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類運動是體育運動的一大項目,籃球、足球、排球、羽毛球、乒乓球、網球等球類運動項目在我國有著廣泛的群眾基礎,廣大青少年兒童大多都有一至兩項乃至多項自己所喜歡的球類項目。
孩子熱愛體育運動有助於孩子的健康成長,可促智、促德、促美,這一點已被教育科學所證實,要讓孩子熱愛球類運動,兒童在家庭、學校中能否愉快地投入體育活動,關鍵還在於父母對體育的看法和態度。許多體育明星的成長經曆告訴人們,家庭環境特別是父母的表現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當孩子的體育活動受到父母的肯定和支持時,則他們的情緒高漲,熱情更高,有利於孩子的球技突飛猛進。
怎樣讓孩子愛好並投入球類運動呢?
1.父母要為孩子創設條件
這裏的條件不外乎就是時間、球場(台)、球、球拍、運動衣、運動鞋以及輕鬆愉快的氣氛等。父母要舍得對孩子進行體育投資;每天保證孩子有一定時間在玩,節假日可適當延長;場地雖不可能很寬暢,但要安全、堅實、耐用,對年齡稍大的孩子,可鼓勵他們和同齡人一塊去一些公共體育場所進行球類運動、比賽。
2.和孩子一起運動
在時間和條件允許下,父母也應盡可能地和孩子一塊運動,這不僅有利於父母身體素質的提高,更重要的是它可密切父母與孩子之間的關係,增進感情交流和家庭的樂趣,有利於家庭和諧、美滿。在運動過程中,父母要注意保護孩子,做孩子的夥伴或“對手”,而不高高在上。父母在球類運動中表現出的良好的球藝、球德、球風可為孩子樹立良好的榜樣,增進孩子對父母的了解。
3.和孩子一起欣賞球類比賽
現在,電視直播的各種球賽很多,父母可和孩子起欣賞,切磋。和孩子一起觀看體育比賽,如NBA、世界杯足球賽等,並教給孩子相關的競技規則。當然觀看時間與學習時間要協調好。有條件的父母還可帶孩子去比賽現場,感受大賽的氣氛和明星的風采,以便孩子熱愛球類運動並真正地投入到球類運動中去。
對於孩子來講,玩球就是在玩遊戲。球類遊戲是比較古老的兒童遊戲,在球類遊戲中,不但可以訓練孩子的手腕力量,還可以訓練孩子手控製方向的能力,提高手眼協調性,增強孩子的快速反應能力。而球的反彈特性,使孩子對事物運動方向的改變產生思考和認識,提高了孩子預測運動方向的能力。
孩子在完成獨立行走以後,隨之就是高級的運動技巧的發育和形成,比如跳躍、模仿肢體動作、接球、跳繩等。孩子運動能力的提高和培養,需要我們指導者結合孩子的生理特征來製定一套符合孩子發育特點的、科學的訓練計劃。
下麵一些精彩的球類遊戲。
1.接拋來的球
和孩子相距一定的距離,輕輕地把球拋給孩子,鼓勵孩子接住。這個動作較難,剛開始的時候,你可以拉孩子兩隻手幫助孩子接住球,讓孩子有成就感,激發遊戲興趣。多次練習以後再鼓勵孩子獨立完成。和孩子間的拋球距離要根據孩子的完成情況適當地調整。接拋來的球,可以訓練孩子手眼協調性和快速反應能力。
2.接反彈過來的球
在第一步遊戲訓練的基礎上,可以先把球在地上反彈一下,再要求孩子接住。和上個遊戲一樣,你首先要幫助孩子完成,然後再引導他自己完成。接反彈過來的球,可以提高孩子手眼協調性,讓孩子對事物運動方向改變有一定的預測性。
3.學原地拍球抱起
有了接反彈球的技巧,你可以教孩子把球往下拍,然後抱住球。這對2歲多點的孩子來說是比較難掌握的,你可以把動作分解開,讓孩子配合你的幫助完成。比如你拍球,讓孩子抱球,或是讓孩子拍球,你抱球。反複多次,再教孩子連起來做。接近3歲的孩子基本可以掌握了。完成情況較好的孩子就可以教他連續拍球了。學原地拍球抱起,可以訓練孩子高級的連續動作運動技巧。
