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章 讓好習慣陪伴孩子健康成長(3 / 3)

9.掌握批評孩子的分寸

孩子犯了錯誤,父母如果批評過於嚴厲,會挫傷其自尊心,甚至引起反抗;而如果批評不力,則不能震撼其心靈,他就會覺得無所謂。

因此,父母必須從愛護孩子的角度出發,嚴肅而又中肯地指出其錯誤所在、錯誤性質和危害,徹底揭穿其借口抵賴的心理,並幫助他找出今後改正的辦法。這樣做,一般都可以達到批評教育的目的。

26

讓孩子學會自我保護

父母箴言

《小鬼當家》看多了,孩子就會低估犯罪分子的智商,而高估自己的智商,覺得自己就是智多星——小鬼。其實,很多孩子平時說起來頭頭是道,但做起來卻往往一塌糊塗。他們的識別能力還很差,自我保護意識也不強,不讓他們盡快養成自我保護意識是不行的。

人們在未受外界自然、刑事犯罪分子侵害,沒有麵臨生與死的威脅時,似乎感受不到生命與保護生命的重要性。而當一個人真正遇到危險,意識到需要自我保護的時候,往往已經來不及了。所以,培養孩子從小學會自我保護是非常必要的。

在一個十分繁華的商場發生了這樣一件事:

有三個十四五歲的學生放學後到商場裏閑逛,遇到了幾個不三不四的成年人,其中有一個人上來對走在後麵的一個學生進行勒索,並用刀子相威脅。走在前麵的學生回頭看見了就返回來,周圍也圍了幾個人。

勒索者見人多了就說:“算了,算了,走吧。”學生也把拿刀子的人放了。勒索者見學生們還不緊不慢地往前走,就又返了回來。兩個學生跟他理論,暫時穩住他,另一個學生跑去報了警,警察及時趕到,才未釀成大禍。

事後,有人稱這學生為自我保護英雄。而事實上他們的自我保護意識到底如何呢?

記者問:“歹徒威脅你們時,你們是被動的,是受欺負的,你們為什麼不呼救?”

學生們答:“沒想起來。”

記者:“歹徒第二次返回來再次威脅你們,你們為什麼還不呼救?”

答:“周圍有那麼多人在看著我們都不管,喊也沒用。”

錯了。隻要喊一聲“救命”,問題的性質就不一樣了。你不喊,人們還以為是兩個流氓在鬥毆,人們在看熱鬧。你喊了,人們就會明白,流氓在欺負赤手空拳的孩子,就會引起巡邏警察的注意,畢竟是繁華的地方,歹徒也膽怯,情況就會完全不一樣。

在學校有一節自我保護課,就是專門練習遇到危險時呼喊“救命”的。開始90%的人喊不出來,為什麼?怕別人笑話,在虛擬的環境中尚可以這麼解釋,那麼上述三個學生都遇到生命危險了,為什麼也喊不出來呢?第一他們根本就沒有想起來,第二他們沒有受過這種訓練。

孩子們或許看美國電影《小鬼當家》看得太多了,把犯罪分子的智商估計得太低了,把自己的智商估計得過高,覺得自己就是智多星——小鬼。平時,什麼道理都明白,但一遇事,就什麼都忘了。說起來頭頭是道,做起來卻一塌糊塗,不知從何做起,認識和行為形成極大的反差。現實生活畢竟不是文藝作品。犯罪分子正是利用了孩子們的這些弱點,才屢屢得手。

有一位老師問學生們:“陌生人敲門開不開?”學生們都說:“決不開門!”但在實際生活中,這些孩子又是怎樣的呢?第二天老師派人隨訪了三個學生,結果是敲一家,開一家。

生活是美好的,但生活中也處處存在著危險。研究人員有項調查發現,60%的事故是發生在家裏,或者在家的周圍,家是人過日子放鬆的地方,卻往往更容易出問題。

進入青春期的少男少女,他們覺得自己大了,不再需要父母帶著外出了,能獨立到商場等活動場所了。別看他們的身體發育已接近成年人,但父母不僅應有自我保護及保護孩子的意識,還應教給孩子一些自我保護的常識。以下是一些教孩子自我保護的建議:

