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時應誠心進奉公婆飲食
【原文】
凡一歲之中,除夕[1]、上元[2]、端陽[3]、七夕[4]、中秋[5],公姑壽日[6],俱為大節。是晚雖公家自有喜[7],新婦房中不可不自治精潔豐滿飲饌數簋[8],送公姑處,以表孝心。若阿翁出外[9],則身陪姑飲;若翁有急客,姑欲移用,即用為得也。其公姑丈夫壽日,俱宜蚤起[10],嚴汝拜祝,虔恪備禮[11]。凡花朝月夕,賞心樂事時,姑或寂靜及不快意時,俱宜室中備美醖一壺[12],精品數器,侍姑談論,以攄懷抱[13]。若疾病所需甘旨,尤須速辦,仍問知醫者可進否也。
甘旨之奉不在多,而在意之誠。隨時可盡,隨地可盡。如貧家之女,必欲珍窮水陸[14],此斷不能之勢也。但逢時新諸品,俱要用心探聽,最初第一二日,可即買之。其葷腥仍手烹,待公姑午膳晚膳時以進,不則作家之人又不舍吃矣。其平時隻要物件可口,便是甘旨。若用銀置買,必須精者,貴者。若從親戚中饋遺所得[15],雖平常之物,皆可進也。至於赴席所得,親戚、母家所與,雖物之一二枚,亦可藏之袖中,退而奉姑。姑必鑒其誠孝[16],不以為褻[17]。蓋事雖小[18],物雖微,而見人之真也。若姑事冗腹饑[19],雖棗栗之類,豚蹄雞肋[20],皆可進之。
凡以物奉公姑,要使物溢於器[21],毋令晨星落落,搖於器之中間。凡治饌進公姑,須豐實,不可墊底。
【注釋】
[1]除夕:農曆十二月最後一晚。
[2]上元:農曆正月十五日為上元節。
[3]端陽:農曆五月初五日為端陽節。
[4]七夕:農曆七月初七夜。
[5]中秋:秋季的第二個月中,即農曆八月十五。
[6]公姑:指丈夫的父母。
[7]:同“宴”。
[8]饌(zhu伽n):飲食。簋(gu佾):古代盛食物的器具。
[9]阿翁:丈夫的父親。
[10]蚤:通“早”。
[11]虔恪(qi佗n k侉):恭敬而謹慎。
[12]醖(y俅n):釀酒,也指酒。
[13]攄(sh儔):表示;發表。
[14]珍窮:寶貴的東西尋求到極點。水陸:水中和陸地的佳肴,即山珍海味。
[15]饋:饋贈。
[16]鑒:仔細看;審察。
[17]褻(xi侉):輕慢。
[18]蓋:承上文說明理由或原因。
[19]事冗(r儂ng):事務繁忙。
[20]豚(t儼n):小豬,泛指豬。
[21]溢:充滿而流出來;過分。
【譯文】
凡是一年之中,農曆大年三十晚、正月十五日上元節、五月初五日端陽、七月初七日晚和八月中秋節,以及公公婆婆的生日,都是大的節日。每當這些日子的晚上,雖然大家庭自然有喜宴,但新媳婦房中不可不自己動手做多種精美潔淨而又豐富的食物,送到公公和婆婆的的住處,用來表示孝順之心。如果公公出外,那麼就應當陪婆婆吃東西;如果公公有不速之客來到,婆婆要拿這些食物移用,就應當高興地移作待客之用。每當公公婆婆和丈夫的生日,新媳婦都應當早早起床,穿著大方得體的衣服向他們拜賀,恭敬而謹慎地準備禮物獻給他們。凡是花朝月夕、賞心樂事的時刻,婆婆有可能寂寞清淨不愉快,在這時新媳婦就應當在自己的屋子裏準備美酒一壺,精美的食物幾種,陪伴婆婆邊吃邊喝邊談,用以抒發胸中的情感。如果婆婆生了病需要吃美味的食物,更要迅速辦理,但應問明醫生能不能夠吃。
美味食物供奉公公婆婆,不在多,而在心意的誠懇。隨時隨地可盡孝心。如果新媳婦是貧窮人家的女子,而又想要做到將山珍海味全都盡力置辦,這絕對是不可能的。但那些時令果品和食物,都要做到用心探聽,在最初的第一二天,就要買好這些東西。魚肉等食物仍應由新媳婦親自煮炒,等到公公婆婆吃午飯和晚飯時送上,如果不這樣,家裏的人又會舍不得吃了。在平時隻要食物可口,就是美味的東西。如果用銀錢置買食物,就必須是精美的和貴重的。如果是親戚中饋贈剩下來的食物,盡管很平常,也都可以進奉給公公婆婆。至於宴席上所得的食物、親戚或娘家所給予的東西,雖然數量很少,也可放到口袋裏,回到家裏供奉婆婆。婆婆一定會曉得做兒媳婦的忠誠和孝順,不會以為是輕慢她的表現。這是因為,事雖小,物雖微,但可以看到兒媳一顆真誠之心。如果婆婆事務繁忙,肚子又餓了,在這時即使是紅棗、板栗之類食物,豬蹄雞肋之類東西,都可以送給她吃。
一般地進奉公公婆婆的食物,都要做到滿盤,不要寥寥無幾,在盤中搖搖蕩蕩。凡是做飲食進奉公公婆婆,必須做到豐厚紮實,碗盤等器物中不可用別的東西墊底蒙騙他們。
【評析】
此篇主要講的是在飲食方麵新媳婦必須對公公婆婆盡心盡孝,不要有半點虛假之情摻雜其中。這些美德如果在今天能繼續發揚,那麼婆媳、翁婿之間的關係就和洽無間了。
應做到早起晚睡
【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