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媳婦對自己屋子裏的男仆女婢,雖然應當加以慈愛,然而如果他們惹起公公婆婆的憤怒,以及得罪了賓客鄰裏,就應當重懲。否則,就是通常所說的護短了。
【評析】
此篇重點闡述作為新媳婦,應當教導好自己的下人多為大家庭做些事,尊敬老主人,即使是對老主人的男仆女婢也應有禮貌。進而,又應當嚴格要求他們品行端正,儀態莊重。有了過錯,重在對於他們進行啟發開導。這些道理,體現了平等待人,慈悲為懷的基本精神,推及到人與人之間打交道,也是有借鑒意義的。
要孝順父母就先要孝順公婆
【原文】
有等新婦,不能孝姑而偏欲孝母[1],正是不能孝母也。事姑未孝,必貽所生以惡名[2],可謂孝母乎?蓋女子在家[3],以母為重,出嫁以姑為重也。譬如讀書出仕[4],勞於王事,不遑將母[5];死於王事,不遑奉母。蓋忠孝難兩全,全忠不能盡孝,猶事姑不能事母也[6]。今若新媳必欲盡孝於父母,亦有方略[7],先須從孝公姑敬丈夫做起。公姑既喜孝婦,必歸功於婦之父母,必致喜於婦之父母。丈夫既喜賢妻,必雲彼敬吾父母,吾安得不敬彼父母?於是曲盡子婿之情,歡然有恩以相接,舉家大小,敢不敬愛?而新婦之父母,於是乎榮矣。夫家貧賤,還隻是情意好;夫家富貴,還有無限好處及母家矣。此女子之善孝其親也。反是者,公姑致怨於親家,丈夫歸獄於泰山[8],父母兄弟不好上門,情意索莫[9],會稀少矣[10]。女雖欲孝其親,何道之從乎?
——節錄自《香豔叢書》第三卷
【注釋】
[1]姑:丈夫的母親。
[2]貽:遺留。所生:生育自己的人,即親生母親。
[3]蓋:承上文說明理由或原因。
[4]出仕:當官。
[5]不遑:沒有時間;不及。
[6]猶:如同;還。
[7]方略:全盤的計劃和策略。
[8]歸獄:歸罪。泰山:嶽父。
[9]索莫:沮喪;寂寥。
[10]:同“宴”。
【譯文】
有這樣的新媳婦,不能做到孝順婆婆而偏要孝順自己的母親,這正是不能真正做到孝順親生母親的表現。侍奉婆婆不能做到孝順二字,就必定會給親生母親遺留下壞名聲,這樣可以說是孝順母親嗎?原因是女子在娘家以母親為中心,出嫁當新媳婦後應以婆婆為中心。比如讀書做官,辛苦勞累地侍奉帝王,沒有時間照顧母親;因侍奉帝王不幸身亡,也不再可能侍奉母親。這是由於忠於君王與孝順父母難以做到兩全,全忠就不能盡孝,如同侍奉婆婆就不能侍奉母親一樣。現今,如果新媳婦必定要對父母盡孝心,也有一整套方式方法。首先必須從孝順公公婆婆、敬愛丈夫做起。公公婆婆既然喜歡孝順的兒媳婦,必定要歸功於新媳婦的父母,也必定會感謝新媳婦的父母。丈夫既然喜歡賢惠的妻子,必定會認為她敬愛我的父母,我怎能不敬愛她的父母呢?於是丈夫就會千方百計盡到做女婿的情意,很高興地回報妻子的父母。這樣一來,全家大小哪個敢不敬愛新媳婦呢?而新媳婦的父母,於是也會感到很光榮的。丈夫家如果是貧窮人家,還隻是在情意上對女家好;丈夫家如果是富貴人家,就會有無限好處給妻子家的。這就是女子善於孝順父母雙親的道理所在。相反,如果公公婆婆對親家有埋怨情緒,丈夫會歸咎於嶽父母。娘家父母兄弟也不好上門作客,情意沮喪,關係很不融洽,聚會稀少。女子雖想要孝順自己的雙親,又怎麼能做得到呢?
【評析】
篇中強調,一個女子要孝順父母雙親,首先就應當孝順公公婆婆,以情以行去感動丈夫及其家裏人,才會對娘家有情意。這一觀點充滿著辨的哲理,值得今天當媳婦的人認真思考並吸取借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