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期付款的實質是賣方貸款給買方,鼓勵提前消費。分期付款在西方發達國家是非常普遍的消費方式,它能有力地刺激消費,緩解供求矛盾。消費者首次隻要付出全部貨款中的一小部分,其餘貨款可以按照契約在一定期限內逐步還清。付款期從幾個月到幾年、甚至幾十年不等。
分期付款要求每期所付款額相同,按複利計算利息的方式還款。複利是一種計算利息的方法,即把前一期的利息和本金加在一起算做本金,再計算下一期的利息。既然分期付款是由商家推出的,那麼這裏麵一定有利可圖,讓我們來看一個簡單的例子:若顧客想要購買一台價值a元的家庭電腦,顧客如果一次性付款,那麼商家就會將這a元直接存入銀行或進行下一次投資,這樣商家會得到利息或取得利潤;但顧客如果選擇分期付款方式,則須將每月還額按複利計算還給商店,此時,商店不會虧本,而顧客則須加付利息。由此看來分期付款會使顧客多花錢,但從另一方麵來講,對於占絕大多數的工薪家庭來說,分期付款也給他們帶來了便利,他們不必非要一次性攢夠相當一筆數目的錢就可以買到他們需要的東西。
分期付款買賣一般適用於標的額較大的買賣合同,在不動產和高檔耐用消費品的買賣中較為常見。如今,分期付款這種消費方式已經深入了人們的生活,從分期買房到分期買車,再到現在分期買筆記本電腦、數碼相機等,適用範圍在不斷擴大。
分期付款與一次性付款相比有哪些優缺點呢?
以最常見的購房為例。購房者在購房時可選擇房款的支付方式有一次性付款和分期付款兩種。一次性付款是指在合同約定的時間內,購房者一次性付清全部的房款;分期付款則是買方支付一筆定金或首期房款後,其餘房款分多次在一段較長的時間內付清。
對買方來說,一次性付款購房的好處是,購房者一般能從售房者那裏得到一定比例的房價優惠;動用資金數量較大,除實力雄厚或有大量空閑資金的購房者外,資金有限的消費者采用這一種付款方式困難較大。對於購置期房的買方來說,由於房款已全部交到開發商手中,購房者無法控製期房的工期及質量,風險較大。
分期付款購房最大的好處是可以緩解一次性付款的壓力,分期付款的期限一般在半年至幾年甚至幾十年不等,每次付款的數額比一次性支付的數額要小得多,購房者的負擔較輕。另外,由於分期付款的期限較長,比較容易發現房屋存在的問題,遇到房產商不能按合同約定完成工程進度或房屋質量存在問題的情況,或房屋存在產權糾紛、財務糾紛的,買方可以停止支付房款,及時采取措施減少損失。
但分期付款有時無疑等同於超前消費,購房者一定要對自己的未來收入成竹在胸,否則會因不能按時履約而承擔經濟損失和賠償等責任。另外,相對於一次性付款,分期付款在房價上通常沒有優惠折扣。
隨著人們消費觀念的轉變與商家服務方式的不斷出新,分期付款的消費方式將越來越多地出現在人們的生活中。加強這方麵知識的了解,有助於孩子們開拓理財消費思路,養成提早安排製訂自己的財務規劃的好習慣。
什麼是通貨膨脹
大一點的孩子可以回憶一下,現在的物價和自己小時候相比是不是不一樣了?以前花1塊錢就能買到的日記本,現在恐怕要2元錢了;以前花2元錢可以逛一次動物園,現在要5元錢一張門票了;以前坐公共汽車最低隻要5毛錢,可現在已經變成了1塊錢……
通常,人們會用“通貨膨脹”這個詞來說明這種現象。
通貨膨脹是商品經濟中的一種常見現象,簡單來說,通貨膨脹是指社會上貨幣的發行量超過商品流通的實際需要量而引起的貨幣貶值和物價上漲。這是在紙幣流通條件下的一種社會經濟現象,一般表現為物價水平普遍、持續地上升。
要理解這個概念,必須注意的是,通貨膨脹必然引起物價上漲,但不能說凡是物價上漲都是通貨膨脹。首先,通貨膨脹不是指一種或者幾種商品的價格的上升,而是指物價水平的普遍上升,即物價總水平的上升;其次,通貨膨脹不是指一次性或短期的一般價格水平的上升,而是指持續一定時期的物價的上升。
我國曾經在20世紀90年代初發生過一次明顯的通貨膨脹,當時,物價的上漲幅度達到了兩位數(即10%以上)。
為什麼會發生通貨膨脹現象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