4.用腳推球
讓孩子麵對牆50公分的距離坐下,並用胳膊在身體後麵支撐地,放一個球在孩子腳下,讓孩子先練習原地用腳底板滾球,等熟練了以後,教孩子用腳把球踢出去,並盡可能用腳接住反彈回來的球。用腳推球,可以增強孩子的下肢運動肌力和控製能力。
5.對滾球
和孩子相距2米以上麵對麵坐在地上,雙腿分開。然後和孩子互相對滾球。在遊戲過程中,你應該配合球的滾動增加一些“音響效果”配音,增強遊戲的興趣。對滾球練習,可以提高孩子的手腕力量和手眼協調性,促進親子關係。
6.手指轉球
準備一個與孩子手大小相合適的花皮球,你先示範如何用四指配合拇指轉動球,然後幫助孩子完成;你也可以讓孩子模仿你嚐試用兩隻手配合轉動球。在遊戲的過程中,你應該配合動作和球的轉動“做配音”。除了球,你還可以用其他需要用手指轉動的玩具讓孩子玩,比如陀螺、碾子等。手指轉球,可以增強孩子的手指靈活性和力量,提高雙手合作能力。
7.投球
先給孩子可以單手握住的小球,教孩子握球、過肩投擲。在適合的時候可以增加球的重量;然後再給孩子必須要雙手才能抱起的球,教孩子拋球或是投籃。在遊戲過程中,可以要求孩子朝一定的目標扔出去。投球練習,可以增強孩子的手臂力量,提高孩子身體協調性和手眼協調性發展。
51
有些運動不宜讓孩子太早做
父母箴言
有些運動如果讓孩子過早的接觸,不僅對孩子的身體沒有好處,反而會容易對孩子的身體造成傷害。父母可以讓孩子進行跳繩、彈跳、跳皮筋、拍小皮球、踢小足球、遊泳等體育運動,這些項目既有助於增加孩子的身高,又不會傷害孩子的身體。
隨著父母認識的提高,有些父母已經認識到了體育鍛煉對於孩子的益處,為了能夠讓孩子德智體全麵發展,也為了讓孩子能夠有一副好身體,父母們開始讓孩子從小就接受體育運動鍛煉。但是,有關專家指出。如果太早讓孩子從事某些運動,不僅不利於孩子的身體,反而會對孩子造成傷害。
有關專家指出:人在運動過量的時候,為了防止能量進一步消耗,人就會感到極度疲勞,渾身無力,大腦反應減慢。如果長時間運動過量的話,就會使大腦機能受損,尤其是孩子,過量的運動會容易讓孩子出現注意力不集中、失眠、健忘,甚至會出現缺氧現象。還有一些運動是孩子不宜過早接觸的,希望父母能夠注意。
1.拔河
拔河這種運動可能會讓孩子“傷心”、“傷筋”。從生理學角度來說,孩子的心髒正在發育中,植物神經對心髒調節功能還不是很完善,當肢體負荷量增加的時候,主要是依靠提高心率來增加供血量。拔河這種運動需要屏氣用力,有時候,一次憋氣甚至會長達十幾秒鍾,當由憋氣突然變成開口呼氣時,靜脈血流也會突然湧向心房。這樣,就會損傷孩子的心房壁。有關醫學工作者曾經對250名5到6歲的在孩子在拔河比賽中進行生理檢查,從中發現,在比賽時孩子的心率都比較高,賽後1小時有30%的孩子心率沒有恢複正常。
除了會對心髒造成影響之外,拔河還有可能會傷到孩子的“筋骨”。兒童時期的肌肉主要是縱向生長,固定關節的力量很弱,骨骼彈性雖然大,但是硬度卻比較小。孩子在拔河的時候非常容易引起關節脫臼和軟組織損傷,抑製骨骼的生長,嚴重的還會引起變形,影響孩子體形健美。另外,拔河是一項對抗性比較強的運動,孩子們爭強好勝,集體榮譽感比較強,在比賽中往往難以控製保護自己,非常容易發生損傷。
2.力量鍛煉
孩子在生長發育的時候都是先長身高,後長體重,而且他們的肌肉力量比較弱,非常容易疲勞。也就是說,孩子的身體發育以骨骼生長為主,還沒有進入肌肉生長的高峰期。如果在這個時候讓孩子過早進行肌肉負重的力量鍛煉,一方麵會讓孩子局部的肌肉過分發育,影響身體各部分的勻稱發育;一方麵會使肌肉過早受到刺激而變發達,給心髒等器官造成比較重的負擔;另外還有可能會使局部的肌肉僵硬,失去正常彈性。所以,父母不要讓孩子從事大人常練的引體向上、俯臥撐、仰臥起坐等力量鍛煉。如果想要讓孩子練習肌肉力量,從初中一、二年級開始比較適合。