1.學會識別誘惑

平時,父母應告訴孩子,對於陌生人問路或請求協助尋找丟失的寵物之類的事應保持警惕,這是犯罪分子誘拐兒童的兩種普遍的策略。

如:有的罪犯裝作認識你,叫出你的名字;有的罪犯自稱是消防人員,編造你家房子著火的緊急情況,然後試圖誘拐孩子。父母應告訴孩子,任何人甚至是警察和消防員,在未得到孩子監護人允許的情況下,都不能將他們帶走。

2.注意獲取感覺

在緊要關頭,應該相信直覺。父母不僅要告誡孩子留神從接觸的人或事中獲取不安的感覺,還要注意傾聽,鼓勵孩子講出他感覺不安的人和事。

3.壞人不全是陌生人

父母要經常叮囑孩子“不要跟陌生人說話。”而事實上,傷害孩子的壞人不一定都是陌生人。有些帶著偽善麵具的熟人也可能是壞人。所以父母一定要幫助孩子“過濾”交往的對象,並教孩子注意識別。

4.要學會大聲呼救

孩子身單力薄是很難打敗罪犯的,但是孩子卻可以做出許多吸引周圍人注意力的事情,比如大聲呼喊:“救命!他不是我的爺爺!”騎自行車的孩子可以利用自行車為掩護物,讓罪犯難以將其劫持走,同時大聲呼救。這樣會引起圍觀者的注意和警惕,爭取得到救助。

5.要勇敢地說:“不!”

每位父母都想培養一個有教養的孩子,但也應讓孩子知道,什麼時候可以打破常規。比如,有人威逼孩子做危險的事時,要勇於說“不!”

6.讓孩子盡情傾訴

在日常生活中,父母與孩子要經常交流。如果孩子對某人有所不滿,父母不要簡單地說,不許說某人壞話,而要和孩子一起予以分析,這樣孩子才能暢所欲言。一旦他遇到不如意的事,或有人騷擾了他,孩子能夠向他信賴的人盡情傾訴。孩子知道有人時刻在關心著他,就能減輕心理壓力,減輕心理傷害,並能及時讓壞人得到應得的懲治。

7.明確不可觸摸的地方

孩子到了四五歲,父母就應向孩子說明泳衣遮蓋的部位是個人隱私區,任何人都無權接觸。即使是醫生做檢查,也應要求監護人在場監督,這是兒童的正當權利。

8.路上小心

教育孩子上學放學、外出辦事盡量走大路,少走僻靜小路。若必須走僻靜小路,最好結伴而行。如遇壞人打劫,盡快避開,跑向人多的地方,同時大聲呼救。

9.教育孩子嚴格遵守交通規則

不逆行,不搶行,不闖紅燈,不騎快車,不與同學比賽,不拉手搭肩,經常檢查車閘靈不靈,不騎車帶人。要以實際事例說明不遵守交通規則的危害。

10.教育孩子在體育活動中注意安全

要按老師要求,做好準備活動,進行單杠、雙杠、高低杠、木馬、吊環等運動,一定要有人保護,不能單獨做有危險的動作。擲鉛球、手榴彈躲開危險區域。遊泳時量力而行,不要逞強,學會遊泳再進深水。跳水要有人指導,不能盲目胡來。

11.教育孩子在勞動中注意安全

有些勞動使用各種工具,最易出事故。教育孩子聽清指導者的說明,按操作要領幹活,不可蠻幹。有些化學製品會有毒性,不能亂動。許多勞動現場,安全要求十分嚴格,必須聽從指揮,按要求去做。

