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家庭條件優越,很多孩子從小不太可能經曆艱難困苦。這就使得他們很容易產生依賴心理,也很難養成堅強的性格。然而,孩子將來所要麵對的卻是複雜的社會,難免遇到挫折和困難,沒有堅強的性格,是不能適應激烈的社會競爭的。
美國心理學家威蒙曾對150名有成就的智力優秀者做過研究,發現智力發展與三種性格品質有關:一是堅持力,即勇敢麵對困難,並堅持到底;二是善於為實現目標不斷積累成果;三是有自信,不自卑。可見,堅強的性格對人生十分重要。
為了培養孩子良好的心理素質,使孩子具有堅強的意誌、美好的心靈、活潑開朗的個性,為造就合格人才奠定基礎,父母應從小注意鍛煉孩子的意誌,重視孩子的自信心和勇敢精神,這是做任何事情想要獲得成功的基礎。受到不同教育的孩子,他們的意誌力、自信心會有不同的表現,比如,有的孩子有一股韌勁兒,做什麼事情都願意親自試一下,有點磕碰也不會哭;但也有的孩子膽小怕事,碰到生人往後躲,做什麼事情也不敢試一下,父母一批評就哭,生活自理能力差。
心理學家指出,性格是人對現實的穩定態度以及與之相適應的習慣性行為方式,是人格的一個重要方麵。性格屬於非智力因素範圍,與智力因素組成心理活動的兩個相互聯係、相互影響的方麵。堅強的性格有利於調動人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強化腦細胞活動,使智力活動呈現積極狀態,從而使人在學習工作中產生異乎尋常的高效率。
在現實生活中,人的性格是多種多樣的,在各種各樣的性格中最優秀的性格是堅強性格,具有堅強性格的人具有堅持力、自製力,能不怕困難勇往直前在學習生活中不斷取得成功。
那麼如何培養孩子堅強的性格呢?父母們不妨從以下幾點做起:
1.給孩子獨立鍛煉的機會
如讓孩子單獨活動,同生人談話,與小朋友來往,獨立完成作業等。即使有一定困難也要讓孩子自己去做。因為隻有讓孩子經常完成具有一定難度的事情,他才能體驗克服困難後成功的喜悅,從而增強自信心並變得堅強起來。
2.要求孩子從小事做起
千裏之行,始於足下。從小事做起,持之以恒,是磨煉意誌的好方法。許多在事業上有成就的人,都曾通過小事情磨煉自己的意誌。
著名科學家巴甫洛夫,以工作精確、細致著稱。他寫字十分工整,像印刷出來的一樣。原來在年輕時,他就是把工工整整地書寫作為自己磨煉意誌的開端的。
我國體育名將周曉蘭,在球場上吃苦忍痛、意誌堅強,也與她小時候在小事上的磨煉分不開。上小學時,她常因看電影而耽誤功課,在父親的幫助下,她從克製看電影做起,功課做不完,就把電影票退掉,再好的電影也不去看。經過一段時間,她戰勝了自己,養成了很強的自製力。
正如著名文學家高爾基所說:“哪怕對自己一點小的克製,都會使人變得強而有力。”因此,父母培養孩子的意誌品質,要從孩子“小的克製”入手。從小事做起,隻是起點。培養堅強的意誌品質,要隨著孩子的成長和進步,從小到大,從易到難,從低到高地磨煉孩子。當孩子能夠迎接越來越大的困難挑戰的時候,一個意誌堅強的孩子就站在你麵前了。
3.勞其筋骨,增益其所不能
大家知道,“勞其筋骨”是磨煉意誌的重要方法。適合孩子的艱難一些的勞動、體育活動,能使孩子堅強起來。長途遠足,爬山,跑步,遊泳,較重的勞動……可供選擇的內容很多,父母要指導孩子選擇,關鍵在於堅持。當然,其前提是避免盲目性,不能冒險,不能脫離實際。要教育孩子:明確行動的目的,選擇適合的內容和方式,一旦行動,不達目的不罷休。
4.相信和尊重孩子
