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來改用機器縫做衣服,三十年來,這架機子常常放在座位旁,現在我已八十一歲,還以紡織縫紉等工作為快樂的事情,這都是少年時代所受訓練的好處。我之所以不厭其煩地敘述這些平常的事,原因在於社會奢侈的風氣,都是由少數人所提倡的,富貴人家的妻子女兒,實在是在奢侈方麵表現得特別突出,而且常常成為男子品行和事業方麵的一個累贅,所以我的父親對於我們姊妹,督促責誡是這樣的嚴厲。我既然早就受到這種訓練,那麼終身也就習以為常了。我在選購衣料方麵,常常買過時貨,原因就在於它比較便宜。回憶我在1894年,居住於我丈夫所在的上海道衙門中,我的嫂嫂即大哥曾紀澤的夫人來我家裏,看到我所購買的花邊布料,式樣陳舊,因而說:“這種布料已經沒有人用了。現在流行的洋布花邊,花色鮮豔美麗,勝過這種布料十倍。”我回答說:“我已看到過,而且代別人買過這種布料,然而價格比這種布料高幾倍。我所購買的布料,雖然已經過時,但我自己喜歡,而且喜歡所花費的錢被中國人所得,金錢不外流。”我的嫂嫂笑著對我說:“靠你一個人節省,能有幾個錢?”我說:“雖然這樣,但如果人人都能這樣著想,或許皇太後能看到這種節儉風尚,而不喜愛洋貨和珍奇古玩,那麼所節省的就多了。”
當時正值慈禧太後六十大壽,各省督撫大員,紛紛在上海采辦各國奇巧物品,用以作為貢品來討好她;而在北京城內的大臣,則更加逢迎慈禧意旨,奏請挪移國防經費,用以興修頤和園等大型華美建築物來取得慈禧對他們的寵信。緊接著發生了中國與日本的戰爭,中國戰敗,被迫割地賠款,國勢從此一蹶不振。因慈禧一個人稍存奢侈鋪張之心,而影響這麼巨大。唉,真是可怕的事情!就在甲午戰敗之後,國人仍然不知道警覺戒備,不注重勤儉節約,用以積蓄國家財力。那些所謂變法興學的人,又專門注重於追逐模仿歐風美雨,而把中國固有的清廉節儉的美德,統統置棄於腦後。社會奢侈的風氣,一天比一天厲害,積幾十年國家利益外溢的漏洞,於是使強鄰的輪船日益堅固,大炮日益銳利,用來作為侵略中國的工具,這是誰的過錯?近十年來,社會奢侈的程度,又比從前多幾倍。人們追隨歐美陋習,什麼方麵都到了極點。
男女學生,大多數穿著西裝,襪子和鞋子的價格,到了幾十元。婚禮摹仿西方形式,自頭至腳沒有一點不是外洋運來的貴重物品,一條蓋頭的紗巾,價至幾百元,婚宴的場地,以外國酒館為上等。總之,一切舉動,都要完全像外國人一樣,尤其要像外國富人一樣,反而以中國的服飾狀態為可賤可恥。這種毒害深入人的內心,愛國觀念無形之中消滅了,這樣一來要想保全民族的獨立是很難的事情!這是因為國家民族的傳統個性已經沒有了。我們中國立國的精神,與民族的個性是很複雜的,而其特點實在於節儉,中國的政治教化的根本在德和禮,而德和禮也是以節儉為歸宿的。孔子答林放問禮的根本說:“禮,與其奢侈,寧可節儉。”禦孫說:“節儉是道德品質所共有的東西;奢侈,是罪惡中最突出的東西。”所以節儉是政治教化的基本精神。這是因為嗜好私利而以富驕人,是人類所共同具有的惡劣根性,世界所發生的一切禍亂,都由這些引起。唯獨中國古代聖人賢士深深懂得其中的緣故,所以在治政立教方麵,極力推崇德義,而貶抑富裕豪強。孔子說德行好的人知曉道義,品行不好的隻知道私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