3.長跑
長跑屬於典型的撞擊運動,對人體各個關節的衝擊力度都很高。如果孩子經常進行長跑鍛煉,對關節處的骨骼發育會很不利,尤其是在堅硬的馬路上進行冬季長跑的時候,對關節的衝擊力更大,骨骼容易出現炎症,從而影響孩子長個子。長跑也是一項心髒負荷運動,如果孩子過早進行長跑,就會使心肌壁的厚度增加,限製心腔擴張,影響心肺功能發育。另外,兒童時期體內水分占的比重相對較大,蛋白質及無機物的含量少,肌肉力量薄弱。如果孩子從事能量消耗大的長跑運動,會使孩子營養入不敷出,妨礙孩子的正常生長發育。
4.掰手腕
孩子四肢各關節的關節囊比較鬆弛,堅固性比較差,掰手腕容易發生扭傷。另外,和拔河一樣,屏氣是在掰手腕的時候的一種必然現象,這樣會使胸腔內的壓力急劇上升,靜脈血向心髒回流受阻,而後,靜脈內滯留的大量血液會猛烈地衝入心房,對心壁產生過強的刺激。如果長時間用一條手臂練習掰手腕,可能會造成兩側肢體的發育不均衡。
5.極限運動
有關專家認為,少年兒童的體育鍛煉,一是要遵循孩子自身身體生長發育的規律;二是要考慮孩子身體的解剖生理特點。孩子正處在生長發育期間,器官的各個方麵都還沒有成熟,自然就很難承受極具“挑戰性”的極限運動,而且很容易造成損傷。如果孩子做一些超過孩子身體自身承受能力幾倍的運動,就有可能會導致孩子的肌肉因長期處於極度疲勞的狀態,造成肌肉疲勞損傷,容易留下運動損傷後遺症。另外,正處在生長發育期的孩子,關節中的軟骨還沒有完全長成,長時間過度磨損膝蓋軟骨,日後容易形成關節炎。根據研究表明,兒童時期的膝蓋如果有所損傷,當孩子成年之後患關節炎的可能性會增加三四倍。
6.兔子跳
當在做兔子跳這項運動的時候,人體重心所承受的重量相當於自身體重的3倍,每跳一次膝蓋骨所承受的衝擊力相當於自身體重的三分之一,這樣對骨化過程尚未完成的孩子來說,很容易就會造成韌帶和膝關節半月板損傷。
7.倒立
盡管孩子的眼壓調節功能較強,但如果經常進行倒立或每次倒立時間過長,會損害眼睛對眼壓的調節。
8.碰碰車
10歲以下兒童不宜玩碰碰車。少年兒童的肌肉、韌帶、骨質和結締組織等均未發育成熟,非常脆弱,受到強烈震動時容易造成扭傷和碰傷。
9.滑板車
8歲以下兒童不宜玩滑板車。孩子的身體正處於發育的關鍵時期,如果長期玩滑板車,就會出現腿部肌肉過分發達,影響身體的全麵發展,甚至會影響身高發育。此外,玩滑板車時腰部、膝蓋、腳踝需要用力支撐身體,這些部位非常容易受傷,所以一定要做好防護。在孩子玩耍的時候,最好有父母陪護,並且找平坦寬敞的非交通區域玩耍。
10.小區健身器材
公共健身器材對孩子不太適合。例如較為普及的“太空漫步器”,按照其兩腳間規格,明顯是隻適合成人使用的,而有關警示上隻對運動的形式、健康禁忌做了規定,對於使用者的年齡並沒有特別限製。於是,很多孩子也就把這些器材當成了玩具。目前由於孩子使用健身器材不當而引起傷害不斷增多,甚至出現了重傷、殘疾的現象。據了解,小區裏的健身器材原則上就是給中老年人配備的,目前還沒有安裝適合兒童的健身器材。所以,父母應避免讓孩子碰那些健身器材。
以上這些運動都不宜讓孩子過早接觸,但是,讓孩子做一些什麼樣的運動呢?有關專家認為,針對孩子身體的發育特點,父母可以讓孩子進行跳繩、彈跳、跳皮筋、拍小皮球、踢小足球、遊泳等體育運動,這些項目既有助於增加孩子的身高,又不會傷害孩子的身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