試著讓孩子擔負一定的責任,從而培養孩子的自我要求能力和堅持力。心理學認為,讓孩子擔任一定角色可以使其性格向這個角色靠攏。如某幼兒園的一個幼兒個人衛生不好,當讓他來檢查其他小朋友的衛生後,他自己的衛生明顯好轉,並且在其他方麵,如自尊心、責任心、協調性等方麵也都有明顯改善。這個例子說明孩子的性格受大人期望的影響校大,所以在日常生活中父母應把孩子當作堅強的孩子來培養。
5.讓孩子保持健康的身體
一個身體虛弱的孩子對自己的身體沒有信心,心情不好,必然怕這怕那,對人對事積極不起來,性格也就很難堅強起來。相反,孩子的身體體質好,有信心,有勇氣,就容易培養自信堅強的性格。
6.培養孩子積極的良好品德
良好的品德受人喜愛和尊重,知識和智慧使人有信心。人的各種心理品質是相互影響的,培養各種積極的良好品德,都能有效地使孩子的性格變得堅強起來。
7.要求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如要求孩子摔了跟頭不哭,打針不哭等。父母應利用孩子的好強心理,在孩子未哭時給予鼓勵,如孩子真的不哭,那麼就要及時強化效果。如有的孩子不願意去幼兒園,常在送幼兒園時大哭大鬧,那麼父母一方麵設法消除孩子去幼兒園的不適心理,另一方麵應鼓勵孩子“去幼兒園不哭的孩子才是勇敢的孩子”,一旦孩子不哭了,應及時鼓勵,加上適當的獎勵,這樣孩子就會逐漸形成堅強的性格。
8.防止因性別差異而形成偏見
有的父母認為,男孩子玩布娃娃沒出息,女孩子玩衝鋒槍不應該。好像女孩子生來就應做飯帶孩子,男孩子生來就應該舞槍弄棒,做大事業。成人這種偏狹的觀念和做法極不利於孩子性格的健康發展。過早的女性化會損害女孩子的獨立性和自信心,過早的男性化也會影響男孩的細致性和敏感性。
9.對孩子要有耐心
有些孩子雖然一心想獨立自主,凡事都堅持自己做,但實際上卻往往是心有餘而力不足,每件事情都無法做好,如吃飯時把桌麵搞得一團糟,衣服穿得東歪西扭。有一些急性子的父母沒時間等待孩子慢吞吞無秩序的自主行為,所以凡事一手包辦以提高效率和節省時間,這不但會剝奪孩子自主學習的機會,同時也會致使孩子形成依賴心理。因此專家們強調,父母一定要有耐心,讓孩子慢慢學著自我探索成長,千萬不可操之過急,凡事為孩子“代勞”,隻會使孩子永遠也長不大。
另外,好奇愛發問也是幼兒最大的特點,父母在麵對孩子提問時,不要急著給孩子一個標準答案,以免阻塞孩子獨立思考判斷的能力,最好是解釋出前因後果慢慢啟發誘導。
總之,在這裏如此強調堅強的性格對孩子的成長的必要性並非小題大做。很多具體事例都說明,當一個複雜問題出現時需要人們果斷地做出決定,對性格堅強者來說遇到問題能沉得住氣冷靜分析;而性格軟弱者則不同,他們往往思前想後優柔寡斷以致把事情辦糟。堅強的性格對孩子成長非常重要,所以父母想要提高孩子的素質,就千萬不能忽視這個方麵。
31
怎樣培養一個自信的孩子
父母箴言
健全的自尊感和自信心能使孩子亢奮、進取,堅定地去追求成功。它是孩子心靈的保護層,一旦受到傷害,就會猶如樹苗的表皮被剝去一樣,最終有可能導致整棵樹的枯萎。
自信是能力和意誌的催化劑,它是成功人士必備的心理素質。對於一般人來說,正常的智力加上高度的自信就足以取得成功。因此父母要善於鼓勵孩子相信自己的能力,鼓勵他們克服困難取得成功。溺愛孩子或者蔑視孩子創造性的行為都會扼殺孩子的自信。
做父母的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受到良好的教育,能早日成才,將來高人一籌。於是,孩子還在繈褓中,就給他們買許多玩具,提前教他們學外語、數學、繪畫,送他們去學彈鋼琴……目的隻有一個,就是想讓自己的孩子早慧。
