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析】
此段說明婦女中擅長文字的人,是“出於才性之優”,而不是“爭於風氣,騖於聲名”。
婦學異於古而“不悖於教化”
【原文】
唐山《房中》之歌[1],班姬《長信》之賦[2],風雅正變[3],起於宮闈[4],事關國故[5],史策載之[6]。其餘篇什寥寥,傳者蓋寡[7],藝文所錄[8],約略可以觀矣。若夫樂府流傳[9],聲詩則效,木蘭征戍[10],孔雀乖離[11],以及陌上采桑之篇[12],山下蘼蕪之什[13];四時白苧[14],子夜芳香[15],其聲嘽以緩[16],其節柔以靡[17]。則自兩漢古辭,訖於六朝雜議[18],並是騷客擬辭[19],詩人寄興。雖托於兒女,義實本於風人[20]。故其辭多駘宕[21],不以男女酬答為嫌也。至於閨房篇什,間有所傳,其人無論貞淫[22],而措語俱有邊幅[23]。文君淫奔人也[24],而《白頭》止諷相如[25];蔡琰失節婦也,而鈔書懇辭十吏。其他安常處順及以貞節著者[26],凡有篇章,莫不靜如止水,穆若清風[27],雖文藻出於天嫻[28],而範思不逾閫外[29]。此則婦學雖異於古,亦不悖於教化者也[30]。
【注釋】
[1]唐山:複姓。此處指唐山夫人。《漢書·禮樂誌》載:“房中祠樂,高祖唐山夫人所作也。”
[2]班姬:漢成帝的妃子班婕妤。
[3]風雅:《詩經》“六義”中的兩類。此處指詩篇中的社會內容。
[4]宮閨:後妃所居之處。
[5]國故:國家的變故。
[6]策:通“冊”。
[7]篇什:《詩經》的“雅”和“頌”以十篇為一什,所以詩章又稱“篇什”。寥寥:稀少。
[8]藝文:藝文誌。中國紀傳體史書、政書和方誌等記載圖書目錄部分的專名。
[9]樂府:詩體名。初指樂府官署所采製的詩歌,後將魏、晉至唐可以入樂的詩歌,以及仿樂府古題的作品,經稱樂府。
[10]木蘭:木蘭詩。南朝民歌。內容寫少女木蘭代父從軍、勝利歸來的故事。
[11]孔雀:《孔雀東南飛》,樂府《雜曲歌辭》篇名。內容寫漢末廬江(今安徽潛山)小吏焦仲卿和妻劉蘭芝因受封建禮教壓迫而致死的悲劇,並歌頌了他們的反抗精神。
[12]陌上采桑之篇:《陌上桑》,漢樂府《相和曲》名。內容寫一太守在路上欲調戲采桑女子羅敷,遭到拒絕的故事。
[13]山下蘼蕪之什:《上山采蘼蕪》。內容寫婦女在封建社會受壓迫的情況。
[14]白苧:《白苧》,舞歌詩。晉《舞曲歌辭》篇名。
[15]子夜:《子夜歌》,樂府《吳聲歌曲》名。內容寫愛情生活中的悲歡離合。
[16]嘽以緩:和緩。
[17]柔:溫和。靡:細膩。
[18]訖:通“迄”。至;到。
[19]騷客:詩人。擬:起草。
[20]風人:規勸人主。
[21]駘宕(d伽i d伽ng):舒緩蕩漾。
[22]貞:貞潔。淫:淫蕩。
[23]措語:指說話、行文的選擇詞句。邊幅:本指布帛的邊緣,借以比喻人的儀表、衣著,也以喻文章的潤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