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為了促進高齡者能夠適應社會發展的變化,鼓勵高齡者學習新的知識和技能,促進他們的社會活動參與意識。
4.從生活環境方麵進行改善,比如在城鎮規劃建設、交通安全等多方麵增加投入,來確保形成適合高齡者生活的安定、舒適的生活環境。
五、對我國的啟示
通過對日本老齡化問題的分析,我們可以看到日本在社會老齡化對策方麵已經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和大量的成果。尤其是在國家政策層麵上,通過確立老齡化對策的相關法律,在就業、社會保障、社會參與以及社會環境等多方麵,構築從政府到地方、企業、家庭、個人的全局性的老齡化社會對應體係,是日本老齡化對策的核心。這一點,對於我國所麵對的日益嚴峻的社會老齡化問題,有著極為重要的借鑒意義。
參考文獻
[1]日本內閣.平成25年版 高齡化社會白書[R].2013年.
[2]日本內閣.平成25年版 高齡化社會對策大綱[R].2012年.
[3]任保平.當代西方社會保障經濟理論的演變及其評析[J].陝西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1年02期
[4]謝藹.日本的老人看護保險製度[J].現代日本經濟,2001年03期
[5]李通屏.發達國家開拓老年市場的經驗及其對我國的啟示[J].西北人口,2000年04期
[6]李一.當代中、日、韓養老模式變遷比較[J].西北人口,2000年04期
[7]王力軍,王小明.簡介日本的老齡問題[J].浙江社會科學,1991年02期
[8]王桂新.中日兩國的人口轉變與人口增長[J].人口與計劃生育,2002年04期
[9]翟衛平.日本老年護理保險製度對我國的啟示[J].北方經濟,2007年10期
[10]李新偉.中日人口老齡化比較研究[J].東北亞論壇,2002年03期
[11]焦怡雪.公眾參與:日本川越市一番街曆史地段保護範例[J].北京規劃建設,2004年02期
[12]王桂新.中日兩國人口分布、遷移與城市化之比較[J].華東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2年02期
[13]高曉霞,錢再見.日本社會保障製度改革及其對我國的啟示[J].經濟師,2003年11期
[14]馬玉珍,老齡化對日本社會的影響及政府對策研究[J].日本問題研究,2000年03期
[15]吳少勇.中日兩國人口老齡化水平及社會養老保障製度的比較分析[J].日本問題研究,2001年02期
[16]孫健夫,張旻.中日人口老齡化及其對養老保險製度的影響[J].日本問題研究,2001年04期
[17]田雪原.論東方結構型養老保障─—來自日本、中國的啟示[J].日本學刊,1994年05期
作者簡介
葛蕊,女,1979年1月20日出生,籍貫吉林省永吉,學曆:研究生,中級職稱,研究方向:農村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