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好的學習習慣能提高孩子的學習效率,保證學習任務的順利完成。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它是孩子今後事業成功的首要條件。學習習慣和生活習慣的培養是一脈相承的,在生活上有不良習慣的孩子很難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因此,培養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應該從點滴生活小事做起。
15
給孩子一個獨立思考的空間
父母箴言
父母不能因為孩子小,需要成人照顧而把他看成是成人的附屬品。孩子也是一個完整、獨立的個體,應該允許他們有自己的世界,有自己獨立思考的空間。
思考好比播種,行動好比果實,勤於播種,才能收獲多多。隻有善於獨立思考的孩子,才能享受到積極動腦帶來的豐收喜悅,並最終品嚐到成功的瓊漿玉液。
偉大的物理學家愛因斯坦說:“學會獨立思考和獨立判斷比獲得知識更重要。不下決心培養思考習慣的人,便失去了生活的最大樂趣。”
有的父母把一切事情都安排得十分妥善周到,從來就沒有什麼事需要孩子自己去考慮,時間長了,孩子獨立思考的能力就被扼殺得差不多了,更談不上解決問題的能力了。父母要培養孩子獨立思考的習慣,就必須給孩子創造一個思考的空間。
物理學家霍金曾講過他自己大學期間的一件事。有一位老師口才極佳,課堂上旁征博引。但可惜的是,他講得太深奧了,很多東西已超出當時同學們的接受能力。有同學抱怨說,自己一堂課能聽懂一半就不錯了,那位老師聽說後,微微一笑道:“如果我所講的你們都明白,那我還上這堂課幹什麼呢?你們想讓自己的大腦幹些什麼呢?”霍金深受啟發。
隻會被動接受而缺乏創造性思維是與當代素質教育的精神相違的。父母應該提醒孩子注意:在課堂學習中,老師所講的、所灌輸進他們大腦裏的東西,永遠都不是他們自己的東西,隻有當他們主動思考、主動探索,把這些東西轉化為自己的東西時,才算真正弄懂弄通了它們,並且在孩子獨立思考的過程中,也定會“無心插柳柳成蔭”,得到額外收獲,達到舉一反三的效果。
這時,孩子就會有成就感、自信心,進而激活自己的思維。如此這般,才會做到良性循環。
獲得知識的多少,取決於孩子根據自身經驗與自我分析去獲取有關知識的能力,而並非取決於其記憶和背誦教師講授的內容以及書本上傳遞的內容的能力。
美國一所大學裏,上午一位教授走進實驗室時,發現一位學生在看資料,他沒說什麼,走了出去。下午,教授又走進實驗室,發現那位同學還在看資料,於是問道:“晚上你打算幹什麼呢?”“繼續看書,教授先生。”學生麵露喜色,正等著教授表揚他勤奮用功。誰知,教授發問了:“那你打算拿什麼時候用於思考呢?”學生愣住了。
以教師為主體,強調“教”的傳統教學方式,隨著教學改革的深入,已漸漸讓位於以學生為主體,強調“學”的教學方式。一味被動接受的學生很難適應當前社會對人才素質的要求。
永遠不要懷疑主動思考問題的“意義”。相信自己的思維能力,相信“盡信書,不如無書”。在審查中考試卷時,專家們發現了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試卷中現代文閱讀曆來包括課內課文閱讀與課外選文閱讀。可老師講過的課文閱讀的得分率遠遠低於課外選文閱讀的得分率,有時競相差20個百分點。
通過向學生調查得知,他們做課內課文閱讀時,絞盡腦汁地回想老師當時是怎麼講的,而無法展開自己的思考;而做課外選文閱讀時,他們無所顧忌,放膽發揮。原來,被動接受隻會為成功關上大門,而獨立思考則會開啟另一扇成功之窗。
我們一起來看看張肇牧的故事。
肇牧十分喜歡做實驗性的遊戲,當聽爸爸媽媽說要做有趣的實驗遊戲時,他非常高興。與往常一樣,由爸爸說,他動手。
“肇牧,從你的玩具中,找出兩個同樣大的杯子,一個比杯子大的碗或者鍋都行。”
肇牧將三樣東西拿來了。“爸爸,你看行嗎?”
爸爸滿意地說:“行。你用鍋裝些水來,並且將水分別倒進兩個杯子,要求兩個杯子的水要一樣多。”肇收按示意進行。
然後爸爸問他:“你看兩個杯子的水,是不是一樣多呀?”