12.教育孩子要量力而行

教育孩子如在外發現火災、有人溺水等要大聲喊人。不要自己去救火,不會遊泳,不會救護,千萬不能下水救人。

13.遇到麻煩找警察

能幫孩子的人很多。遇到麻煩找警察,是最基本的常識,但僅此還不夠。假如警察不在附近,孩子就不會求助任何人。還應讓孩子知道,公園、商場、電影院等地方的工作人員都可以求助,多一個機遇就多了一份生存的希望。

在日常生活中,人們不免會遇到一些緊急情況,當遇到危險時,及時正確地報警是首要環節,一旦報警出現失誤,不僅會使公安機關失去戰機,而且還會使受害者受到更大的損失。因此作為父母不但應該熟練掌握常用的報警、急救方法,還應該教會孩子正確使用這些方法和注意事項。這樣才能保證孩子在遇到危險情況時實施自我保護,及時脫險。

27

讓孩子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

父母箴言

在現實生活中,經常會有一些人由於不講衛生而染上急性或慢性疾病。孩子的抵抗力比較差,容易感染疾病,更應注意講究衛生。孩童期是習慣養成的重要時期,抓緊這個時期進行培養,使孩子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將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有人認為,“不幹不淨,吃了沒病。”這是缺乏科學根據的。在現實生活中,確有那麼一些人不怎麼講究衛生,而身體也還健康,但是他們的身體健康並不是由於衛生造成的,而是受其他因素的影響。例如,陽光充足,空氣新鮮,活動充分,營養齊全等。如果他們再注意講究衛生,身體會更加健壯。

孩子的抵抗力比較差,容易感染各種疾病,更應注意講究衛生。孩童期是習慣養成的重要時期,抓緊這個時期進行培養,使孩子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將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那麼,應該怎樣培養孩子良好的衛生習慣呢?

1.教孩子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

教育孩子不吃不潔淨的食物。地下揀的東西絕對不能隨便往嘴裏放,生吃瓜果一定要洗幹淨,最好削皮。有的孩子生吃瓜果時隻在自來水龍頭下把瓜果一衝就算洗過了,其實這達不到消毒殺菌的目的。應該用刷子或絲瓜瓤擦上洗滌液把瓜果刷洗幹淨,再衝洗兩遍,然後用幹淨的布擦幹淨才能吃。

2.培養孩子養成保持身體和服裝整潔的習慣

勤理發、洗頭、洗澡、剪指甲。這不僅能清潔身體,保證衛生,而且能夠促進血液循環,增進健康。

看書、繪畫時保持正確的姿勢,即眼距書本一尺,胸距桌沿一拳,握筆時手指與筆尖距離一寸,不在光線太強、太弱的地方看書和繪畫,不用手或髒手帕擦眼睛。

保護鼻道,不摳鼻孔,養成用鼻子呼吸的習慣。這樣可以使吸入的空氣在經過鼻腔時變得潔淨、溫暖和濕潤,保護呼吸道和肺,使它們免受傷害。

不挖耳朵,不將異物塞入耳內,洗臉洗澡時不把水弄進耳內,以免損傷鼓膜,引起中耳炎,影響孩子的聽力。

教孩子經常注意自己的衣服是否幹淨整齊,所有的扣子是否扣上了,鞋帶是否係好了。女孩子要經常洗頭發,注意自己的頭發是否整齊。

3.督促孩子養成良好的盥洗習慣

常言道:飯前便後要洗手,腸道疾病不會有。睡前洗幹淨,睡覺也輕鬆。其實好處何止這些,良好的盥洗習慣會使孩子收到更多的益處。

(1)教孩子飯前便後洗手

人的雙手每天要接觸很多東西,最易沾染上各種汙物和細菌。據查,一隻未洗淨的手上有四萬到40萬個細菌,一克重的指甲垢裏藏的細菌和蟲卵就有38億之多。所以父母一定要使孩子養成飯前、便後和手髒時及時洗手的習慣。

