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9章 好性格成就好人生(1 / 3)

性格是人在社會生活實踐中逐漸形成的,一經形成便比較穩定。因此,父母培養孩子早日成才,除了要進行智力投資外,千萬不要忽視從小培養孩子良好的性格。幫助孩子從小養成良好的性格,將會使孩子一輩子受用不盡。

46

有意識地培養孩子的自立能力

父母箴言

不能自立的孩子無法在社會中生存,所以,真正的教育並不是給孩子以援助,而是傳授孩子獨立生存的本領。遇到問題,父母要告訴孩子處理方法,有意識地培養孩子的自立能力,這樣才能讓孩子成為一個強者。

動物會在孩子長大後把它們從身邊趕走,逼迫孩子去獨自生存。這種行為看似殘忍,實則最有利於孩子的成長。作為高級動物的人類,有多少父母能狠下心這樣做?父母對孩子發自內心的百般嗬護,是愛孩子還是害孩子?為什麼現在許多孩子的自立能力這麼差呢?

在中國父母眼裏,外國孩子的自立能力總是很強。事實上也的確如此。在發達國家的家庭裏,父母們普遍重視從小培養孩子的自立能力和自強精神,因為發達的市場經濟要求社會成員必須具備這種能力和精神。

瑞士的父母要求女兒初中一畢業就去有教養的人家當一年左右的女傭人,上午勞動,下午上學。這樣做,既可以鍛煉孩子的勞動能力,還有利於孩子學習語言。因為瑞士有的地區講德語,有的地區講法語,所以女孩子可以邊當傭人邊學語言。其中也有相當多的人以同樣的辦法到英國學習英語。掌握了三門語言後,就去辦事處、銀行或商店就職。

在原西德,家長也是培養孩子從小就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從不包辦代替。法律還規定,孩子到14歲就要在家裏承擔一些義務,比如要替全家人擦皮鞋等。這樣做,不僅是為了培養孩子的勞動能力,也有利於培養孩子的社會義務感。

日本的父母在孩子很小的時候,就給他們灌輸“不給別人添麻煩”的思想。全家人外出旅行,不論多麼小的孩子,都會無一例外地背一個小背包。因為裏邊裝的是他們自己的東西,父母覺得應該由孩子自己來背。孩子上學以後,大都要在課餘時間,參加社會勞動掙錢。大學生常靠在飯店端盤子、洗碗,在商店售貨,做家庭教師等掙自己的學費。

美國父母培養孩子的出發點是,把孩子培養成富有開拓精神、能夠自食其力的人。美國人在孩子剛剛出生時,就開始培養孩子的獨立性,讓孩子與父母分床、分室而居。孩子逐漸長大,父母就開始刺激孩子的欲望,“你想做什麼,你可以去做,你可以失敗。”無論是孩子登被子也好,摔東西也罷,這些都是孩子做事的欲望,正是這種日常事件刺激著孩子的欲望。

美國父母從孩子小時候就讓他們認識勞動的價值,讓孩子自己動手修理、裝配摩托車,到外邊參加勞動。即使是富家子弟,也要自謀生路。農民家庭要孩子分擔家裏的割草、粉刷房屋、簡單木工修理等活計。此外,還要外出當雜工,出賣體力,如夏天替人推割草機,冬天幫人鏟雪,秋天幫人掃落葉等。因此,十幾歲的孩子獨立承擔大人的一些事情是常有的事,他們可以獨立開車,獨立做裁判,獨立做一些事情賺錢,這些都是父母從小培養獨立性的體現。可見,培養孩子的獨立性不可忽視。

有人認為美國的父母很自私,寧可自己去看電影,而把剛出生不久的孩子丟給保姆;寧可自己睡著二人世界的房間,而把孩子獨自一人留在自己的小睡房……美國人是不是不愛孩子?相反,中國父母雖然用對孩子的100分愛,來證明自己是多麼的稱職,而恰恰是這種愛,很多時候扼殺了孩子的獨立性、自信心,甚至孩子將來的成功。

獨立是一種很重要的品質,從小不培養孩子的獨立性,孩子很難建立自信,而沒有強烈的自信心,也很難有較強的獨立性,也就很難成功。

那麼,父母應怎樣從小就培養孩子的獨立性呢?