但是,無數事實證實,這樣的教育,成功者寥寥。因為這種狂熱、高壓的教育方法,充其量隻能使孩子習得優秀的外在技巧,而孩子真正需要的是內在力量和精神品格的培養,尤其是自信心的培養,它是導致行動的內在品質。教育的起點最好從培養孩子的自信開始。
目前,一種旨在提高孩子對抗挫折的心理承受能力的觀念已逐漸興起。西方教育和心理衛生專家普遍認為,對待事物的良好心態是從童年時不斷受挫,不斷解決困難的過程中培養出來的。父母隻有培養孩子在困難和挫折麵前不低頭的堅強意誌和性格,並通過家庭中寬鬆氛圍的營造,允許孩子有自己的想法和生活方式,才能使孩子形成客觀、寬容、忍耐及和諧的心態。也隻有這樣,孩子才能在挫折麵前泰然處之,保持樂觀與自信。
在成長的過程中,每一個孩子都需要父母不斷的鼓勵,就像植物需要陽光雨露一樣。父母的鼓勵能使孩子產生自信,這是做父母的應時刻關注的。
天下父母沒有不關心自己的孩子的,然而他們對孩子的關愛方式卻各有不同。同樣是孩子沒把作業做好,父母所持的態度不同,教育效果也就不大相同。
一位父親發現孩子的作業寫得特別潦草,很生氣地對孩子說:“你的作業太亂,跟耗子啃過似的,你必須給我重寫一遍!”孩子看著非常生氣的父親,心中特別不安。然而父命難違,不得不重新寫了一遍。但由於孩子是在不情願的情況下寫的,其結果與第一次自然相差無幾。
另外一位父親發現了同樣的情況後,也很生氣,但他努力克製了自己的感情衝動。他認為,不是孩子不能寫好,而是由於態度不夠認真所致。在這種情況下,與其把孩子批評一頓,還不如激勵他,給他信心,讓他下次寫好。
於是這位父親態度和藹而親切地對孩子說:“你的作業有些潦草,不符合要求,要重寫。我知道,要你重寫你是不大樂意的。可我為什麼要讓你重寫呢?因為我相信,你第二遍比第一遍會寫得好得多。”孩子一聽父親這語重心長的言語,開頭有點不高興,可仔細一想,就深深體會到嚴明而慈祥的父親的期望和信任,這種無形的力量使他受到激勵,促使他很快又重寫了一遍,而且,如父親所期望的那樣,寫得相當好。
這兩位父親同樣是要求孩子重寫,為什麼會出現不同的教育效果呢?就是因為前一位父親嚴厲的批評,給孩子施加的是壓力;而另一位父親在批評時所含帶的信任和期望,給予孩子的卻是一種驅動力。
恐怕所有的父母都希望自己的教育能達到上述第二位父親的效果,這就需要父母學會在批評時鼓勵自己的孩子。可以說,自尊自信是喚起自我教育的重要因素。健全的自尊感和自信心能使孩子亢奮、進取,堅定地去追求成功。它是心靈的保護層,一旦受到傷害,就會猶如樹苗的表皮被剝去一樣,最終有可能導致整棵樹的枯萎。
自信心並非天生的,而要靠後天的培養。父母幫助孩子樹立信心,是責無旁貸的事情。那麼,怎樣才能培養孩子的自信呢?以下是我們的一些建議:
1.強化孩子對自我的積極認識
自信建立在充分估價自己的基礎上,認識不到或低估自己的潛能都不利於自信的建立。事實證明,孩子對自己的潛能、長處和不足往往沒有把握,很多時候他們是靠別人的評價來確定自我價值的。因此,孩子需要他人的引導、幫助和認可。對孩子思想和行為的肯定,可以讓他們從中感受到成功的喜悅,自信也就會在不斷的鼓勵中得以提高。
對孩子要多以肯定的方式加以鼓勵。在強化孩子對自我的積極認識的同時,要用語言肯定,最好不要用物質獎勵,更不要以物質利益去刺激他爭取領先地位。當孩子在某方麵失敗時,要幫助他們分析原因,鼓勵其再嚐試,爭取成功。
