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林肯:美國總統。任內提出“民有、民治、民享”的綱領性口號,成功地結束了南北戰爭。
[60]贅述:多餘地敘述。
[61]加富爾:意大利王國首相。
[62]普魯寧:德國總理。
[63]甘地:印度民族運動領袖。提倡社會改良和道德複興,反對歧視婦女和賤民,鼓吹精神感化和階級和平。
[64]泰西:極西之地,一般指歐美各國。
[65]盧梭:法國啟蒙思想家、哲學家、教育學家和文學家。主要著作有《社會契約論》、《論科學和藝術是否敗壞或增進道德》等。
[66]托爾斯泰:俄國作家。他一生的文學創作和社會活動影響深遠,對發展現實主義文學有重大作用。
[67]馬克斯:馬克思。全世界無產階級的偉大導師和領袖,馬克思主義的創始人和奠基人。
[68]苦魯巴金:西方思想家。
[69]艾迪生:即美國發明家、企業家愛迪生。他一生獲得約1300項發明專利權。
[70]世俗:流俗。
[71]福德:即美國壟斷資本家福特。斯龍司:生平待考。
[72]愛因斯坦:美國物理學家。1905年建立狹義相對論,1916年推廣為廣義相對論。他的相對論的觀念和方法對現代物理學的發展影響深遠。
[73]清操:純潔的情操,正派的思想言行。
[74]臆說:主觀推測的說法。
[75]昭昭:明亮。
[76]歐戰:指第一次世界大戰。
[77]冀:希望;希圖。
[78]管子:即管仲,春秋時齊國大臣、政治家。他幫助齊恒公九合諸侯,完成其霸業。
[79]賈生:即漢臣賈誼。
[80]清議:舊時指名流對當代政治或政治人物的議論。
[81]顧亭林:清初思想家顧炎武。學者稱為亭林先生。少時入複社反宦官權貴,於昆山興義師抗清。敗後遊曆北國,定居陝西華陰。著述宏富,傳世之作頗多。
【譯文】
曆觀幾千年國家治亂盛衰的事跡,可知常常以當時社會風尚的奢侈儉約的關係極為密切。大略說來,如果社會奢侈之風盛行,那麼就是縱欲肆誌的具體表現;如果風尚儉樸,那麼就是人們的言行合符禮教的具體表現。縱揚個人欲望,殺機就會萌動,而大亂就會緊隨而來;崇尚禮義,生機就會萌發,而國家社會就能安定興盛。這其中的信息盡管不很突出,但用事實來加以證明檢驗,是沒有違背這個規律的。就我自己一生所經曆過的事情而言,也有可敘述的。我出生之時正值清鹹豐初年,洪秀全為首的太平天國起義剛剛興起,我的父親曾國藩赤手空拳,以一讀書人身份奉命出征,承受艱巨重任。當時國家和平日久,朝廷內外,舉國上下一片盡興玩樂的風氣,人人習慣於虛假奸偽。軍事和吏治,都已腐敗到了極點,沒有可以調撥的餉銀,沒有可以作戰的士兵。我的父親起初以鄉紳的身份擔任團練大臣職務,以後就總管各省軍務,統兵到十餘萬人,以清廉正氣統率下屬,以節儉的風氣治理家庭,立誓不拿軍營中一文錢寄回家中使用,最終形成一種良好的風尚。
他與當時的將士官吏,用道義廉潔相互勉勵規循,所以能做到和衷共濟,平定大亂,成就功業。由此可見,一兩個身居高位的人,能夠做到克製自己的欲望,成效就會這麼大。我的父親在軍營時,我的母親居住在鄉下老家,手中竟然沒有零花錢可用,缺少錢財的情形,不能被別人所理解,他們認為督撫大帥的家境,不應這樣窮困。當時湘鄉老家有人傳言,曾國潢叔父家殺一頭豬的油,隻能供三天食用;而我們家殺一隻雞的油,也必須供三天食用。修善堂就是我的叔父曾國潢居住的家,由於他辦理鄉團,公事方麵請客較多,所以吃飯常常幾桌,人數較多,花費較大;而黃金堂則是我母親居住的地方,就這一點可以知道當時我的母親節儉的情形了。後來,我們家居住在南京兩江總督衙門,我的父親也常常要維持鄉下居住時的生活狀況,平時我們穿的衣服不準用絲綢做。一天有客人來到,我穿著一件羽紗襖,綻有縱橫交錯的花紋,客人走後父親進來,用眼睛看著我的裝扮,問我的母親:“滿女穿的衣服為何這樣華麗鮮豔?”母親急忙回答說:“剛才是為了見客人。”我當時穿的羽紗是洋貨,質地薄而且粗糙,價格比呢料便宜,比浙江湖州出產的有縐紋的絲織品更要便宜得多了。所綻縱橫交錯的花紋,是由南京工匠所織,每尺隻需三十文錢。平時我也穿著這件襖子,外麵罩上布褂,見客人的時候就脫去罩衣。我父親所製定的規矩是,子女討親嫁人,都以花費二百金為限,衣服隻有兩箱,金器兩件,一個別住頭發的簪子,一隻挖耳子,所有這些東西都包括在二百金之內。我們紡紗績麻,縫紉烹調,每天都有規定的任務,幾乎沒有空閑的時間,由父親親自檢驗結果。從前婦女穿的鞋襪,無論貧富,一概都由自己製作。我們還必須為父親及各個兄長做鞋子,作為規定的任務。關於紡紗的工作,我到了四十多歲,隨丈夫居住臬司衙門時還常常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