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文君:卓文君,西漢臨邛(今四川邛崍)人。卓王孫女。喪夫後家居,與司馬相如相戀,一同逃往成都。淫奔:舊謂男女違反禮教的規定,自行結合。一般指女方往就男方。
[25]白頭:《白頭吟》,樂府《楚調曲》名。《西京雜記》載:西漢司馬相如將聘茂陵女為妾,其妻卓文君作《白頭吟》表示決絕,相如遂打消原意。司馬相如(前179—前117),西漢辭賦家。
[26]著:顯明。
[27]穆:淳和。
[28]文藻:文辭的藻采。天嫻:天然嫻熟。
[29]閫(k儷n):舊指婦女居住的內室。
[30]悖:違背。教化:政教風化。
【譯文】
唐山夫人有《房中》之歌,班姬有《長信》之賦,詩歌所反映的社會內容發生的變化,從後妃內宮開始,關係到國家的變故,史冊就記載下它。其餘的詩篇寥寥無幾,流傳下來的少,藝文誌所記錄的,大約可以看到了。至於流傳下來的樂府,歌詩多有效仿,《木蘭詩》記花木蘭代父從軍,《孔雀東南飛》寫焦仲卿、劉蘭芝夫妻分離,以及《陌上桑》、《上山采蘼蕪》、《子夜歌》等詩篇,聲音和緩,節奏柔靡。那麼從兩漢古歌辭,到六朝雜議,都是詩人擬辭寄興。雖然寄托於兒女之情,含義實際是規勸人主。因此這些詩的言辭大多舒緩蕩漾,不因為寫男女酬答為嫌。至於那些閨房詩章,間或有所流傳、詩歌的作者不論是貞潔還是淫蕩,他們選擇詞語都能有所潤飾。卓文君是個違背禮教,私自和男人結合的女子,但《白頭吟》主旨指向譏諷司馬相如。蔡琰是個失節的女子,而史書中卻言辭懇切。對其他能安常處順以及以貞節著稱的女子,所有篇章,沒有不是平靜如同止息的流水,淳和如同涼爽的清風的,雖然文藻出於天然的嫻雅,而構思卻不超過內室。這就是婦學雖和上古不同,但也沒有違背政教風化的地方。
【評析】
此段列舉《木蘭詩》、《孔雀東南飛》等樂府古辭,認為這些詩篇“其聲嘽以緩,其節柔以靡”,“其辭多駘宕”,因此“不以男女酬答為嫌”。又認為那些閨房之作,“莫不靜如止水,穆若清風”,都沒有違背政教風化。篇中反映出的學術觀點是很明顯的。
模擬非真
【原文】
國風男女之辭[1],皆出詩人所擬。以漢魏六朝篇什證之,更無可疑。譬之男優飾靜女以登場[2],終不似閨房之雅素也[3]。昧者不知斯理[4],妄謂人雖兒女子,亦能矢口成章,因為婦女宜於風雅。是猶見優伶登場,演古人事,妄疑[5]古人動止,必先歌曲也。
【注釋】
[1]國風:《詩經》的組成部分。
[2]優:古代以樂舞戲謔為業的藝人的統稱。
[3]閨房:舊稱女子居住的內室。此處借指女人。雅素:平素為人與行事。
[4]昧者:愚昧無知的人。斯:這。
[5]疑:通“擬”,模擬,模仿。
【譯文】
國風中男女的言辭,都出自詩人所作。用漢魏六朝詩歌來證明,更加沒有可疑的。比如男演員飾演靜女登場,始終不像女人平素的為人與行事。愚味無知的人不知道這個道理,錯誤地認為即使是年輕女子也能夠出口成章,因為婦女適宜於風雅。這就如同看見優伶登場,演古人事,胡亂模擬古人動作,一定先歌唱一樣。
【評析】
此段論述模仿,始終不如真人真事之真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