肇牧左看看右瞧瞧,說:“啊,是一樣多。”
“你將一個杯子的水倒進鍋裏,你再看看,是鍋裏的水多,還是杯子的水多?”
誰知肇牧不假思索地給了爸爸滿意的答複:“一樣多。”
“為什麼?你看鍋裏的水這麼少,杯子的水那麼多,怎麼是一樣多呢?”
肇牧從容地說:“爸爸你看,這是兩個同樣大的杯子,我倒進的是同樣多的水,然後再把這個杯子裏裝的同樣多的水倒進鍋裏,因為鍋比杯子大,所以看起來鍋裏水像少些,其實它們一樣多。”
誰能相信,這是一個年僅四歲的孩子能對液體容量守恒定律有如此肯定的回答,而且思維清晰,語言表達準確、完整。
上小學二年級的時候,數學課上開始學習直式運算。別的學生都能按老師的要求,從低位向高位運算,而肇牧卻別出心裁地從高位到低位進行逆向運算。老師指出後,他竟一意孤行。爸爸媽媽問他時,他振振有詞地說:“從左邊算到右邊是我想出來的竅門。”
聽他這麼一說,爸爸媽媽意識到肇牧雖然違背了運算規律,卻透露出一種萌芽狀態的獨創精神。
於是,爸爸媽媽在對他的“找竅門”給予充分肯定之後,循循善誘地告訴他,對自己周圍的事物要多方位觀察,對思維結果還需驗證,驗證的標準就是看它的實際效果。然後,爸爸媽媽與他一起分析逆向運算的弊端。最後,他口服心服地忍痛割“愛”了。正是由於舉一反三的獨立思考能力,培養了小肇牧的思維、判斷和推理能力。
那麼,父母如何培養孩子養成獨立思考的習慣呢?我們給父母們提供了如下幾點建議:
1.留給孩子自己思考的餘地
在與孩子相處或交談中,父母要給孩子提出自己想法的機會。父母應經常以商量的口氣與孩子進行討論式的協商,留給孩子自己思考的餘地。父母可根據交談內容經常發問,如:“這兩者有什麼關係?”“你覺得怎麼做會更好?”“你的想法有什麼根據?”等問題,以引起孩子的思考。
2.給孩子創造一個獨立思考的氛圍
這對孩子形成獨特的個性,表現有創新意識的思維、舉動很重要。父母不能因為孩子小,需要成人照顧而把他看成是成人的附屬品。孩子也是一個完整、獨立的個體,應該允許他有自己的世界,有自己的空間。
有句話說“什麼樣的父母教出什麼樣的子女”。因此,在父母努力啟發孩子創造力的同時,不要忘了培養自己的創造力,使自己成為能欣賞孩子創造力,並能與孩子創造力互動的主力。因此,不必在孩子與孩子間製造競爭壓力,也不必為了培育創造力,將家庭生活弄得緊張、沉重;更不必一反常態,變成嚴肅又過分認真的父母。
真正成功的創造力培養者,是能與孩子一起學習、一起成長的。他們能像摯友般傾聽孩子的心聲,了解孩子的舉止;他們知道何時給孩子掌聲,何時應扶持孩子一把,他們沒有命令,孩子沒有壓力。
3.培養孩子創造性思考的能力
培養孩子打破沙鍋問到底的習慣,鼓勵孩子凡事多問幾個為什麼。父母要不厭其煩地給予正確回答。對孩子的提問努力表現出興趣,與孩子一起去思考,去尋求未知的答案,孩子提出問題的欲望就會不斷增強。
不要阻止孩子探索性的行為活動。如孩子為了看個究竟,拆卸了玩具和物品,大人不要生氣、譴責。
傾聽孩子有意義的“瞎說”,允許孩子有“稀奇古怪”的想法。如遇到交通堵塞的時候,孩子向父母描述他要造一種帶翅膀的汽車,如何在天上飛過去時,父母也可在旁邊“添油加醋”。
16
鼓勵孩子每天寫一點東西
父母箴言
父母要鼓勵孩子“即興”寫下自己的想法,而不必在乎語法和拚寫問題。寫作最忌諱的就是,正兒八經地坐在桌子前麵,準備好紙筆,告訴自己“我要寫作了”。寫作貴在“自由自在”,所以提高孩子寫作能力的關鍵一步是讓他每天寫一點。
1999年初,上海《萌芽》雜誌聯合北京大學、複旦大學、南京大學、華東師範大學、南開大學、廈門大學、山東大學七所著名高校,舉辦了一次全國範圍內的作文大賽,冠名為“新概念”,之後又舉辦了第二屆、第三屆。“新概念作文大賽獲獎者”中有21位一等獎獲得者被各知名學校破格錄取,他們這些成就的取得都是日積月累的結果,與他們堅持每天寫一點東西的習慣是分不開的。