父母應耐心地告訴孩子為什麼飯前便後要洗手:“因為手上摸了許多髒東西,在吃飯前不洗幹淨,吃進肚子裏就會生病,肚子就會長出蟲子來。”孩子很容易明白這樣的道理,會愉快地去洗手。但孩子往往幾天新鮮,堅持不了多久,在這個時候父母一定要提醒孩子。父母的表率作用對孩子也有著很大影響,隻要持之以恒,孩子就會養成良好的洗手習慣。

父母要為孩子準備好肥皂、擦手毛巾,放在孩子自己容易取拿的地方,要讓孩子用流動水洗手,這樣符合衛生要求。父母還要提醒孩子,掌心手背都要洗,並教給孩子正確的洗手方法。往往通過父母的一次示範動作,孩子就能心領神會,很快學會自己洗手了。

(2)早晚刷牙、洗臉,飯後漱口

父母要讓孩子養成早晚刷牙、洗臉,飯後漱口的習慣。

刷牙的目的是把殘留在牙縫和口腔裏的食物刷幹淨,起到保護牙齒和口腔清潔的作用。如果不刷牙或不會正確地刷牙,口腔裏殘留的食物就要變質,細菌就會很快地繁殖,不斷地侵蝕牙齒,還會引起口臭和牙痛。為了保護口腔清潔衛生,預防牙病,就要養成天天睡前刷牙的衛生習慣。

有些家長認為孩子的乳牙早晚要換,不必注意對它的保護,這是錯誤的。如果不注意保護乳牙,一旦它被齲壞,將影響對食物的消化與吸收,不利於孩子的生長發育。乳牙被齲蝕還會影響恒牙的生長發育。

要教孩子采用正確的刷牙方法,即豎刷法。刷上牙時要從上往下刷,刷下牙時要從下往上刷,裏裏外外都要刷,保證每個牙麵都刷到。刷後用清水漱口,千萬不要左右橫刷牙齒,因為橫刷不但刷不幹淨牙齒,還容易磨損牙齒和牙床,破壞牙齒表麵的保護層——釉,容易使牙齦出血,患牙周炎等疾病。

孩子的自覺性、堅持性比較差,一兩次的早晚刷牙並不能形成習慣,所以父母特別要注意督促提醒,才能使孩子刷牙的良好習慣不斷強化,並逐漸變成自覺的行動。

(3)洗腳

睡前用溫水洗腳能迅速消除疲勞,促進血液循環,使腳部肌肉鬆弛,感覺舒服,易於入睡。先卷好褲腿,把腳放到水裏泡一會兒,用手擦肥皂搓洗腳麵、腳跟和小腿,然後用清水衝洗,再用毛巾擦幹。

隻要父母有耐心,孩子會自然地養成良好盥洗的習慣。

4.教育孩子養成保持周圍環境整潔的好習慣

不亂扔果皮、紙屑,不隨地吐痰和擤鼻涕,不隨地大小便。這對保障人們身體健康有重要意義。據化驗,馬路上20%的痰都帶病菌,結核病人的一口痰裏就大約有四五千個結核菌,這些帶病菌的痰幹了以後,會隨風到處飛揚,汙染空氣,危害人們的健康。因此,從孩子到大人都要養成不隨地吐痰的良好習慣。另外人在患病時咽喉和鼻腔裏往往有大量的病菌,打噴嚏時很容易將病菌噴出來,所以應該教孩子在咳嗽或打噴嚏時用手帕捂住口鼻。

不亂塗牆壁,不踩桌椅。不僅在家裏要做到這點,而且在公園、電影院、公共汽車站等公共場所也要做到。

培養良好的生活衛生習慣是件平凡而細致的工作,要持之以恒地要求孩子。通常運用示範、講解、提示、練習等方法,給孩子以具體的指導和幫助。當孩子還不會做某件事情時,我們就要向孩子示範並伴隨著講解,教給他們如何做。如果孩子已經會做這些事情,隻是還沒有完全形成習慣,那麼大人就需提醒他們,從而幫助孩子完成這些他們應該做的事情,並逐漸養成習慣。

第二篇 怎樣培育孩子的好性格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