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錄自《香豔叢書》第三卷
【注釋】
[1]孝友:孝順父母,友愛兄長。
[2]參商:比喻感情不和睦。
[3]禮文:禮節儀式。
[4]公姑:丈夫的父母。
[5]輯睦:協調和睦。
[6]伯姆:弟媳對嫂子的稱呼。叔娣:嫂子對弟媳的稱呼。
[7]儻(t伲ng):同“倘”。
[8]淩:侵犯;欺侮。
[9]蓋:承上文說明理由或原因。
[10]妬(d俅):同“妒”。
[11]幹子:幹兒子。
[12]寄娘:幹娘。
[13]天倫:兄弟父子。
[14]群小:品行低下的人。
[15]乳媼:乳母。
[16]姑:此處指丈夫的姐姐或妹妹。
【譯文】
新媳婦要善於相助其丈夫的地方,第一要使丈夫孝順父母、友愛兄長。但在世上那些不孝順父母的人,十人中不超過二三人,而不友愛兄長的人,十個人中就有五六個。其中的根源大多起於兄弟的妻子不和睦團結,丈夫各自聽從自己妻子的話,於是就出現了大家感情不融洽的狀況。這個問題不可不謹慎對待。作為一個新媳婦,善於處理妯娌之間的關係,第一要做到在禮節儀式方麵謙遜多讓,言語謙虛謹慎。有勞苦之事代替去做,好處則大家分享。公公婆婆責備誰,代替她加以勸解。公公婆婆存心對誰有什麼不滿意的事,其中一個知道了,就應事先通知另一個。這樣一來,別人自然會感激你的恩德,妯娌之間就協調和睦了。如果自己是哥哥的妻子而別人是弟弟的妻子,那麼作為哥哥的妻子,首先必須謙虛謹慎,不要以老大自居。倘若弟媳偶爾言語不遜、臉色難看,自己也應歡歡喜喜地接受,不應針鋒相對地加以回擊。作為哥哥的妻子尚且有這樣的高姿態,何況弟弟的妻子呢?其中有可能公公婆婆偏愛誰,多分物件給她,一切都不要計較攀比,隻是恭敬地遵循就行了。或許自己家富裕,弟媳或兄嫂家貧窮,自己家高貴,弟媳或兄嫂家低賤,都必須克製自己的意願去迎合她,周濟她的不足,千萬不要仗勢欺侮她。如果她家富貴,自己家貧賤,也應謙卑委婉,不可有感憤不平、故相對抗的意念存留在心裏。這是因為,貧富貴賤,都是各人的命運,隻宜考慮認同兄弟、妯娌之間骨肉同氣,不可多生不禮貌的舉動和神色,致使彼此有妒忌的心思。對各房侄兒侄女,都應當像待自己的親生兒女一樣加以愛護。奶水少的,應當代為喂奶;衣服和食品不足的,應當分送衣食給他們,常常麵帶笑容把他們抱到自己的膝上加以愛撫。新媳婦所生的子女,應當教導他們尊敬伯母、叔母,就像對待親生母親一樣去對待他們。雖然不必都要拜幹兒子,都要尊稱幹娘,但也須使他們知道不隻是自己的母親才是母親的道理,這樣才是父子兄弟之間最為快樂的事情。妯娌之間的是非矛盾,大多起因於品格低下的小人撥弄爭鬥,奶媽從中推波助瀾。作為新媳婦來說,別人房裏有這種事,一定不要去打聽,本人房裏男仆女婢如搬弄是非,特別要對他們痛加督飭。凡是姑嫂之間,都應當互相愛護尊重。母親憐愛女兒,人人都是一樣的。丈夫的姐妹高興,做婆母的也會高興。所以凡是有好物品和衣飾,察看婆母想給丈夫的姐妹,新媳婦就必須竭盡全力從中促成其事。即使婆母沒有這個意思,還可以從中微加開導,不可比照這個事例自己也伸手去要。
【評析】
此篇集中闡述了妯娌、姑嫂之間如何妥善處理關係的問題,要求新媳婦發揚風格,處處為他人著想,切不可存有半點私心。為人隻要以誠相見,有寬厚的胸懷,一定能取得別人的好感和尊重。這一點對於女同誌來說特別重要,其基本觀點至今仍未過時。
對丈夫應敬愛相加
【原文】
夫者天也[1],一生須守一敬字。新畢姻時[2],一見丈夫,遠遠便須立起,若晏然坐大[3],此驕倨無禮之婦也[4]。稍緩通語言後,則須尊稱之,如相公官人之類[5],不可雲爾汝也[6]。如爾汝忘形,則夫婦之倫狎矣[7]。凡授食奉茗[8],必雙手恭擎[9],有舉案齊眉之風。未寒進衣,未饑進食。有書藏室中者,必時檢視,勿為塵封。親友書劄,必謹識而進閱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