1.不要把孩子想得那麼嬌氣

新生兒看上去很嬌嫩,很多父母總是擔心:“別傷著孩子。”其實,孩子是沒那麼嬌氣的。孩子有近四公斤體重時就開始自行調節體溫了;他們甚至對大部分病菌也有了良好的抵抗力;他們每時每日都在成長。即便是剛出生不久、極度需要照顧的嬰兒也仍然是一個獨立的個體,他的內在成長力是未來獨立的基礎。所以,不必擔心孩子將軟軟的頭頸向後仰了就會傷著;也不必為孩子那未閉合的囟門而擔驚受怕,因為它像粗帆布一樣結實,足以保護孩子了。

2.關愛孩子,但切忌過度照顧

孩子對母親的依戀始於嬰兒出生後最初幾天的母子接觸。之後孩子會越來越依賴父母或其他直接照管者。依戀是孩子對親情的需要和體驗,是一種情緒反應。安全性的依戀對孩子的心理健康有利,是日後社會關係形成的基礎。依戀發展正常的孩子,並不需要成人時時伴隨。隻要在孩子有需要時,父母能出現在他身旁,滿足其生理和心理的需要,其他時間孩子是能夠獨處的。

因此,忙碌中的父母,要盡可能地去關愛孩子,這是對幼兒的最佳教養方式。你可以在進廚房時,把坐在車內的孩子推到身邊;你在讀書寫作時,抽空對他微笑,和他玩一會兒;也可以在睡前給他講故事、朗誦詩歌……總之,父母和孩子各自擁有空間和時間,這樣,孩子才會更快樂,與父母更親密。

父母切忌過度照顧孩子。父母一刻不離孩子,隻會讓孩子形成過度的依戀。這種不正常的情緒反應,對孩子獨立性的發展是十分不利的。

3.離開時要向孩子打招呼

孩子一歲半到兩歲半之間對父母的依戀最強烈。專家指出,如果孩子到了兩歲左右還沒有依戀,或者孩子到了三歲以後,依戀性還非常強的話,都不利於孩子將來走向獨立。

也就是說,孩子在一歲半到兩歲半之間,依戀媽媽是非常正常的。這是孩子生長發育的一個過程,是孩子自我意識形成的階段,這時孩子接受新鮮事物需要有一個轉折。父母一定要把握這個過渡期,不然的話,往往就會傷害到孩子。

在與孩子分開的時候,父母要向孩子打招呼,包括提前的打招呼預防。比如說媽媽待會兒要上班。先讓孩子對你將要做什麼有一個基本的了解,基本的感受。即便到時候,孩子仍會有情緒反應,父母也要跟孩子說再見,這樣的話孩子就很明確,你的確是走了。如果父母偷偷溜走,一會兒孩子發現媽媽不在,就會覺得很奇怪:“媽媽剛才還在,為什麼現在不見了?”反而會給孩子造成很多矛盾。

父母要把孩子分離的焦慮,變成一種重逢的期待。父母可以告訴孩子,比如說你睡醒了媽媽就回來了,你吃完點心媽媽就回來了。回來之後再加以印證:“是不是你吃完飯,媽媽就回來了?”這樣逐漸讓孩子適應。

4.讓孩子在集體中發展獨立性

孩子進托兒所和幼兒園的初期,往往會產生恐懼和不安的情緒。解決好這一問題,對父母和孩子都是一個考驗。

父母自身對孩子參加第一個社會團體要做好充分的思想準備,以積極愉快的態度讓孩子快快樂樂進幼兒園。父母可以讓孩子從小就接觸同伴;經常讓他到大自然中去;讓他和其他成人接觸;入幼兒園時向教師詳細介紹孩子的特點和情感表現,讓老師多幫助孩子。這樣,孩子就會逐步成為友好集體的一員,在集體中培養發展出來的獨立性更具社會價值。當孩子學會自己照顧自己,自己排隊,自己洗手,自己做一切能做的事,甚至獨立操作和解決一些困難時,獨立和自信就能自然發展。

