱。

桃仁粥

原料:桃仁10克,粳米60克,紅糖適量。

做法:桃仁、粳米洗淨放入鍋中,加適量清水煮成粥,加入紅糖。

每日1次,連服數日。

功效:活血清瘀,散結消腫。適用於血瘀引起的產後發熱。

生化蜜膏

原料:當歸、益母草各30克,川芎、桃仁、甘草、丹皮各10克,炮薑5克,白蜜50毫升。

做法:將以上當歸、益母草,川芎、桃仁、甘草、丹皮,炮薑放入鍋中,加水500毫升,煮取300毫升,去渣,加白蜜50毫升收膏。

每次服30毫升,每日3次,連服數次。

功效:活血散瘀。適用於產後血瘀引起的發熱。

桃仁蓮藕湯

原料:桃仁10克(去皮後打碎),白藕250克,紅糖或食鹽少許。

做法:白藕洗淨切片,與桃仁同放入鍋中,加水500毫升煮熟,酌加紅糖或食鹽少許調味。

吃藕、桃仁,喝湯。每日1次,連服數日。

功效:活血潤肺,紅潤顏麵。適用於婦女產後血瘀發熱。

桃仁牛血羹

原料:桃仁12克,新鮮牛血200毫升。

做法:將桃仁、牛血放鍋中,加清水500毫升煲湯,加食鹽少許調味。

每日1~2次,佐餐常食。

功效:理氣活血,潤脾胃。適用於產後血瘀發熱。

11.酸堿平衡有利產後女性健康

人體內的環境基本是中性的,略偏堿性。一般來說,人體在新陳代謝過程中產生的大量酸性物質都會被血液中的緩衝物質所中和,不致使人體內部環境呈酸性,但有時也可造成紊亂。如人患腹瀉時,排出物呈堿性,體內酸會相對增多而使之呈酸性;大量嘔吐時,胃酸損失過多,體內環境又可呈堿性。而且每餐進食的食物都有一定的酸堿度,也會影響人體的酸堿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