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適當地陪伴孩子學習
這一點建議在教育理論的教科書上找不到多少理論依據,但許多成功的父母們卻經常談到這一點。孩子有很強的依賴性,父母適當的陪伴,是對他們的一種支持。如果大人都在看電視,或已經睡覺了,卻讓孩子一個人在寫作業,這樣孩子很容易把學習當成一種苦差事,自覺性就很難形成。
在陪伴孩子的時候,父母隻需關心孩子學習的過程,而不必太在意學習的具體情況。否則,孩子就會覺得你是檢查員、監督員,比老師還老師,那你的陪伴可能就會是一件有害無益的事情。
(3)給孩子自覺的機會
父母一旦覺得孩子不夠自覺,往往就會迫不及待地替孩子安排好一天當中的學習生活:“你應該先做什麼,做完後再做什麼……”這樣就剝奪了孩子自己做事情的機會。時間長了,孩子們也就懶得自己動腦筋安排自己的學習了——反正父母會操心的!這樣,孩子是無法自覺的。
可見,最好還是讓孩子自己安排什麼時候開始做作業,什麼時候開始看書,用多長時間。父母的工作就是督促孩子按自己製定的計劃去學習,該做什麼,就做什麼。
(4)監督孩子說到做到
既然做什麼事是由孩子自己安排的,他就沒有理由不照著做。在這一點上,做父母的是絲毫也不能跟他妥協的。養成了該做什麼就做什麼的習慣,孩子自然會自覺學習。
當然,為了保證孩子真正能按照自己說的去做,一開始,父母應注意不要讓孩子給自己做出要求偏高的計劃。
13
不斷強化孩子積極參與的意識
父母箴言
很多孩子常常看見大人們做什麼,就吵著也要做什麼。這既是孩子有參與意識的表現,也是孩子開始出現獨立意識的表現。這時,父母應盡力協助,給予孩子自由發揮的機會。雖然孩子很可能還做不好這樣的事情,但能不能做好與孩子的參與意識相比,就顯得微不足道了。
孩子在兩三歲的時候存在著“我自己來”的心理要求,但這時他們往往什麼也幹不好。有的父母圖簡單省事,對孩子的這種主動性和表現欲采取不理睬的態度,仍像原先那樣包辦一切,結果阻礙了孩子心理的健康發展。
孩子要求“自己來”的時候,父母應因勢利導,教他們一些自我服務的技能。其實,這種教育是很簡單的,隻要父母端正態度就可以了。
一般來說,從身邊的事情教起:比如穿衣服、脫衣服、吃飯、洗手、收拾玩具等。教這樣的孩子不要急於求成,每件事都可以分解成若幹小步,每次做到一兩個小步,逐漸達到熟練的程度就可以了。
可以專門為孩子準備一些小工具,如小噴壺、小圍裙、小拖把等。這樣既能教會孩子技能,還可以給自己添個小幫手。
孩子有參與意識是好事,而絕對不是什麼壞事。很多孩子,特別是小孩子,常常看見大人們做什麼,就吵著也要做什麼。
男孩子看見哥哥或父親騎自行車,就會哭著要騎自行車。雖然他的腳還踢不著踏板,卻總是躍躍欲試。女孩子看見母親洗衣,有時也哭著要洗衣。這既是孩子有參與意識的表現,也是孩子開始出現獨立意識的表現,他們希望像大人一樣有事可做。
因此,如果孩子出現這樣的要求,父母不要隨便給他們潑冷水:“你人才比車子高一點,就想騎車子,別把車子摔壞了。”“人小小的,就想洗衣,不要把衣服洗髒了!”等。
潑這樣的冷水是很容易傷害孩子自尊心的,對他們的健康成長十分不利。孩子可能確實是太小了,還不能做這樣的事情,可是能不能做這樣的事情與孩子的參與意識相比,前者就顯得微不足道了。
孩子有了參與意識,有自己嚐試的意願,父母就應該盡力協助,給予孩子自由發揮的機會。這對孩子的成長很重要。孩子如果成功了,父母要加以鼓勵。如果沒有做好,不應責備,更不應該從此以後不讓孩子做這樣的事情,因為任何事情都有一個學習和熟悉的過程。
當孩子們要求做某種嚐試時,即使我們知道會有許多困難,或者不會成功,也還是應該給孩子一個嚐試的機會,讓他們去考驗自己的才能。有時孩子可能會想出父母想不到的辦法,產生超乎尋常的構思。如果事先就以肯定會失敗為由而不許孩子嚐試,那麼孩子內心潛伏的無限可能性就無法得到發揮。這種害怕失敗的心理狀態,會使孩子不敢輕易嚐試新的事物,養成孩子保持緘默、消極和被動的不良習慣。