因為,假若父母一味求全責備,求好心切,過多指責,那麼孩子得到的信號將是“我不行”,孩子的自尊感和自信心將在長期的責難聲中消退,以至喪失殆盡。
為了改變一些“差生”的心理,哈佛大學的研究人員,曾創造一種“心情交流法”,並取得了出人意料的效果。
他們邀請一部分“差生”辦了一個集體治療小組。這些學生成績已到了可能被勒令退學的地步。在每周一次的會議上,每個人都暢談自己的苦經,比如,當前麵臨的壓力、家人朋友對自己不正確的態度等。這種方式,使這些學生第一次感到自己不是孤獨的,這在很大程度上減輕了他們的恐懼感和情緒壓力。加之心理學家必要的心理指導,這組學生在期末考試時,有75%的人通過了考試。
父母要強化孩子對自我的積極認識,幫助孩子認識到自己擁有巨大的潛能和無限發展的可能性,使其深信:隻要自己在某些領域足夠努力,並堅持不懈,就一定能取得成功。
2.父母應該給予孩子多方麵的鼓勵和表揚
孩子需要保護,隨著年齡的增長與能力的提高,父母對孩子可以從完全保護、適度保護、微量保護到完全放手讓其獨立。對孩子過度的保護,會使孩子在生活、學習、社會交往及心理等方麵形成依賴性與不成熟性,帶給孩子的信號不是“我愛你”,而是我覺得“你不行,你離不開我的保護”、“我不信任你!”這無疑是對孩子自信心的沉重打擊。
再弱的孩子也有他的“閃光點”,父母要從發現孩子的優點入手,及時地給予肯定和鼓勵,不斷地強化他積極向上的認同心理,從而增強他們的自尊心。孩子取得了進步和成功,父母的鼓勵可以增強他們的自尊心;孩子失敗了,父母的鼓勵可以提高他們再嚐試的勇氣和自信心。
父母千萬不要把孩子的缺點掛在嘴上。因為對於孩子來說,父母的話具有很大的權威性。父母不僅不要經常談論孩子的缺點,更不能對孩子說結論性的話,比如說“笨蛋”“你沒治了”等話。
可能在父母而言,隻是一時“隨口而出”,而在孩子的心目中就常常會留下很深刻的印象。即使父母發現了孩子的某些缺點,也要采用暗示的方法告知孩子,以避免對孩子產生心理壓力。
父母應不斷地在孩子身上尋找值得表揚的行為。表揚要有根有據,而且要細水長流,使孩子不感到虛偽造作。同時,父母應避免在表揚時加入消極的評語,或者拿孩子與他人進行對比等,致使表揚作用受到影響。
總之,鼓勵和表揚能幫助孩子構築美好的自我形象,看到自己重要的自我價值,增強自信心。
3.讓孩子有獲得成功的機會
心理學家認為,人的潛力很大。一般來說,人的一生隻用了自己潛力的10%。所以,隻要充滿自信,努力奮鬥,絕大多數人都可以成才,都可以在某些領域有所成就。但是,父母僅僅這樣教育鼓勵孩子是不夠的,還需要幫助他們建立適合自己發展水平的合理期望,教育他們不要好高騖遠,眼高手低,而要踏踏實實地努力。這樣,就可以避免因期望過高、難以實現目標而使自信心受挫。誠然,這樣做首先要求父母的期望要合理,要針對孩子的實際情況,切不可盲目與人攀比。
此外,對孩子應適當降低標準,讓孩子有獲得成功的機會。如果父母對孩子的要求太高,孩子就很難實現目標,就很難建立起信心。如果父母針對孩子的實際水平適當地降低標準,孩子就很容易取得成功。成功對於孩子來說,往往會產生意想不到的自信效果。孩子會從不難獲得的成功體驗中獲得充分的自信,從而取得更大的進步。
4.尊重孩子的意見
父母在平時要注意傾聽孩子的想法,重大事情與他們一起商量,尊重他們的意見,營造家庭融洽的和諧氛圍。做父母的自尊、自信,構建家庭民主格局,這是培養孩子自尊、自信的無聲語言。
5.多給孩子講在逆境中成功者的事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