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9章 培養孩子的創造能力(1 / 3)

每個孩子都有創造能力——如果孩子沒別的事情可做,他們就會製造一些惡作劇,在大人那兒落個小淘氣鬼的綽號。家長所應該做的,便是將孩子的這種創造力引上正確的軌道並讓它保持健康發展的勢頭。

55 培養孩子的創造能力

父母箴言

創造力是一項綜合性的能力,它與一個人的想象力、思維能力和個性特征關係非常密切,隻有了解了創造力與這三者的關係,才能掌握創造力的本質,也才能找到各式、各樣的方法來培養孩子超常的創造力。

創造力是一個人在傳統知識和習慣的包圍中,發現、探索、掌握事物的能力。也就是說,創造是無法在現有知識中找到的。而富有創造力的品質對一個人來講更是非常重要,這將決定他在事業上能否取得成就和能取得多大成就。在經濟生活中更是如此。如果家長期望自己的孩子獲得良好的理財能力,在將來掙得一筆可觀的財富,富有創造力的品質培養是必不可少的。這個世界到處都充滿著激烈的競爭,商機的難以捕捉和人的生存空間正在變小,這也是人所共知的事實。經濟上的成功常常隻屬於那些能夠不拘一格和獨辟蹊徑的人,而這些都是富有創造力的品質帶給人的饋贈。

其實,每個孩子都有創造力,隻是我們做父母的沒有發現。例如,有的父母對待孩子提出的問題,要麼給予現成的答案,結果使孩子漸漸養成懶得動腦筋的習慣;要麼置之不理,甚至叫孩子閉嘴。也有些好奇的孩子喜歡把家中的東西拆開來探究,而父母將其視為“不務正業”,當然少不了一頓責罵,孩子的創造性便漸漸消失了。發明家愛迪生曾經說過:“善於創造的人,往往具有一個奔馳的腦筋。”給孩子一片“破壞”的天空,孩子“破壞”失去的隻是可估量的價值,而得到的卻是孩子一生受用不盡的財富:思考、創造和智慧。

當孩子處在創造力的萌芽階段時,他們好動、好問,對周圍的環境有強烈的探索欲望和好奇心。創造力主要取決於後天的培養,青少年時期是培養孩子創造力的關鍵時期,現在很多家長都注意發掘孩子的智力,事實上,如果父母注重培養孩子的創造力,孩子的智力也能快速提高。

1.營造寬鬆和諧的家庭氛圍

調查顯示,處於寬鬆、和諧家庭環境中的孩子,往往具有較強的思維能力和創造力,而處於專製、壓抑或者過分溺愛的家庭中的孩子,往往缺乏創造力。這是因為在專製的家庭中,孩子往往沒有發言權,不能充分表達自己的想法,因此也就缺乏創造力;在過分溺愛孩子的家庭中,由於父母都圍著孩子轉,孩子怎麼說,父母就怎麼做,也不利於孩子形成創造力。

在寬鬆和諧的家庭氛圍中,孩子的人格受到尊重,家庭成員之間的關係是平等的,民主的,有什麼事情,父母與孩子一起商量,共同想辦法。如果孩子的意見比較中肯,父母就應該聽從孩子的意見,這樣可以鼓勵孩子積極開動腦筋,培養孩子的創造力。

事實上,許多榮獲諾貝爾獎的科學家在少年時代都不是“安分守己之輩”,他們經常會冒出一些奇思怪想,有時還會闖禍,因為他們總是喜歡去做一些別人沒想到的實驗。由實驗導致的爆炸也非常多。1962年諾貝爾生理學/醫學獎獲得者克裏克,1972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庫柏,1981年諾貝爾生理學/醫學獎獲得者休伯爾,1991年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恩斯等人,都曾是爆炸事件的“肇事者”。令人費解的是,這些科學家的父母並沒有如我們想象的那樣去嗬斥孩子,而是采用一種寬容的態度,既使孩子從中接受了教訓,又保護了孩子的科學愛好與創新意識。

由此可見,要培養孩子的創造力,父母一定要營造一個寬鬆和諧的家庭環境,容忍孩子做出一些不可思議的事情,允許孩子堅持自己的“奇談怪論”,因為這些正是孩子創造力的來源。

2.鼓勵孩子的探索活動

好奇是孩子進行創造活動的動力,好奇心愈強,想象力愈豐富,創造性就愈高。孩子通常對許多事情都感到好奇,凡事都想弄個明白,他們是無所畏懼的,他們喜歡冒險,做危險的遊戲,並能從中獲得樂趣。父母不要抑製孩子的探索活動,而應該引導孩子大膽去想,允許他們創造性地嚐試。

兒童文學作家嚴文井說:“人應該有探索,有追求。這些都要從幼小時培養孩子的獨立性和主動性做起。”家長們總是對孩子說:“太危險了,你可不能玩呀!”“這麼可怕的事情你想參加嗎?”“我看你還是在家看看動畫片算了,這種危險性太大的活動不要參加了。”