事實上,任何人走向成功通常都要經曆無數次的探索與失敗。任何人在做一件事情的時候,都有一個學習與實踐的過程,而且開始通常也都是做不好的。通過不斷的實踐,才由做不好達到做得好。
就以洗衣服這樣一件簡單的事而論,一個人初次洗衣服時肯定洗得不幹淨。因為他沒有洗過,沒有經驗,不知道怎樣才能洗得幹淨。做飯也是一樣的,很多人第一次做飯,不是少放了水,把飯煮得過硬,就是多放了水,把飯煮得過稀。這是不足為怪的。因而,如果孩子第一次做什麼事,做壞了,父母不要過於責備,而應幫助他總結經驗,找出沒有做好的原因,下次加以改進,可能就會做好了。
俗話說:“失敗是成功之母”,說的就是這個意思。沒有失敗,哪裏會有成功?不過這個道理說起來簡單,做起來卻並不容易。有些父母看見孩子沒有把事情做好,就幹脆自己過來代勞。他們的說法是:“我自己動手省事得多。”這種越俎代庖的做法,對教育孩子是極為不利的。
對孩子的選擇和決定,父母既應監督,也應檢查。必要時,還應給予幫助,幫助和啟發孩子做出正確的選擇。這是因為孩子的選擇有時不一定完善,可能會有不夠妥當和欠缺的地方。隻要沒有什麼不良的後果,父母就應盡量不插嘴,讓他們自己去總結,並從中吸取教訓。這樣,孩子可能會取得更大的進步。
兒童心理學專家做過一項測試:父母在超市購物的時候,讓孩子與父母選購物品,一般來說,孩子都會與父母合作,很少出現不聽話或使性子的舉動。購物的時候,父母可以誘導孩子,讓他做一些小小的選擇,比如問孩子:“我們今天是買生梨呢還是橘子?”並且要經常鼓勵孩子,比如說:“寶寶幫媽媽找到麥片了,真乖。”父母隻要這樣自始至終地鼓勵孩子參與,自然比等孩子搗亂的時候再想法製服他更有效。
當然,在此過程中,父母的態度一定要平和,目的要明確。父母要求孩子參與的時候,態度要很溫和,不要使用猶豫、不耐煩及粗暴的口吻。一句話,就是要讓孩子明白父母到底要他做什麼。比如父母要帶孩子出門,不能說“快,走了”這樣很籠統的話。而應該蹲下去,正眼看著孩子,很和氣地說:“把外衣穿好,帽子戴好,我們要出去了。”孩子如果按照要求做了,父母就應該抓住這機會進行表揚,強化孩子的這種行為。
具體地說,父母可以采用以下幾種方法強化孩子的參與意識。
1.父母給孩子選擇的權利
要讓孩子參與,就要給孩子相應的權利。有的父母錯誤地認為,孩子如果有了適當選擇的權利,就會產生占了上風的感覺。因此,常常隻讓孩子在“是”或“不”之間進行選擇。其實這樣會限製孩子的思考範圍。但話又說回來了,剛開始的時候,也應提倡孩子在兩樣東西之間進行選擇,以免把選擇範圍弄得太大,孩子無法進行有效的選擇。
如果孩子選擇了父母所提供的範圍以外的東西,父母可以這樣教導孩子:“這個選擇不錯,但它不在我們選擇的範圍之內。”讓孩子有不符合遊戲規則的感覺。
2.讓孩子感到同父母一起做事有意思
孩子之所以願意與父母一起做事,很大程度取決於有沒有意思。比如,孩子刷牙的時候,父母給他念一首刷牙的兒歌,讓他跟著歌中的步驟刷牙,孩子就會感到很有意思。如果孩子拒絕穿衣服,父母可以對他說:“聽,小裙子說話了:我是你的小裙子,快點快點把你的頭伸進來。”父母大概會覺得這樣做有點可笑,但孩子卻是很喜歡的。
3.父母要強調合作的益處
父母要讓孩子知道,跟大人合作也是為了他自己好。如果孩子明白了這一點,就會產生很高的積極性。一般的情況是,兩三歲的孩子已經懂得好多道理了,父母用孩子能夠接受的語言跟他解釋做這件事對他的益處,孩子是可以接受的。比如說:“你和我一起把桌子收拾幹淨就可以畫畫了。”“你換好睡衣就可以聽媽媽講故事了。”
隻有希望參與,才可能取得最後的勝利。即使孩子失敗了,也不要灰心,要敢於讓他接受再一次的失敗,再進行下一次的參與。有這樣的決心,你還怕孩子不積極參與嗎?
