餘進華(吉爾達鞋業公司總經理):“兒子在溫州一個重點學校念書,一般早上花10塊錢打車到學校,下午則自己走40多分鍾的路回家。每天的零用錢控製在5塊錢左右,回來還要報賬。中午和同學們一道在學校食堂吃飯。一次,兒子因為人太多,不想排隊了,到外麵花幾十塊錢吃了一頓麥當勞,回來後我批評了他。”
黃如論(世紀金源集團董事局主席):“我對孩子非常嚴厲。長子黃濤讀書時,因身體有病,打電話讓父親派車接,遭到拒絕。黃濤現任世紀金源集團副總裁。”
曹德旺(福耀集團董事長):“當時兒子曹暉為了多掙工錢,經常替同車間的工友三班倒,一天上班的時間常常達到10多個小時,並落下個‘曹氏葛朗台’的雅號,‘與工人同吃同住,吃得了苦。’”
鄭秀康(康奈集團總裁):“女兒剛學走路的時候,想自己爬到床上去,我不是把她抱上去,而是拿了一個臉盤來,在女兒麵前示範著,把臉盤倒過來放到地上,讓女兒先站在臉盤上再爬上去。”
李興浩(誌高空調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這些年來,妻子自己工作有工資,我也就不額外給她錢。家用和孩子的零用錢都是她來付,我管大一些的開支,比如孩子的教育經費。但是家用真的花很少錢,我們都很節約。”
榮海(西安海星集團總裁):“我比較欣賞美國的教育方式——重視對人的素質教育。我相信,有了健全的人格,才會有幸福的生活。”
王林祥(鄂爾多斯集團董事長):“孩子要找工作,我不會幫她,不會安排她到我的公司裏來。她來接我的班是完全不可能的,她自己的路就讓她自己去走吧。”
昝聖達(綜藝股份董事長):“我幾乎沒有打罵過女兒,但也從不過分寵愛她,對她不合理的要求絕不滿足。麵對任性的孩子,有些家長一味遷就,怕孩子受苦,然而這樣做,事實上不會給孩子真正的幸福。家長要真愛孩子的話,就要從小嚴格要求孩子、嚴格訓練孩子,不要讓他們養成任性的毛病。隨著年齡的增長,女兒不懂事時的任性已蕩然無存。如今,她依然很有個性,很自信,很要強,但不自負。”
牛根生(蒙牛集團總裁):“不能留給子女太多財富,那會‘壞了他們’,我活著的時候他們的生活不會有太大的問題,我離開了人世,他生活有問題了,是他自己的事情。”
任運良(大連華豐集團董事長):“我之所以希望我的孩子們能跟有素質的人交往,一方麵是希望他們能找到誌同道合的朋友,另一方麵也是希望他們通過這種交往,為自身的提高、事業的發展帶來益處。”
楊卓舒(卓達集團總裁):“我希望我的孩子將來第一條要做到的是品格好。要善良,正直,有責任心,悲天憫人,終生不變的是高貴情感。”
黃巧靈(宋城集團董事長):“隻要父母不把財富當一回事,孩子當然也就不會當回事。孩子的言行是受父母影響的。我的收入中有2000元是給女兒的,這裏麵包括她一年的學費和零花錢。我會告訴她,在這個範圍裏,你可以自己支配,可一旦超過這個範圍就不行了。”
劉永行(東方希望集團董事長):“孩子從小到大,一直沒有受到特別待遇,我很少給他特別的感覺。孩子懂得父母的辛苦,懂得行善的重要性,這是我最感寬慰的。”
傅軍(新華聯集團董事長):“父母如果經常替孩子做他們力所能及的事,就會讓孩子失去實踐的機會,會讓孩子失去應有的自信和勇氣,更會使孩子感到危機,我們必須培養孩子的獨立性。超常的、過分的愛及給予,引起的負效應是危險的——無疑是告訴孩子‘可以依賴父母’,這樣培養出來的孩子難以有所作為。”
陶新康(新高潮集團董事長):“我要讓孩子到世界上最好的大學去學習。男孩要學金融,學經濟管理,以彌補我的不足,將來可以到我的企業來工作。女孩要學的東西可多啦,比如,藝術、法律、建築等。女孩子可塑性非常大。孩子要選擇世界一流的學校,但不要選擇一流的生活設施。我的觀念是,環境舒適就沒有憂慮。