用寫作來表達自己的想法,是對孩子思想和語言背景的最終檢驗。
一個人如果想成為一位作家,就必須做到:懂得並能將信息和想法綜合起來;組織出原始的陳述內容;找到正確的語句;將內容按順序排列起來;這些想法要在頭腦中保持足夠長的時間,以便將它們寫在紙上。孩子是否有能力完成這樣複雜的練習取決於三個因素:對自己想法的理解,語言的表達,還有基本的寫作技巧。
剛開始孩子們隻能寫一些自己的經驗,再後來寫一些想象中的故事、詩歌和“評注性的文章”。一個孩子如果不能輕鬆地口述一件事,往往在試圖寫下它時也會發生困難。學校裏的教學是不可能彌補孩子成長環境中的語言缺陷的。
著名文學家、教育家葉聖陶有三個孩子,至善、至美和至誠,他們都小有名氣。葉老對孩子的寫作訓練,對父母們能有所啟示。
一天,吃罷晚飯,葉聖陶戴上老花鏡,坐下來開始給孩子改文章。三個孩子各居桌子的一邊,眼睛盯住父親手裏的筆尖兒,你一句,我一句,互相指責、爭辯。父親並不責怪他們,說是改文章,實際上是和孩子們商量著共同措辭,提煉思想。
葉聖陶給孩子改文章不像老師那樣在文章上畫畫改改,而是邊看邊問:這兒多了些什麼,少了些什麼,能不能換一個比較恰當的詞兒?把詞兒調動一下,把句式改變一下,是不是好些……遇到他不明白的地方,還要問孩子:原本是怎樣想的,究竟想清楚了沒有?為什麼表達不出來?怎樣才能把要說的意思說明白?有時候,父親指出了可笑的謬誤,孩子們就盡情地笑起來。每改完一段,父親就朗誦一遍,看語氣是否順當,孩子們也就跟著父親默誦。
父親循循善誘,孩子們自奮其力,進步自然會很快。
那麼,具體來說父母應怎樣培養孩子每天動手寫東西的習慣呢?主要應從三個方麵著手:
1.鼓勵孩子積蓄寫作條件
寫作條件是培養寫作能力的基礎,包括以下幾個方麵:
(1)觀察與區分
引導孩子注重觀察,在觀察中分辨出事物細節上的差別。觀察內容可以是自然萬物,包括所有孩子感興趣的樹、蟲、鳥、天空、宇宙、星辰等;也可以是人情世故,如人的表情、人的語言、人的性格、人的內心世界等。這樣有助於鍛煉出孩子“能區分”的“明亮”的眼睛。
(2)引導孩子在體驗中成長
體驗是一種最好的學習,隻有在體驗中成長的孩子才有自己的切實體會,才能為寫作提供一種鮮活的基本生活感受材料。父母應放手讓孩子去嚐試,去親身經曆。
(3)記錄一些好句子
歌德說過,人每天起碼要聽首小歌,讀首好詩,看幅好畫,如有可能,說幾句合情合理的話。要想使孩子的寫作變得有品位,很有必要讓他們記錄背誦一些好句子,不要多,但要經常。
比如,“潔白的良心是一個溫柔的枕頭”,“在朋友身上,我找到第二個自己”,“黑夜給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卻用它尋找光明”,“高尚是高尚者的墓誌銘,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證”,“風比馬跑得快,但,馬在風裏跑”,等等,也包括大量膾炙人口的古詩、詞、曲。可以給孩子準備一個精美的本子,隨時把好的文字分門別類地記下來。
(4)規範孩子的語言
為了孩子,父母平時說話速度不要太快,發音用詞盡量準確規範,因為父母的語言會對孩子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若父母說話經常顛三倒四,胡亂用詞,詞不達意,很難要求孩子不這樣。語言環境對孩子學習語言有著最直接最重要的影響。隻要孩子的語言表達清楚準確,寫作就有了良好的基礎。
2.鼓勵孩子“每天寫一點”
寫作最忌諱的就是,正兒八經地坐在桌子前麵,準備好紙筆,告訴自己“我要寫作了”。寫作貴在“自由自在”,所以提高寫作能力的關鍵一步是每天寫一點。
(1)想起來就寫