14
培養孩子持之以恒的習慣
父母箴言
培養孩子具有恒心的方法有很多,如參加體育鍛煉、讀書自律等。父母要根據自己孩子的意誌特點,有針對性地培養訓練,剛柔相濟。但根本之點在於啟發孩子的自我需求,讓其主動養成持之以恒的好習慣。
持之以恒是一個主觀能動的心理過程。具體來說就是,人在自覺地確定目標之後,能夠根據目標來支配、調節自己的行動,堅持不懈,克服種種困難,最終實現目標。
其實,一個人要想生存就得不斷積累經驗,讓自己無休止地自我創新。而無論是經驗還是無休止的創新,都需要持之以恒的毅力。毅力不是瞬息而就,說有就能有的東西,它的形成需要一個過程。它的形成應該在家裏,而不僅僅是學校。持之以恒的毅力對於孩子的意義是不言而喻的,但它恰恰又是孩子容易缺乏的。
“千裏之行,始於足下;九層高台,起於壘土。”凡事業上有所作為的攀登者,無不是從小事做起,錘煉自己的意誌。
一個孩子,如果連自己的學習用品都丟三落四的,怎麼能保證演算習題時不粗枝大葉呢?所以父母培養孩子的意誌要持之以恒地從小事抓起,決不姑息遷就,要一抓到底。
曾有學生問大哲學家蘇格拉底,怎樣才能修學到他那樣博大精深的學問?蘇格拉底聽了並未直接作答,隻是說:“今天我們隻學一件最簡單、也是最容易的事,每個人把胳膊盡量往後甩,再盡量往前甩。”蘇格拉底示範了一遍,說:“從今天起,每天做300下,大家能做到嗎?”
學生們都笑了,這麼簡單的事有什麼做不到的?
過了一個月,蘇格拉底問學生們:“哪些同學堅持了?”有九成同學驕傲地舉起了手。
一年過後,蘇格拉底再一次問大家:“請告訴我,最簡單的甩手動作,還有哪幾個同學堅持了?”這時,隻有一人舉起了手,這個學生就是後來成為古希臘另一位大哲學家的柏拉圖。
人人都渴望成功,人人都想得到成功的秘訣。然而,人們常常忽略這樣一個道理:即使最簡單、最容易的事,如果不能堅持下去,也絕對不可能打開成功之門。成功並沒有秘訣,但堅持是它的過程。
培養孩子的恒心應從小事做起,不斷進行訓練。一個人的意誌是否堅強,可以從他的意誌行為中得到體現。在成長的過程中,獨生子女缺乏恒心與毅力的現象比較普遍,這在很大程度上會影響孩子的學業、交往、品德及心理健康。很多時候,成功與失敗往往就取決於一個人能否堅持到最後一刻。
培養孩子持之以恒的習慣的方法有很多,在此擇要介紹幾種:
1.用興趣引導孩子持之以恒的決心
興趣是孩子高效率把事情做好的前提。在現實生活中,並不是對必須去做的每件事,孩子都一定感興趣,但是孩子對自己感興趣的事,都有著明顯的自覺性、持久性等高效率特點,而對於自己不感興趣的事則往往需要父母的約束與督促。為了使孩子提高做事效率,父母應該引導孩子對事物產生興趣。
很多上學的孩子比較喜歡的口頭禪是:“鬱悶”或者“煩”。事實上,學習本身的確沒有多少樂趣可言。然而父母並不這麼認為,他們一相情願地認為學習是最有意義的事情,並且一味地強迫孩子對學習產生“興趣”。孩子的學習興趣是需要父母去加以引導的,而不能靠強迫的方法來獲得。
孫欣沉溺在電腦遊戲中不能自拔,雖然三番五次地向媽媽寫保證書,但一點也不起作用。為了幫助孩子改掉壞習慣,媽媽采取了這樣的措施:限製每天上網的時間和內容,並引導孫欣將上網與學習聯係起來。結果孫欣通過上網來輔助學習,出現了一學就是半天,甚至忘記吃飯的現象,並由此對學習產生了興趣。為達到一定的學習目標,孫欣還為自己製定了一個苛刻的學習計劃表,並持之以恒,最終實現了這個目標。
2.讓強烈的欲望與責任感激發孩子的行動