事實上,孩子們在探索活動中得到的不僅是樂趣,還有思維和能力的發展、創造力的發展。美國幼兒教育就非常注重讓孩子們在各種冒險活動中去體驗各種情境,探索新奇的世界。

在日常生活中,家長可以根據孩子的年齡大小和生活環境,經常利用節假日帶領孩子接觸各種新鮮事物。認識事物越多,想象的基礎就越寬廣,就越有可能觸發新的靈感,產生新的想法。那種隻想把孩子關在家裏,隻想讓孩子寫字、畫畫的方法,隻會把孩子培養成書呆子,絕不可能培養成有創新能力的人。

3.正確對待孩子各種各樣的提問

在孩子的天性中,有一種求知的欲望,他們心中有著無數個“為什麼”,想了解這個奇妙世界的本來麵目。提問就是一種思考和鑽研,是具有探索意識的表現。孩子從會說話起,就開始會提問。由於年紀小,他們所提的問題往往十分荒唐,有的可能無法回答,但不管問得怎樣,說明孩子是在思考和探索。如果成人用習以為常的姿態和不以為然的態度來對待,孩子的這種求知衝動就會被逐漸扼殺。

因此,作為家長,應該心平氣和地、認真地對待孩子的各種問題,不能因為有的問題顯得太幼稚而一棍子打死,是要有意識地引導孩子,保護好孩子的好奇心,鼓勵孩子積極思考,對孩子的提問表現出自己的興趣,與孩子一起去思考,去尋求未知的答案,這樣,孩子提問的欲望就會不斷增強。

4.啟發孩子多角度思考問題

天才往往善於從他人想不到的角度去思考問題,發現他人沒有發現的辦事角度。達·芬奇認為,為了獲得有關某個問題的構成的知識,首先要學會如何從許多不同的角度重新構建這個問題。他發現自己看待某個問題的第一種角度太偏向於自己看待事物的通常方式,他就會不停地從一個角度轉向另一個角度,重新構建這個問題。隨著視角的轉換而對事物從不同角度進行理解,從而理解得更加深入,最終抓住了事物的本質。

在日常家庭生活中,要經常引導孩子多角度看待和分析事物,逐漸養成換一個角度想問題的好習慣。例如,紙張除了寫字外,還有別的用途嗎?椅子除了可以用來坐,還有什麼作用嗎……其實,社會生活和家庭生活中的每一個事物,都可以作為啟發孩子多角度思維的內容。

事實上,多角度思考是一種發散性思維。科學家哈定說:“所有創造性的思想家都是幻想家,而幻想主要是靠發散性思維。”確實,發散性思維是突破原有的知識圈,從一點向四麵八方擴散,沿著不同方向、不同角度進行思考的方法,它是通過知識、觀念的重新組合,找出更多更新的可能的答案、設想或解決辦法。在生活中,父母可以加強對孩子進行發散性思維的訓練。

5.多帶孩子走向大自然

經常帶孩子到大自然中去玩,去學習,一方麵可以讓孩子感覺大自然的美,另一方麵,大自然能教給孩子無窮無盡的知識,激發孩子創造性思維。

6.讓孩子動手去做

動手動腦有助於萌發孩子的創造性。1983年著名科學家楊振寧博士在隆重的頒獎會上向一名少年授予了青少年發明一等獎。獲獎的是一名16歲的中學生張今,他的父母為他的創造力的發展提供了重要的條件。在他小時候為他購買能發展感官、發展智力、能動手動腦的玩具,鼓勵他動手實踐。在眾多玩具中拚板最能激起他的創造力,在反複的拚拆過程中發展了孩子的創造力。所以家庭中要為幼兒提供動手實踐的機會和條件,鼓勵幼兒動手動腦。幼兒在動手操作的過程中不僅發展了想象、創造性思維,更促進了幼兒創造力的發展。

7.豐富孩子的知識

家庭要培養幼兒的創造力,就應該不斷增進孩子的知識。孩子在家裏一定要有相當的東西玩、相當的事情做,如果不玩不做是不會有所發展的。如果孩子不玩水,不知道水會流動;不會玩冰,就不知道冰是冷的。總之,在豐富孩子知識的同時,要利用社會、自然這天然的知識寶庫,多帶孩子到大自然中去爬山、涉水,仰望藍天上變化多端、漂亮漂浮的白雲,引起幼兒想象;欣賞美麗的晚霞。這既能滿足孩子的求知欲、好奇心,又能豐富孩子的知識,為萌發孩子的創造力打下基礎。

8.培養孩子的興趣

興趣是創造的原動力,是激發幼兒學習的動機,它能調動孩子學習的積極性,從而激發孩子創造的欲望,促進創造力的發展。科學家愛因斯坦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家庭中我們發現:當孩子對某種事物有了興趣,會親自動手去實踐;當孩子對製作玩具有了興趣後,會自己搜集各種材料進行製作,碰到困難會想方設法解決,如果自己不能解決還會去向家長求助。

