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婦於公姑未起前[1],先須蚤起梳洗[2],要快捷,不可遲鈍。俟公姑一起身[3],即往問安萬福。至三餐須自手整理[4],不可高坐,聽眾婢為之。至臨吃時,則須蚤立在旁,侍坐同吃,不可要人呼喚,阿姑等待不來[5],胸中必不快也。就是小恙[6],還須勉強走起,若高臥不來,阿姑令人搬湯運食,又費一番心曲矣。晚上如翁在家[7],即請早退歸房,靜靜做女工,不宜睡太早。如翁不在家,直候姑睡後,安置歸房。
——節錄自《香豔叢書》第三卷
【注釋】
[1]公姑:丈夫的父母。
[2]蚤:通“早”。
[3]俟:等到。
[4]至:至於。
[5]阿姑:丈夫的母親。
[6]小恙(y伽ng):小病。
[7]翁:丈夫的父親。
【譯文】
新媳婦在公公和婆婆沒有起床之前,首先就必須早起梳洗,動作要快速敏捷,不可遲鈍拖延。等到公公婆婆一起床,就要立即前去問安道萬福。至於一日三餐飲食,必須親自動手料理,不可高坐房內,聽任女仆們去做。到了吃飯的時間,就須早早站立在公公婆婆的身旁,然後侍奉他們一同用餐,千萬不可要別人呼喚後才來。婆婆等待兒媳不來,心中必定不會高興。就是身體有小病痛,也必須勉強起來走動,如果躺在床上不下來,婆婆叫人送湯送飯,又會花費一番心思而增添其煩惱。晚上如果公公在家,就要請安之後早點退回自己的房裏,無聲無息、專心專意做女工如紡織、針線之類的活計,不可以睡得太早。如果公公不在家,就應一直守候到婆婆睡了之後,安置完畢再回自己的房間。
【評析】
此篇講的是新媳婦應當做到早起晚睡,一切都須講究禮節規矩,盡兒媳之道。能做到這些,既是孝順老人的表現,又可養成勤勞的良好習慣。對女兒們的這些嚴格要求,在今天也是可以借鑒吸取的。
有錯就必須誠心改正
【原文】
人非聖人,不能無過,況新婦乎?新婦偶然有失,致蒙公姑丈夫譴責[1],便當欣然受之,雲“我不是,我就改”。則不惟前過無害,後且增一善矣。若橫爭我是,得罪公姑丈夫,是一小過未完,而又增數大罪,愚之甚也。
或被人讒謗[2],有冤抑處,亦須緩緩辨析,不可過於爭論。如一時難白,即付之不辨,久當自明。古人雲:“止謗莫於自修。”最為善處之法。
——節錄自《香豔叢書》第三卷
【注釋】
[1]公姑:丈夫的父母。
[2]讒謗:壞話毀謗。
【譯文】
一般人又不是聖人,不會沒有過錯,何況是新媳婦呢?新媳婦偶然有了過失,遭到公公婆婆和丈夫的譴責,就應當欣然接受。說自己不對,決心改正,這樣一來不僅前麵的過錯不會有害處,對日後還會有好處。如果蠻橫強爭自己的對,因而惹惱了公公婆婆和丈夫,就是一點小過沒有結束,而又增添別的大過,這是最愚蠢的行為。
有時被人使壞毀謗,致使有冤枉的地方,也須慢慢加以解釋,不可過分爭論不休。如果一時難以辨白清楚,也就暫時放到一邊不作爭辯,時間一長別人自然會明白真相。古人說:“製止毀謗不如加強自我修養。”這是最妥善的處理家庭矛盾的方法。
【評析】
篇中強調指出,不僅犯了過錯應當虛心接受,誠心改正,而且在受了委屈,甚至被人誣陷毀謗時,新媳婦也不必急躁而失去理智,應當慢慢加以解釋。如果不能解釋清楚,也就暫時忍耐,時間一長自然會真相大白的。以很好的教養來處理家庭矛盾,不僅對於婦女,而且對於所有的人都是有啟發意義的。
應善於處理妯娌姑嫂之間的關係
【原文】
新婦之善相其夫者,第一要丈夫孝友[1]。乃世之不孝者,十不遇二三;而不友者,則十之五六。其源多起於妯娌不和,丈夫各聽婦言,遂成參商[2]。此不可不謹也。為新婦者,善處妯娌,第一在禮文遜讓[3],言語謙謹。勞則代之,甘則分之。公姑見責[4],代他解勸;公姑蓄意,先事通告。則彼自感德,妯娌輯睦矣[5]。如我為伯姆彼為叔娣[6],則為伯姆者,先須做小伏低。儻彼偶疾言遽色[7],我歡然受之,不得回答,為姆且然,況為娣乎?其或公姑偏愛,多分物件,一勿較量,隻是仰承。或我富他貧,我貴他賤,皆須曲意下之,周其不足,不可使勢淩他[8];若他富貴,我貧賤,亦宜謙卑委婉,不可有感憤相抗之意。蓋貧富貴賤[9],俱是各人分定,隻宜認骨肉同氣,不可多生形跡,致有妬心也[10]。諸侄、侄女,俱宜愛之如子。乳少者,代之乳。衣食不給者,分之衣食。常加笑容抱置膝上。新婦所生子女,當令其敬伯母、叔母,一如本生之母。雖不必盡拜幹子[11],盡稱寄娘[12],亦須得兒無常母之義,方為天倫樂事[13]。妯娌是非多起於群小搬鬥[14],乳媼讚襄[15]。別房有此,切勿聽之;本房仆婢,尤當痛飭。凡姑嫂之間[16],允宜愛厚。母之憐女,人所同然。姑喜則婆亦喜矣。故凡有好物衣飾,察婆欲與姑者,須竭力讚成之。婆未有此意,或微開導之,又不可比例我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