4.合理利用孩子的獨立意識

2—3歲的孩子獨立意識很強,想要擺脫父母種種束縛,他能力不夠,卻事事都想“自己來”。

比如,該吃飯了,媽媽習慣性地坐在孩子身邊準備喂他。誰知孩子的小手緊緊地抓住碗,說:“自己喂,自己喂,不讓媽媽喂。”這時父母應讓孩子自己吃,教孩子怎樣拿碗,怎樣拿勺,怎樣往嘴裏送,媽媽自己再拿一把勺,適時地幫孩子一下。並及時地誇獎孩子:“寶貝真棒!會吃飯了!”孩子就會很高興,從而體會到自己做事的樂趣。

相反,如果父母忽視孩子身體活動的需要和心理成長的需要,事事代勞,處處設防,就會引起孩子的“反抗”。父母應當細心觀察孩子,了解孩子的獨立意向;相信孩子,放手讓孩子做自己想做又能做的事,並對孩子經過努力做成的事給予適當鼓勵;讓孩子在遊戲中扮演大人,照顧娃娃;給孩子更多的行動自由,養成必要的獨立習慣。這樣,孩子發展的獨立傾向就得到了保護,孩子就能順利成長。

獨立性與孩子的自我意識、情感發展、智慧增長、個性成長密切相關,是關乎孩子未來能否成功的重要心理品質。因此,父母就把愛“隱藏”起來一點,讓孩子在獨立中成長吧!

47

孩子不聽話怎麼辦

父母箴言

未來社會競爭需要的是,能在合理的要求下把事情做得又快又好的人,而不是唯命是從、沒有判斷能力的“機器”。要讓孩子聽話,不是讓孩子變得順從、沒主見,而是要讓孩子聽得進父母的勸告,盡快適應社會。

人的一切實踐活動都離不開“聽”,“聽”是孩子直接獲取信息的最為重要的實踐能力。然而有很多孩子卻聽不進父母的話,讓父母很是頭疼。當孩子對你的話充耳不聞的時候,你該怎麼辦?怎麼樣才能使你的孩子豎起耳朵聽到你所說的每一句話呢?

孩子好像總聽不到父母的話。其實,他們並不是沒把父母的話當回事,也不是故意想惹父母生氣,隻是不能和父母一樣有緊迫感而已。他們在按照自己時間表上的節律生活,而父母則往往要求他們按照成年人時間表上的節律做事。

孩子們到底是怎麼了?為什麼總也聽不進父母所謂的“老人言”呢?

五六歲的孩子聽不見父母對他說的話,多數情況下是因為他正在專注地做自己的事情,太投入了。這時,孩子比小時候的興趣範圍更加廣泛、程度更加強烈、注意力維持的時間也更長了,聽到招呼他們很難馬上停下手裏正在做的事情。

有時,父母對孩子的期望值過高:看到孩子在幼兒園裏能夠集中精力聽老師講話,就理所當然地認為他在家裏也同樣能夠做到。而事實上,孩子一回到家,立即就會變得很放鬆,他覺得在家沒有必要像在學校一樣精神緊張。

有時候,孩子行為懶散,注意力不集中,正是他感覺自己具有控製能力的一種體現,他想通過不理睬的方式告訴你:“我想按自己的想法做事,我想做的時候再去做。”當然,在孩子累了、餓了、發脾氣的時候,他也不會聽從父母的要求。父母應該了解孩子的情緒,給孩子機會讓他放鬆下來。

令父母生氣的是,有時父母越責備孩子對自己的話不理不睬,他就越聽不見。其實,如果父母能換位思考一下,對於孩子的這種行為也就可以理解了。

做媽媽的可以設想一下,當你正在專心觀看一個電視節目的時候,孩子的爸爸打斷你說:“把電視關了吧。該做飯了。”你當時可能並不會立即做出任何行為反應,而對方覺得你對他的話聽而不聞,很可能就會生氣,口氣也會變得不耐煩:“你現在就該做飯了。如果你五分鍾之內還不去做飯,那我明天晚上就不和你去看電影了。”聽了這些話,你會有什麼樣的感受?你會乖乖地順從嗎?很多人非但不會立即去做,反而會鬧情緒故意拖延。脾氣暴躁的甚至會和孩子的爸爸吵起來:“你憑什麼指使我,威脅我?!”這是因為,你覺得你們之間的關係是平等的。

回過頭來想想,當孩子正在專心致誌地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而你卻要求孩子去做別的事情時,孩子是否也會有和你一樣的想法呢?當然會有。孩子雖不會覺得他和你是完全平等的,也知道你是要他去做自己該做的事,但他仍然會抱怨:“媽媽真煩,總是指使別人做事!”