寫什麼不作限製,讓孩子自由發揮,想起來一件有趣的事情,或者想起來值得思考的事情,就立即寫下來。當然對孩子來說,身邊永遠都帶一個小本,可能開始的時候有些困難,但慢慢就會習慣。父母可以在床頭、書桌、書包、廁所四個地方各放一支筆、一個小本。當然,這個小本應該精美一些。
(2)和孩子用書信溝通
寫書信是一件很美妙的事情,如今大家都不太重視,實際上它是一項非常有意思的活動。與孩子用書信溝通也是維護良好親子關係的一種新型“潤滑劑”,而對於培養孩子的寫作能力來說,也可起到以逸待勞的作用。
(3)鼓勵孩子隨時寫下自己的想法
父母應鼓勵孩子說出自己的想法,並及時把它記下來。孩子自己談完想法,父母可以再作些提示。討論時要尊重孩子自己的意願,不要以大人的構思習慣,去套住孩子活躍的思維。哪怕你是一個作家,也不要這樣做。
3.與孩子一道展示寫作成果
孩子的寫作也需要積極的反饋和評價,所以每當孩子創作了好文字,一定要想辦法展示出來,使孩子得到鼓勵。
(1)評選好句子
對於孩子的習作,要客觀地進行評估,但每一篇習作都應當有一些寫得好,寫得真實,甚至寫得精彩的好句子,可以和孩子一道將好句子用彩筆劃出來。然後和孩子討論,為什麼這些是好句子,當時是怎樣想出來的。
(2)讓孩子修改自己的作文
把孩子的寫作成果保存起來,存夠一定量的時候,和孩子一起選出一些當時認為寫得比較好的文章,讓孩子進行修改。這樣孩子就能明顯地看到自己的進步。
(3)必要時可以參加作文比賽
現在學校和社會經常舉辦學生作文比賽,如果條件允許,應當鼓勵孩子積極報名參加。
對小學低年級學生來說,能把想說的意思寫下來,就是一篇不差的作文了。
到三四年級以後,提高孩子的寫作水平,主要兼顧兩個方麵:一是讓孩子多讀與其水平相適應的課外書籍,熟能生巧,看多了自然而然地會提高文字表達能力;二是常帶孩子走出家門,讓其能有更多的實際感受,以增加寫作題材。
另外,父母在幫助孩子修改作文時,千萬不要包辦代替。切不可大筆一揮,又砍又添,最後不知是孩子的作文還是你的文章。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想法,也不宜讓他們整天讀範文、寫作技巧之類的書,因為那樣隻會使孩子成為另外一個“別人”。
17
勞逸結合才不會讓孩子成為“病龍”
父母箴言
“望子成龍”是每個家長的期望,但一味地讓孩子學習,而不注意休息,孩子就會成為“病龍”。注意培養孩子勞逸結合的習慣,使孩子積極進行體育鍛煉,它不僅有助於提高孩子的學習效率,而且還能給孩子一個強健的體魄。
孩子需要學習的科目多,知識量大,如果不善於調節,一味增加壓力,不僅學習的效率無法保證,還有可能給孩子帶來意想不到的危害,甚至損害孩子的健康。勞逸結合的學習方式,要比單純給腦子加壓的學習效果好得多。
對孩子來說,休息很重要,選擇合適的休息方法更重要。休息的方式有很多種。對學生來說,最有價值的一種,就是轉移注意力。在充分放鬆的基礎上,對一段時間以來掌握的知識做一次回顧。像放電影一樣,把學過的知識點過一遍,再逐一編織進自己的知識網絡中。這樣的休息相當於複習,而且有助於知識的融會貫通。
還有一種休息,是在放鬆的狀態下,查找自己的缺陷和不足。哪一部分自己感覺比較模糊,哪一門科目自己比較發怵,在休息時的第一感覺,往往都是最準的。這樣的休息相當於做大量的自測題,在很短的時間內,就能迅速找到自己的問題所在,及時進行彌補。
當然,如果孩子實在過於疲勞,出現了思維不暢、反應遲鈍等現象,那就需要徹底的放鬆。這種情況下,可以考慮讓孩子做一些運動。
運動是一種積極的休息方式。運動時,運動中樞興奮,可快速抑製思維中樞,使其得到積極的休息,有助於提高學習效率。經常參加運動鍛煉的孩子,在智力和反應方麵明顯高於未參加鍛煉或極少參加運動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