無論做什麼事,僅有明確的目標是不夠的,還必須有實現目標的強烈欲望與社會責任感。例如登泰山是很多人的強烈欲望,從山麓的紅門到山巔的玉皇頂有七千多級台階,而且越上越陡,到十八盤,每盤兩百級,幾乎是直上直下,每登一級都要付出極大的努力。對於一般的遊客來說,如果體力不支,中途而返也無可非議,因為沒有社會責任和義務。但對於挑夫來說就不一樣了,從中天門出發肩挑120斤砂石、水泥等重物,一天上下兩個來回,支撐他們從事這種艱苦工作的力量是恒心,是所承擔的社會和家庭責任。
許多孩子不能攀登成功的頂峰,並非沒有目標,而是缺乏由強烈欲望和責任感所激發的意誌行動。
3.適度創設困難磨煉孩子的意誌
逆境、困境能鑄造一個人頑強不息的意誌品質,中外曆史上不乏這樣的事例。現在大多數孩子養尊處優,稍遇逆境決心就動搖。在他們小時候,如果父母能人為地給他們適度創設困難,讓他們接受強大心理承受能力的鍛煉,那麼有朝一日他們麵對逆境和困難的考驗時,就能經受住錘打。
1999年,18歲的成都女孩劉亦婷被美國哈佛大學、哥倫比亞大學等四所世界一流高等學府錄取,還獲得全額獎學金,成功的背後總蘊藏著艱辛。劉亦婷10歲上四年級時,父親給她設計了一個奇特的“忍耐力訓練”:捏冰一刻鍾。劉亦婷捏的是冰箱裏特意凍得結結實實的一大塊冰,父親手拿秒表,一聲“開始!”劉亦婷就把冰放到手裏。
第一分鍾感覺還可以;第二分鍾,就覺得刺骨的疼痛,她急忙拿起一個藥瓶看上麵的說明,轉移注意力;到第三分鍾,骨頭疼得鑽心,她就用大聲讀書的方法來克服;到了第四分鍾,讓她感到骨頭都要被冰凍僵了,這時她使勁咬住嘴唇,讓疼痛轉移到嘴上,心裏想著:忍住、忍住;第五分鍾,她的手變青了,也不那麼疼了;第六分鍾,手隻有一點痛了;第七分鍾,手不痛了,隻覺得冰冰的,有些麻木;第八分鍾,她的手完全麻木了……當爸爸說:“15分鍾到了!”她高興得歡呼起來。而她的手卻變成了紫紅色,摸什麼都覺得很燙。爸爸急忙擰開自來水龍頭給她衝手。此時此刻,作為父親,為女兒有這麼頑強的意誌力而由衷的高興。
手捏冰塊自我折磨,這是對感受極限的挑戰,是對毅力的考驗。一些好奇的大學生都試過,可沒有一個人能堅持一刻鍾。由此可見,劉亦婷的成功絕非偶然。
艱苦的環境,特別是艱苦的生活環境和勞動,往往是對一個人意誌最好的考驗和鍛煉,也最能培養人。
孟子說:“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誌,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說的就是,恒心是在艱苦環境中自我鍛煉出來的。所以父母給孩子創設一些困境,讓孩子的心理得到鍛煉,這對於培養孩子的恒心和毅力都是很有必要。
4.鼓勵孩子挑戰自己的弱點
急躁、懶惰、缺乏毅力、什麼事都幹卻都難幹到底……這些都是人性的弱點,也是實現人生目標、理想的巨大障礙。一個人若能有勇氣挑戰自己的弱點,便能逾越障礙,獲得成功。
春秋時期,吳王夫差打敗了越王勾踐,並霸占了勾踐的妻妾。越王勾踐忍辱負重,十年不食珍饈,不著錦緞,每天睡石床、舔嚐苦膽,在艱苦的環境裏挑戰自己的弱點,以圖他日能複國雪恥。後來,在勾踐的不懈堅持下,吳王夫差終於被打敗。
諸如此類的例子很多。家長可針對孩子意誌的薄弱點,選取一兩個突破口,鼓勵孩子挑戰自我。可以說,這是為孩子鑄造恒心的良方。
培養孩子的恒心的方法還有很多,如:參加體育鍛煉、讀書自律、在集體中接受監督、嚴守諾言,等等。父母要根據自己孩子的意誌特點,有針對性地培養訓練,剛柔相濟。但根本之點在於啟發孩子的自我需求,讓其主動養成持之以恒的好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