好奇心是興趣的源泉。有的孩子將玩具搞壞不是孩子頑皮,實際上是想看看玩具裏到底有什麼秘密,有了好奇心才會不知天高地厚地拆壞玩具的。我國著名發明家張開遜教授說:“我所具有較高的創造力首先應該感謝我的媽媽,在我幼年期媽媽在日常生活中經常向我提出一些問題,啟發我動腦筋、想問題,培養我的好奇心與想象力。同時,媽媽從不因為我在好奇心的驅使下拆壞東西而打罵我。”正是因這位母親教子有方,善於引導,才使他後來成為取得突出成績的發明家。

56 培養孩子的創新能力

父母箴言

孩子是天生的破壞者,同時也是天生的創造者。可以毫不誇張地說,家庭是孩子創新意識的土壤。作為父母,要像嗬護幼苗成長一樣,為孩子創新意識的發展提供豐富的養料。

人們對兒童、青少年創造性或創新性的關注,通常比較集中於對其創造能力的研究與培養上。然而,創造或創新並非那麼簡單。個體的創造性、創新性水平如何,第一體現在創新意識上,第二體現在創新能力上,第三體現在創新個體上。這其中,創新意識無疑是至關重要的一個方麵。孩提階段是父母們嗬護孩子良好的創新意識,培養孩子獨具一格的創新技能,發展孩子的創新個性,從而使孩子的創新水平有本質提高的最佳時機。創新能力是人最重要和最有價值的一種能力。一個孩子將來有多大成就,關鍵在於他的創新能力如何。

作為家長,也應該重視對孩子創新能力的培養。因為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而且家長與孩子相處的時間最長,接觸的生活麵最廣。那麼,家長應怎樣培養孩子的創新能力呢?具體可從下麵幾方麵著手:

1.讓孩子有發言權

校有校風,班有班風,家也應該有家風。有利於孩子創新能力培養的家庭氛圍必須是寬鬆愉悅和諧的。不管家庭成員是多少,也不管地位及年齡差距有多大,孩子與其家庭成員之間的關係應該是平等的、民主的,應該是自由自在的,而不應該是壓抑的、緊張的,甚至是恐怖的,在家庭中,要讓孩子有發言的權利。就目前而言,孩子與其家庭成員之間的關係不恰當的表現主要有兩種:一種是父母說了算,一切都聽家長的,孩子沒有發言權,更沒有決策權,包括孩子對自己的事的決策權;另一種是孩子說了算,孩子是太陽,是小皇帝,所有的家庭成員都是圍著孩子轉,孩子怎麼說家長就怎麼辦。這兩種家風都不利於孩子創新能力的培養,寬鬆愉悅、有事大家商量,共同想辦法,誰的主意好就聽誰的,隻有這樣,孩子才能積極開動腦筋,從而形成創新意識和創新精神。

2.經常帶領孩子接觸新鮮事物

知識是一切能力的基礎,沒有知識,對外麵的世界一點兒也不了解、不熟悉,即使智商很高,也是不會有創新能力的。家長要根據孩子的年齡大小和生活環境,經常利用節假日帶領孩子接觸新鮮事物。是農村的,可帶孩子去城市,讓他們認識城市的建築、交通等設施;住在城市的,可帶孩子去農村走走,讓他們認識認識農作物、家畜家禽以及欣賞田園風光,了解花鳥草蟲的生存特性等。認識事物越多,想象就越寬廣,就越有可能觸發新的靈感,產生新的想法,那種隻想把孩子關在家裏,隻想讓孩子寫字、畫畫、背詩的方法,隻會把孩子培養成書呆子,絕不可能培養成有創新能力的人。

3.在玩的過程中搞創新

玩是孩子的天性,不會玩的孩子不可能是聰明的孩子。家長要積極鼓勵孩子進行探索性玩耍,積極鼓勵,就是要創造條件,必要時,也可能一起參與玩耍。探索性玩耍,就是要鼓勵孩子玩出新的花樣,嚐試各種各樣,不同的玩法。在對孩子的玩耍方麵,要糾正三種不正確的做法:一是為了安全,不讓孩子玩,安全當然是重要的,但不能杞人憂天或因噎廢食,而且安全也有個程度問題。二是怕孩子弄髒衣服而不讓孩子玩,有些家長把孩子打扮得花枝招展,有的全身名牌,生怕因玩耍而弄髒衣服,衛生確實需要講究,但不能影響必要的玩耍。三是怕損壞物品和玩具,有些家長雖然給孩子買來了各種玩具,但不讓孩子自由地玩,有些家長不準孩子摸或擺弄物品,動輒以“要弄壞的”相威嚇,教育孩子愛護東西是對的,但不能要求過嚴。總之,孩子不能不玩,因為玩不但可以增加智慧,還可以直接培養動手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