所以,要想使孩子聽話,不尊重孩子,不了解孩子,不設身處地地站在孩子的立場上替孩子考慮是不行的。那麼,具體來說,父母應怎樣讓孩子更聽話呢?

1.告訴孩子為什麼要讓他這麼做

上幼兒園的孩子就已經懂得做一些事情了,也會思考如果他不做,或不按時做,會發生什麼事情。所以,當你要求孩子去做一件事的時候,最好先告訴他你為什麼要他這麼做。比如,孩子該洗澡了,你可以告訴孩子,如果他現在不能馬上去洗澡,過一會兒就沒有時間看書和聽故事了。再比如,為了讓孩子明白為什麼他必須準時到幼兒園,你可以告訴他:“老師希望你們都能按時到幼兒園,這樣誰都不會錯過連續故事的下一集了。”

2.避免一下子對孩子提出多個要求

生活中,很多父母經常一下子對孩子提出多個要求,而且語速很快。比如,有的父母會這樣要求孩子:“該休息了,先把玩具收好,然後去刷牙、洗手、洗臉。別忘了換上睡衣再上床。記著關燈。”孩子往往很難記住所有的要求。所以,父母首先要使自己的要求簡單化,提出要求後還要等30秒鍾,看看孩子是否有回應,如果沒有就再重複一遍。

3.說話時最好能與孩子對視

所有的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聽到要求後馬上行動,不要浪費時間。但這樣的理想並不可能成為現實。不過,父母可以想辦法讓孩子縮短拖延的時間。為了節省時間,也為了達到更好的效果,父母需要改變以前那種隔著很遠命令孩子做這做那的習慣,而是要讓孩子看著你的眼睛,這樣他才能明白父母說的話是很重要的,不能當作耳旁風。

4.父母要保持冷靜

孩子也像成年人一樣,別人命令他做事或者威脅他的時候,他總是故意拖拖拉拉。所以父母需要保持冷靜,盡量避免用強硬的語氣指使命令孩子。為了避免自己被激怒,父母在提出要求的時候,可以事先給孩子一些時間。

比如,你可以對孩子說:“再畫五分鍾你就必須去洗澡了。”而最好不要說:“不要再畫了,馬上去洗澡!”否則,孩子就會認為你是在責備他畫得時間太長了,畢竟孩子是在畫畫,而不是在胡鬧。

5.在遊戲中讓孩子順從

孩子大都喜歡把自己裝扮成故事裏的人物,而孩子一旦把自己想象成故事中的人物,往往就會向故事中的英雄人物的行為看齊,往往就會變得禮貌聽話。

比如,有個孩子非常崇拜孫悟空,但由於膽小從來不敢和小朋友一起玩老鷹捉小雞的遊戲,因為他害怕被“老鷹”捉住。媽媽為了鼓勵他和小朋友一起玩,就說:“悟空就很勇敢,他連妖怪都不怕,當然也不會害怕在遊戲中被捉住。寶寶不是說要像悟空一樣勇敢嗎?”媽媽的話真管用,孩子一聽就來了精神,說:“我是孫悟空,當然不害怕老鷹了!”媽媽隻聽見一聲:“悟空來也!”就見孩子已經跑到“雞媽媽”的身後了。

6.認真聽孩子講話

當孩子告訴你一些事情的時候,父母應該把報紙放下,專心聽孩子講話。如果父母能以身作則,做一個好聽眾,那麼孩子就會跟父母學著做。

7.盡量不要以責備的方式要求孩子做事

不必抱怨孩子做得不好,父母應該盡量避免以責備的方式要求孩子做事。比如,當你看到孩子把玩具扔得到處都是的時候,與其質問他“為什麼你把房間弄的這麼亂”,還不如描述一下你所看見的現狀,並給出建議:“我看見玩具到處都是,一不小心就會踩著、碰著。來,現在我們把玩具收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